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30亿美元警示纺机业整合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3-01-14 15:45:00
     盘点刚刚过去的2002年,确实给我们带来一阵喜悦。纺机产品的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和出口创汇都大幅增长,但是在一连串的统计数字中,还有一个数字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进口纺机将突破30亿美元,与上年同比增长超过25%。这个数字提醒我们冷静思考,面对国内外市场的双面挤压,让我们看到差距和不足的同时,要积极寻找新的发展空间。
  2002年,纺机业感受到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第一年所带来的喜悦。从统计的90个重点骨干企业看(比上年统计少9家),实现销售收入117.42亿元,同比增长15.74%;利润总额5.75亿元,同比增长23.21%;利税总额11.52亿元,同比增长16.81%;人均利润6855元,同比增长43.05%。这些数字说明在纺织工业整体取得突飞猛进的过程中,中国的纺机业也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但从我国纺机进口看,1至9月纺机产品进口23.79亿美元,同比增长29.08%,其中剑杆织机进口增幅达56.46%,喷气织机增幅达89.20%,喷水织机增幅达105.25%,而2002年全年纺机进口预计将突破30亿美元。
  30亿美元这一数字,一方面反映出我国纺织工业的发展拉动了纺机进口的增长,另一方面反映出纺机行业无法满足国内纺织企业对高新技术产品的需求。而从出口看,出口数字虽增长,但数量增长型特征明显。据海关统计,1至9月纺机产品出口2.46亿美元,同比增长24.52%,其中纺纱设备增长7.12%,印染及整理设备增长23.74%。从纺纱机械出口数量看,技术水平不高的并捻机和摇纱机占了40%,而气流纺、自动络筒机却只占了整个纺纱机械出口的8%左右;同样,在印染设备中常规的熨烫挤压机也占了相当的比重。
  据了解,这些技术水平不高的常规产品,是因产品价格便宜而受到一些发展中国家企业青睐,或者是为发达国家的纺机产品配套的。而进出口数字差距之大,数量之大,产品的技术性能差距之大,不仅反映出我国纺机装备整体实力的落后,更反映出纺机行业深层次的问题还远未解决。
  我国是一个纺织机械生产大国,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有这么多的纺织机械、纺织器材、纺织仪器、电器、附属装置和专配件生产企业,每年生产的品种之多、数量之大,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去年10月举行的第八届中国国际纺机展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但是必须看到,面对如此之大的市场,我们的产品开发、售后服务能力还远远不能满足纺织企业的需要,技术创新上还远远落后于世界纺机强国,这主要表现在:
  首先是产品技术水平方面。由于技术水平低,与国际上纺织机械的新技术,特别是在机电一体化方面的自动化、连续化、高速化、智能化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在新材料、新工艺、新的制造技术方面落后很多。2002年我国纺织机械进口将再次突破30亿美元,其原因就是我国纺织机械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主要产品技术依赖国外,缺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更新周期长,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在为企业服务上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也存在不小差距。第八届中国国际纺机展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第一次,在这次展会上出现了比往届多得多的知识产权纠纷,这些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却刚刚开始。
  其次是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2002年,我们外部面对巨大的进口额和国外投资的直接进入,内部面对攒机、组装机等低价产品的双面挤压。而我国纺织机械企业间则缺乏协商、协作和共同作战,且更多的是相互挤压、竞相压价,造成不少企业在获得大量订单的同时,利润却大幅度减少。在这个问题上,大家都很清楚两败俱伤的结果,却又都不加以自律,只为了眼前利益。经济界的专家早把这种现象称之为“中国企业的顽疾”。为此,有关专家呼吁,企业在促进发展共同提高的同时,要加强自律共同维护市场。
  第三是低水平重复生产严重。由于纺织机械市场近两年形势不错,新一轮的低水平重复生产又有重新形成的趋势。前几年,纺织机械企业“大而不强、小而不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行业内严重的重复生产,而这种重复生产在纺织机械市场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得到了部分整合,但那样的代价太高。因此,面对前几年重复生产的结果和付出的代价,我们的纺机企业一是要引起高度重视,不可重蹈覆辙,二是希望我们的纺织机械企业充分利用市场规则和资本运作,主动整合好纺织机械市场。
  从目前我国纺机行业看,规模较大,技术研发能力不是很强,国际竞争力较弱,因此提高我国纺机的自主开发能力和产品的竞争力,是我们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当务之急。首先要提高产业的竞争力。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将会给今后纺机业带来潜在的隐患,因此,在以行政手段、经济手段的制约下,要继续扭转这一势头,并给予有高新技术开发能力的企业以优惠政策,使之提高产品档次,满足纺织企业的需求。第二要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推进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近两年纺机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技改任务仍然很重,企业在改善硬件的同时,加大对研发的投入,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品,推进纺机业整体水平的提高。第三,要发挥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我国的纺机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山东、江苏、浙江等地区,这一产业集群经济对促进专业化分工和技术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要进一步发挥这些地区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和市场优势,推进这一产业集群对我国纺机产业的集中度、社会化和专业化的作用,使沿海地区的纺机产业优势进一步向更高水平迈进,从而带动我国纺机产业的整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