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纤关税减让有助于原料投资降温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3-02-13 11:33:00
从2003年1月1日起,我国进一步降低进口关税,3000多个税目的税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化纤及原料的进口关税也有不同程度的减让。
《中国纺织报》的分析认为,关税减让表有两个显著特点:
一是原料关税的总体水平高于纤维,平均下降程度小于纤维。化纤原料平均降幅为9.7%,降幅最大的是PX,为20%,降幅最低的是丙烯腈,下降幅度为0。人化学纤维关税的平均降幅为25%,其中涤纶长丝降幅最大为28.1%。
我国化纤原料与纤维关税的结构性问题一直存在。例如:2002年PTA、涤纶和涤纶纱的法定关税分别为12.8%、10.6%和11.4%;己内酰胺、锦纶法定关税分别为10.8%-9.8%。根据国际惯例,应该是初级产品的关税低于制成品的关税,原料关税低于下游产品关税,以保护和促进下游产业发展。而我国原料一直维持较高关税。这种情况有助于保护我国原料产业,但有可能诱发投资热潮,还会明显提高纤维制造业和纺织行业生产成本。
二是关税水平依然高于亚洲其它国家。
合纤原料:韩国是8%,与日本差不多,中国台湾等东盟成员处于5%以下的低水平,只有印度维持着25%。2003年,中国的原料关税综合水平为8.3%,仍高于其他亚洲国家。
合纤长短纤维、纱线:中国台湾是化纤关税最低的,但去年已开始上调,从1.25%和3.0%调至1.5%和4.05%;韩国、泰国、印度尼西亚在10%以上,与日本差不多;印度仍维持20%的高关税。
我国进口化纤产品主要来自我国台湾、韩国和日本,由于都是化纤原料生产地,纤维成本要低很多,因此能以较低价格进入我国,对国内合纤工业形成很大冲击。因此,维持一个较高的化纤原料关税水平不利于下游产业的发展。
对化纤生产企业而言,降低原料关税是一个利好消息。对化纤原料生产企业而言,降低原料关税虽然短时间内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从长期来看利大于弊。业者分析,因关税减让形成的化纤原料产品市场竞争加剧有助于降低原料投资热情。
附表1:2003年化纤类产品关税减让情况
单位:%
───────────────────────────────────
货品名称 2002年 2003年 降幅 备注
───────────────────────────────────
PX 5 4 20
PTA 12.8 11.8 7.8 预测2004年PTA
关税在8%左右
MEG 8.8 7 11.4
PET 12.8 11.8 7.8
涤纶长丝 11.4 8.2 28.1
涤纶短纤 10.6 7.8 26.4
AN 6.5 6.5 0
腈纶 8.3 6.7 19.2
CPL 10.8 9 9.3
锦纶 10.6 7.8 26.4
───────────────────────────────────
附表2: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化纤制品关税比较
单位:%
───────────────────────────────────
产品名称 韩国 中国台湾 泰国 印度尼西亚 印度 马来西亚
───────────────────────────────────
合纤原料
CPL 8.0 1.0 5.0 0 25.0 5.0
PTA 1.0 0 25.0 20.0
EG 1.0 0 25.0 10.0
AN 1.0 5.0 15.0 5.0
合纤短纤
涤纶 8.0 1.5 10.0 5.0 20.0 20.0
丙烯 0
合纤长丝
尼龙 8.0 1.5-4.0 10.0 5.0 20.0 5.0-20.0
涤纶 25.0
合纤纱线 8.0 4.0 10.0 5.0 20.0 10.0
───────────────────────────────────
《中国纺织报》的分析认为,关税减让表有两个显著特点:
一是原料关税的总体水平高于纤维,平均下降程度小于纤维。化纤原料平均降幅为9.7%,降幅最大的是PX,为20%,降幅最低的是丙烯腈,下降幅度为0。人化学纤维关税的平均降幅为25%,其中涤纶长丝降幅最大为28.1%。
我国化纤原料与纤维关税的结构性问题一直存在。例如:2002年PTA、涤纶和涤纶纱的法定关税分别为12.8%、10.6%和11.4%;己内酰胺、锦纶法定关税分别为10.8%-9.8%。根据国际惯例,应该是初级产品的关税低于制成品的关税,原料关税低于下游产品关税,以保护和促进下游产业发展。而我国原料一直维持较高关税。这种情况有助于保护我国原料产业,但有可能诱发投资热潮,还会明显提高纤维制造业和纺织行业生产成本。
二是关税水平依然高于亚洲其它国家。
合纤原料:韩国是8%,与日本差不多,中国台湾等东盟成员处于5%以下的低水平,只有印度维持着25%。2003年,中国的原料关税综合水平为8.3%,仍高于其他亚洲国家。
合纤长短纤维、纱线:中国台湾是化纤关税最低的,但去年已开始上调,从1.25%和3.0%调至1.5%和4.05%;韩国、泰国、印度尼西亚在10%以上,与日本差不多;印度仍维持20%的高关税。
我国进口化纤产品主要来自我国台湾、韩国和日本,由于都是化纤原料生产地,纤维成本要低很多,因此能以较低价格进入我国,对国内合纤工业形成很大冲击。因此,维持一个较高的化纤原料关税水平不利于下游产业的发展。
对化纤生产企业而言,降低原料关税是一个利好消息。对化纤原料生产企业而言,降低原料关税虽然短时间内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从长期来看利大于弊。业者分析,因关税减让形成的化纤原料产品市场竞争加剧有助于降低原料投资热情。
附表1:2003年化纤类产品关税减让情况
单位:%
───────────────────────────────────
货品名称 2002年 2003年 降幅 备注
───────────────────────────────────
PX 5 4 20
PTA 12.8 11.8 7.8 预测2004年PTA
关税在8%左右
MEG 8.8 7 11.4
PET 12.8 11.8 7.8
涤纶长丝 11.4 8.2 28.1
涤纶短纤 10.6 7.8 26.4
AN 6.5 6.5 0
腈纶 8.3 6.7 19.2
CPL 10.8 9 9.3
锦纶 10.6 7.8 26.4
───────────────────────────────────
附表2: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化纤制品关税比较
单位:%
───────────────────────────────────
产品名称 韩国 中国台湾 泰国 印度尼西亚 印度 马来西亚
───────────────────────────────────
合纤原料
CPL 8.0 1.0 5.0 0 25.0 5.0
PTA 1.0 0 25.0 20.0
EG 1.0 0 25.0 10.0
AN 1.0 5.0 15.0 5.0
合纤短纤
涤纶 8.0 1.5 10.0 5.0 20.0 20.0
丙烯 0
合纤长丝
尼龙 8.0 1.5-4.0 10.0 5.0 20.0 5.0-20.0
涤纶 25.0
合纤纱线 8.0 4.0 10.0 5.0 20.0 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