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外贸逆差不可怕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3-03-20 10:49:00



  国内宏观经济信息的透明度越来越高。今年首月我国外贸进出口在增幅同比高达63.4%的前提下所出现的贸易逆差(计12.5亿美元),当即为国内各大传媒公开报道。进入2月份,进出口总量仍未能实现平衡,原因是进口继续大幅增加。据海关总署最新统计,今年前两个月,我国累计出现5.7亿美元的贸易逆差。

  由于从1996年元月以来,国内外贸进出口月度统计一直是顺差。此番首次出现逆差,当即引起了业内外人士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惊讶。笔者认为,关注很正常、也确有必要,惊讶则大可不必。至于有的财经媒体据此断言“入世密月期结束,负面效应开始显现”,则纯属杞人忧天。

  分析今年首月的进出口大数不难发现,元月份进口额突然放大的主要原因是原油及成品油进口的同比猛增(增幅约78%)。同时还因为原油及成品油平均进口价同比净上涨了51%(折价约11亿美元)。这一数字表明,撇开原油进口数量与进口价格两大因素,首月的出口额实际上还是大于进口额的。而进入2月份后,国内出口与进口受海湾局势的影响继续加大,石油进口与油价继续呈“双高”态势,势必同步影响到外贸的总体平衡格局。

  以某个月度甚至某个时段(譬如几个月)的外贸实绩来判断国内外贸的宏观走势,并担心全年外贸将由此出现阶段性低走,并无多大实际意义。学者、专家和政府官员习惯于分析国际经济走势来宏观性地判断国内外贸易趋势,只缘所采集相关信息的不完整,分析手段的不够科学和到位,所得出的结论常常与实际走势大相径庭。

  笔者不认为有些专家、学者的判断系缺少眼光与水平所致。但笔者敢认定,“误差”之大与数据来源的单一性有很大关系。其中尤其缺少来自民间——来自自营出口企业和与这些企业打交道的外国民间商人的直接信息。正是这些直接反映国际市场商品供求关系的市场信息,才能最接近真实地反映外贸市场的趋势。

  理性判断今年甚至今后若干年国内外贸发展趋势,很有必要首先回答这几年我国对外贸易何以能逆风飞扬?也即,到底是什么因素在持续拉动外贸出口的高位增长?笔者在许多自营出口企业的采访与观察发现,加入世贸组织的效应固然是因素之一,但够不上主要因素。真正的主导性因素该当是如下两条:

  第一是“改制”的因素。这两年,外贸由各级国有进出口公司独家垄断的格局被打破。在广东、江苏、浙江等沿海主要外贸大省,垄断格局可以说被彻底打破。与以往靠少数国有外贸企业支撑外贸局面的旧格局不同,数以万计的自营出口企业事实上已经主打所在省份的外贸出口业务。尽管国家的退税政策依旧实行,但实行的效果却截然不同。国有外贸垄断出口市场时期,产品出口报价归外贸公司一锤定音,出口产品生产企业等同于国有外贸公司的加工场,出口收益无非就是“加工费”,而国家的出口退税则由外贸公司“独吞”。如此旧利益格局形成两种现象:一是生产出口产品如同嚼“鸡肋”,企业缺乏外贸积极性;其次,外贸的垄断利润掩盖了国有外贸公司经营各环节的高耗低效。所造成的直接后果也有两条:一是外贸的总成本很高;二是外贸的总盘子做不大。向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放开自营出口权,情势立即大改观。自营出口一是价格面对面,再是市场面对面,还有退税面对面,有了三个“面对面”,再加上国内市场空间有限,出口自然成了众企业的理性选择且大有利益可图。假如研究国际贸易的学者专家能“沉”到基层的出口企业搞调研,你们就能发现,在江浙一带,但凡成一定规模的自营出口企业,有哪一家没有开足马力在生产?

  第二,与部分专家、学者高看全球经济低迷对外贸的影响可能相反,在那些整天在各国(各大外贸市场)飞来飞去的企业家眼里,全球经济尤其是欧美经济低迷导致的全球性消费紧缩,对中国出口企业反倒是个机会。一些经常在国外转的企业家发现,欧美市场的消费紧缩主要集中于高端消费市场,一部分高端消费者由此进入中端消费市场,恰恰扩大了中低端消费市场的容量。对于以日用商品、一般工业品出口为主的中国,有生产成本优势垫底,出口市场只增不减。撇开打破外贸垄断的巨大“改制”效应后,来自民间的直接感受,很有说服力地解释了中国外贸之所以逆势飞扬的缘由。尽管这些民营出口企业的当家人讲不出多少经济学道道,但他们的感受无疑是朴素和直观的。

  “倒萨”战争即将打响。许多人都在担心战争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笔者觉得,这种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但也不必高估。因为,即便萨达姆倒台,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国际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的版图也不可能马上出现大的变化。居安思危没有错,判断未来的外贸形势也得用大视角。以国内之现状,担心外贸走低不如继续放开出口市场更为当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