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粘胶纤维业应锁定七大发展重点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2-09-21 16:19:00
在国际化纤会议期间举行的粘胶纤维行业论坛上,中国化纤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叶永茂在深入分析当前产业发展情况后指出,我国粘胶纤维业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今后的发展应锁定七大重点。
粘胶纤维是纤维素纤维,其性能与天然棉纤维的性质极为相似,有着良好的吸湿性,易于染色,抗静电,可纺性好,纤维可降解,广泛用于织造、制线、制绒、针织等,由于其穿着舒适,特别适合制作内衣及小儿衣服,并可与毛、麻、丝等纤维进行混纺或交织。去年全国粘胶纤维产量为60.6万吨,今年1-6月已产出35万吨,预计今年产量将超过70万吨。全球粘胶纤维产量约为230万吨,我国产量占全球的比重已达30%左右。粘胶是仅次于的第二大化纤品种,我国化纤各品种中进出口最活跃的品种,粘胶特别是粘胶长丝是我国化纤产品出口中最有竞争力的品种。
叶永茂指出,目前国内的产业装备水平给粘胶业发展提供了更大空间。同时应看到,粘胶业是我国起步最早、装备最老、困难最大的化纤行业之一,在技术、装备、产品及产业水平方面与国际发达国家的差距很大。粘胶行业是国家在“十五”期间发展化纤业的两大重点项目之一。总体上说,这一产业的发展思路就是在调整中发展重点,要扩大一批企业、调整一批企业、发展一批企业。一方面整体上进行结构的优化调整,通过改组改革,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跨国别地对产业加以整合,以提高竞争力为目标,以竞争国内外市场、开拓新领域为目的,去进行广泛的合作。另一方面则要加速产业升级。具体而言,我国粘胶业的发展应锁定以下七大重点:
一、粘胶纤维的有效产能应在调整中得到进一步增长。对老企业要扶优扶强扶重点,致力于十五期间建立起一批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产业集团,发展有效产能的同时淘汰落后设备及无效产能。在核销无效产能方面,国家亦有相关政策及目录,企业应对照自身情况加以研究。
二、重视借鉴追踪国际新技术新装备的发展。企业要学会用新技术新装备来改造现有的老式装备,推动国内粘胶产业的升级。此次中国国际化纤会议上,来自化纤发达国家的专家及企业带来了很多国际上最新的技术与装备信息。同时基于中国化纤业的巨大空间,他们也十分有意与国内企业加强合作。国内企业更可通过此类合作,进行技术、设备上的提升。
三、加强新品种的开发。要搞好量大面广的常规品种的生产,使其形成系列化、优质化、一体化,努力做到低成本、高性能。现在很多国内企业不重视后道产品的开发,而往往后道的效益更好。不少国际上技术先进的大公司参加了此次中国国际化纤会议,这些公司有很多方面可与国内企业进行合作,而他们先进的技术设备及新型品种均是我国粘胶业迫切需要的,国内企业应积极与之建立合作,推进产业的升级发展。而在新产品的开发上,既包括各种粘胶新产品的开发,也包括聚新型纤维素纤维的整个开发体系。
四、环保治理方面有很多工作要做。专家认为,当前我国粘胶业实现环保治理,一要生产一些无污染的新型纤维素纤维,二要在三无方面的治理技术上需求新发展。据了解,国外已研究出了很多先进的环保治理技术,由终端控制转向对生产全过程的监控,并能较好地解决粘胶生产过程中的三废问题,国内企业据了解,在环保方面的各项指标,目前国内粘胶生产企业基本上已达标。顺应国际环保发展趋势,我国粘胶业的环保治理也必须由终端控制逐步转向全过程监控。对此,企业应有充分的认识,可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将其技术引进来。
五、国内的桨粕产量较少,不能满足国内粘胶企业的需求,今后应大力发展国产桨粕的生产。长期以来国内粘胶纤维的原料以棉桨为主,木桨用得很少,竹桨亦是刚刚开发出来,虽已实现产业化,但尚未大量使用。
六、加速产业升级,必须加快科工农、产学研一体化的实现,产业现已进入以“三新”即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为核心,以超速发展信息工程和知识经济为基础,市场竞争更为激烈的时代,因此建立研发中心尤为重要。特别是行业内的大型企业,一定要在“十五”期间建立起自己的研发体系,同时注重与国际上技术先进的集团进行相关合作。
七、信息化工程的建设十分重要,应将其与市场营销结合起来。
粘胶纤维是纤维素纤维,其性能与天然棉纤维的性质极为相似,有着良好的吸湿性,易于染色,抗静电,可纺性好,纤维可降解,广泛用于织造、制线、制绒、针织等,由于其穿着舒适,特别适合制作内衣及小儿衣服,并可与毛、麻、丝等纤维进行混纺或交织。去年全国粘胶纤维产量为60.6万吨,今年1-6月已产出35万吨,预计今年产量将超过70万吨。全球粘胶纤维产量约为230万吨,我国产量占全球的比重已达30%左右。粘胶是仅次于的第二大化纤品种,我国化纤各品种中进出口最活跃的品种,粘胶特别是粘胶长丝是我国化纤产品出口中最有竞争力的品种。
叶永茂指出,目前国内的产业装备水平给粘胶业发展提供了更大空间。同时应看到,粘胶业是我国起步最早、装备最老、困难最大的化纤行业之一,在技术、装备、产品及产业水平方面与国际发达国家的差距很大。粘胶行业是国家在“十五”期间发展化纤业的两大重点项目之一。总体上说,这一产业的发展思路就是在调整中发展重点,要扩大一批企业、调整一批企业、发展一批企业。一方面整体上进行结构的优化调整,通过改组改革,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跨国别地对产业加以整合,以提高竞争力为目标,以竞争国内外市场、开拓新领域为目的,去进行广泛的合作。另一方面则要加速产业升级。具体而言,我国粘胶业的发展应锁定以下七大重点:
一、粘胶纤维的有效产能应在调整中得到进一步增长。对老企业要扶优扶强扶重点,致力于十五期间建立起一批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产业集团,发展有效产能的同时淘汰落后设备及无效产能。在核销无效产能方面,国家亦有相关政策及目录,企业应对照自身情况加以研究。
二、重视借鉴追踪国际新技术新装备的发展。企业要学会用新技术新装备来改造现有的老式装备,推动国内粘胶产业的升级。此次中国国际化纤会议上,来自化纤发达国家的专家及企业带来了很多国际上最新的技术与装备信息。同时基于中国化纤业的巨大空间,他们也十分有意与国内企业加强合作。国内企业更可通过此类合作,进行技术、设备上的提升。
三、加强新品种的开发。要搞好量大面广的常规品种的生产,使其形成系列化、优质化、一体化,努力做到低成本、高性能。现在很多国内企业不重视后道产品的开发,而往往后道的效益更好。不少国际上技术先进的大公司参加了此次中国国际化纤会议,这些公司有很多方面可与国内企业进行合作,而他们先进的技术设备及新型品种均是我国粘胶业迫切需要的,国内企业应积极与之建立合作,推进产业的升级发展。而在新产品的开发上,既包括各种粘胶新产品的开发,也包括聚新型纤维素纤维的整个开发体系。
四、环保治理方面有很多工作要做。专家认为,当前我国粘胶业实现环保治理,一要生产一些无污染的新型纤维素纤维,二要在三无方面的治理技术上需求新发展。据了解,国外已研究出了很多先进的环保治理技术,由终端控制转向对生产全过程的监控,并能较好地解决粘胶生产过程中的三废问题,国内企业据了解,在环保方面的各项指标,目前国内粘胶生产企业基本上已达标。顺应国际环保发展趋势,我国粘胶业的环保治理也必须由终端控制逐步转向全过程监控。对此,企业应有充分的认识,可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将其技术引进来。
五、国内的桨粕产量较少,不能满足国内粘胶企业的需求,今后应大力发展国产桨粕的生产。长期以来国内粘胶纤维的原料以棉桨为主,木桨用得很少,竹桨亦是刚刚开发出来,虽已实现产业化,但尚未大量使用。
六、加速产业升级,必须加快科工农、产学研一体化的实现,产业现已进入以“三新”即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为核心,以超速发展信息工程和知识经济为基础,市场竞争更为激烈的时代,因此建立研发中心尤为重要。特别是行业内的大型企业,一定要在“十五”期间建立起自己的研发体系,同时注重与国际上技术先进的集团进行相关合作。
七、信息化工程的建设十分重要,应将其与市场营销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