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规范标识非小事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2-10-14 21:43:00
比尔·金顿、皮尔·卡丹、老人头都怎么了?日前,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25种不合格的西服,这些名牌服装赫然在列。
笔者带着疑惑采访了为了此事而专程从上海赶过来的奎恩服饰的马经理。他拿出了一套与被抽检的那套一模—样的衣服。一提起不合格的事,马经理就滔滔不绝:“今年3月份被抽检的那件衣服,是前年的库存产品,当时是在天津滨江商厦专柜被提走的。货号是2156,规格:170/92B,标识上标明的成分:羊毛100%,价格:1080元。后来,抽检出来的结果是该衣服的含毛量是96.9%;涤3.1%。与厂家自己标明的含毛量少了3.1%。”笔者通过电话采访了皮尔·卡丹厂家。一位姓胡的小姐说,“我们被抽检的西服之所以不合格榜上有名,是因为西服标识上的含毛量与抽检的结果不符合。我们标识上标明的含毛量是羊毛95%,与100%的规定是有—定的差距,但我们的西服是符合国际标准的,因为国际羊毛局规定允许有5%的误差。”此外,笔者又通过电话采访了石狮老人头制衣有限公司的吴伟善总经理。据介绍,此次这儿家厂家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标识不符。
标识为什么会不符呢?标识不符,有两种可能,一是生产厂家通过标高含量标准,来提高自己的产品的售价,这是一种假冒行为;另一方面,是企业内部存在管理不善的问题。据介绍,现在服装上的原、辅料的标识一般都是根据供货方提供的标准而标注的,服装生产企业进货之后,由于没有这种原、辅料的检测机器,所以也就不能将其面料重新检测,实在要检测的话,就得将原料拿到检测中心去测验,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在大多情况下,厂家一般都是根据供货方提供的资料进行标注。因此,这就给一部份供货方提供了一个造假的空间,趁机以40%、50%的含毛量加注为70%、80%。一旦出了问题,这个黑锅又都是由服装企业来背。比尔·金顿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一例。
由此可见,小小的标识也是品牌的“脸面”,管理上一个不精确数字的失误就造成了“不合格”的严重后果。规范管理不是小事。
笔者带着疑惑采访了为了此事而专程从上海赶过来的奎恩服饰的马经理。他拿出了一套与被抽检的那套一模—样的衣服。一提起不合格的事,马经理就滔滔不绝:“今年3月份被抽检的那件衣服,是前年的库存产品,当时是在天津滨江商厦专柜被提走的。货号是2156,规格:170/92B,标识上标明的成分:羊毛100%,价格:1080元。后来,抽检出来的结果是该衣服的含毛量是96.9%;涤3.1%。与厂家自己标明的含毛量少了3.1%。”笔者通过电话采访了皮尔·卡丹厂家。一位姓胡的小姐说,“我们被抽检的西服之所以不合格榜上有名,是因为西服标识上的含毛量与抽检的结果不符合。我们标识上标明的含毛量是羊毛95%,与100%的规定是有—定的差距,但我们的西服是符合国际标准的,因为国际羊毛局规定允许有5%的误差。”此外,笔者又通过电话采访了石狮老人头制衣有限公司的吴伟善总经理。据介绍,此次这儿家厂家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标识不符。
标识为什么会不符呢?标识不符,有两种可能,一是生产厂家通过标高含量标准,来提高自己的产品的售价,这是一种假冒行为;另一方面,是企业内部存在管理不善的问题。据介绍,现在服装上的原、辅料的标识一般都是根据供货方提供的标准而标注的,服装生产企业进货之后,由于没有这种原、辅料的检测机器,所以也就不能将其面料重新检测,实在要检测的话,就得将原料拿到检测中心去测验,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在大多情况下,厂家一般都是根据供货方提供的资料进行标注。因此,这就给一部份供货方提供了一个造假的空间,趁机以40%、50%的含毛量加注为70%、80%。一旦出了问题,这个黑锅又都是由服装企业来背。比尔·金顿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一例。
由此可见,小小的标识也是品牌的“脸面”,管理上一个不精确数字的失误就造成了“不合格”的严重后果。规范管理不是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