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亚洲国家纺织业发展状况简析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2-11-26 12:13:00
亚洲国家(地区)的纺织业发展已有显著的变化,2002年度将会是一个转折点。上年度亚洲国家的纺织品出口,除中国大陆(成长2%)及越南(成长15%)之外,普遍不佳。导致出口衰退的原因包括:美国经济衰退、日本消费停滞、中国大陆提高自我供给,以及美国9·11恐怖攻击事件。主要国家衰退情形如下: 
  韩国:出口值达158亿美元,衰退14%:纱、布及成衣均衰退,聚酯长纤梭织布更衰退24%以上。 
  台湾地区:出口值为126亿美元,衰退17%,纱、布及成衣均衰退。 
  印尼:自去年下半年开始衰退,全年度出口降至66亿美元,衰退20%。 
  泰国:衰退6%,出口值仅52亿美元。 
  现针对印尼及泰国的纺织业发展状况简述如下。 
  一、印尼 
  劳动成本及能源费用急速增加,推动价格竞争优势:印尼的劳动成本及能源费用急速增加,而纺织产品价格则持续下滑,显见纺织及成衣工业在生产及行销方面面临双重问题。印尼每月基本工资自1998年不断上升,2001年纺纱厂工人每月工资为 79美元,预料今年将再上涨20%。电力及燃料费用亦有可观调涨,印尼政府虽予补贴,但碍于国际货币基金规定,已逐渐减少补贴。 
  棉纺业扩张速度趋缓:过去几年间的市场停滞,导致棉纺设备扩充速度减缓,产量增长率达4—5%,约达800万纺绽。 
  二、泰国 
  在亚洲的纺织及成衣工业中,泰国是属于精巧型的。泰国产业规模不如中国大陆,生产成本不似印尼低,技术也不如韩国与台湾先进:但是策略得宜,20世纪90年代中期增长较快,然而1997年7月泰铢贬值引起的经济危机,对其造成重大打击。 
  美国为其最大成衣出口市场:2001年泰国纺织产品出口值衰退5.8%,为53亿美元,其中成衣出口占60%,最大出口市场为美国,占2001年成衣出口的55%。尽管2001年美国经济衰退且遭逢“9·11”攻击事件,泰国对美出口值仅小跌3.9%。而输销欧盟(第二出口市场)及日本(第三出口市场)则分别衰退10.7%及6.3%。 
  2005年解除配额设限后成衣输美将遭受致命冲击:在配额的限制下,高竞争力国家无法自由增加出口,而竞争力差的国家则反受益于配额屏障而保有出口机会。一旦配额解除,不具竞争力国家的出口将急速萎缩。以无配额限制的日本成衣进口市场变化为例,1996年日本自泰国进口成衣5662.8万件, 2001年降为4419万件,减少22%。而同时期自中国人陆进口大增74%,达到27.4073亿件。以此趋势预测,2005年解除配额设限后泰国成衣输美将遭受致命冲击。其自救之道,其一为降低每人劳动成本;其二为开发精致产品,避免与一般商品竞争。 
  曼谷计划2012年成为国际时尚中心:泰国希望将自有品牌产品推上国际舞台以增加附加价值。目前OEM仍为泰国成衣业主要商业模式,泰国政府计划让曼谷在2012年成为与纽约、伦敦、东京等地齐名的国际时尚中心。为此泰国政府于2003年之后三年间,将由政府投资26.9亿泰铢,以及自成衣、皮革及珠宝等相关产业筹募10.5亿泰铢,来进行培育设计人才等工作。 
  聚酯纤维产能持续扩充,供需不平衡仍将继续:泰国国内聚酯纤维需求为931吨(短纤515吨、长纤416吨),尚不及国内总产量的1/2。泰国棉纺设备在2001及2002年增加20多万纺锭,聚酯纤维仍持续扩充产能,预计2003年将达到2517吨(短纤1497吨,长纤1020吨)。在亚洲中国大陆为聚酯纤维最大的制造国与消费国,目前正通过扩充产能增加产量。而台湾地区及韩国则高度依赖中国大陆聚酯纤维市场。总之,亚洲的聚酯供需不平等仍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