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中国外资净流入量全球第一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2-09-20 10:53:00
                 中国外资净流入量全球第一 
             ---国际投资问题专家詹晓宁博士解读全球投资报告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17日发表了《2002年全球投资报告》。这份报告指出,2001年全球范围内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额仅为7350亿美元,比上一年下降51%,是近30年来跌幅最大的一年。
  贸发会议在今年的投资报告中,首次将各国(地区)吸引外国直接投资额与其经济规模进行比较。按照这种计算方法,比利时/卢森堡、中国香港和安哥拉成为2001年吸纳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地区),而中国只排在第47位,中国台湾排在第112位。但是事实上中国2001年接受的外国直接投资额达到470亿美元,比2000年增加15%,是亚太地区以及所有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接受国。在全球范围内,按照接受外国直接投资的多寡排列,中国排在第六位,仅次于美国、英国、法国、比利时/卢森堡和荷兰。
  那么,经过了2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出口竞争力究竟在世界上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外国投资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什么样的作用,该如何来解读贸发会议这份新的投资报告呢?就此,正在意大利发布这一报告的贸发会议投资问题专家、负责报告亚太部分的詹晓宁先生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书面采访。
  中国是最大外资净流入国和
  最大新投资吸收国
  詹晓宁拥有经济学博士学历,在贸发会议的长期工作经历,使他得以全面接触到各国的统计数字。
  詹晓宁指出,中国经济的发展潜力是举世公认的,各国投资者非常看好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以及投资环境。在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国家的排名榜上,中国虽然只名列第六,但从全球投资环境来看,同2000年的数字相比,排在第一位的美国2001年接受外来投资的数额下降一半以上,第二和第四位的英国、比利时/卢森堡也大幅度减少,但是中国实现了外来投资额增长,从410亿美元增加到470亿美元。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这一点尤其显得不平常。此外,从外国直接投资的净流入量来看,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净外资吸收国,年外资净流入量高达451亿美元,而世界上主要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大国的外资流出量都大于流入量。
  同时,中国近年来也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新建项目投资(greenfidld investment)吸收国。詹晓宁解释说,跨国公司的投资方式主要分为并购和新建项目投资两种,许多发达国家之所以拥有巨额外国直接投资,其主要原因是跨国公司之间的并购,而在中国的情况有所不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新建项目投资吸收国,跨国公司在中国用于进行新项目而投入的资金远远高于用于并购企业的投资。在2001年中国接受的470亿美元的外国投资中,属于新项目投资的有445亿美元,企业并购行为只有23亿美元。
  詹晓宁指出,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新项目投资比单纯的企业并购行为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它可以直接为东道国创造生产和技术能力,对东道国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填补某些产业的空白,打破传统的国营企业的行业垄断,增强市场竞争力,都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出口竞争力快速增强
  根据贸发会议的报告,当今世界贸易格局的形成及变化与跨国公司的作用密不可分。主要工业国的数据表明,在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包括跨国公司间和公司内贸易在内,涉及跨国公司的贸易大约占全球贸易总额的2/3。此外,有关跨国公司外国分支机构的数据表明,跨国公司外国分支机构对东道国的出口贡献非常之大。
  作为历年贸发会议投资报告亚太地区部分的撰稿人,詹晓宁介绍说,这次贸发会的投资报告有一个创新的做法。传统计算出口竞争力的方式一般采取根据国家(地区)贸易量排名的静态方式,而贸发会议在投资报告中采取了动态排名,以出口占全球贸易份额的增长幅度来评判一个国家的出口竞争力是提升还是下降,这种方式比根据贸易量排名的方式更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发展潜力。
  他说,虽然中国就算从静态排名来看,发展的速度也是很快的,但是从这种动态排名的变化更可以看出中国竞争力的进步。目前,中国出口增长强劲,在世界出口市场上的竞争力明显增强,排名第6位,但是如果按照竞争力提高的速度来看的话,则当仁不让地排在第一位。从具体数字来看,中国在世界出口市场的份额,从1985年至2000年,提升了4.5个百分点,而美国仅提升了1.7个百分点,欧洲许多贸易大国的出口竞争力则在下降。
  贸发会议在投资报告中还将出口产品按照出口制成品分为四类:资源密集型产品,技术含量分成高技术产品、中技术产品和低技术产品。1985年至2000年15年间,不同国家在提高他们的世界出口市场份额方面表现各异,中国为世界贸易中的大“赢家”,其出口竞争力在高、中技术产品方面提高的速度尤其可观。中国在出口产品的结构上发生了巨大变化。1985年,初级产品和资源密集型制成品的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量的49%,至2000年,这一比例下降到了12%,而非资源密集型制成品的出口比例上升到87%。高技术产品的出口比例也从1985年的3%,提高到2000年的22%,包括通讯设备、自动化数据处理设备和计算机零部件在内的10种主要产品,都是当今世界贸易中举足轻重的产品。
  詹晓宁指出,市场份额的增长表明一个国家的动态出口竞争力及其跟踪现代技术和贸易模式不断变化的能力。中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比例的提升速度,是全球最快的,它标志了一个国家真实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其影响因素不仅仅取决于国内的自然资源,更多的是依赖于人的禀赋资源的提高和先进技术的应用。
  2002年全球外资流向预测
  今年贸发会议发布的投资报告,没有对来年全球范围的投资动向进行预测。詹晓宁认为,根据今年的情况来看,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可能还要下降,降幅在25%左右,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情况很可能与去年持平,维持在2000亿美元的水平,其中亚太地区的外资流量可能略有增加,其主要原因是亚洲经济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一直处于复苏的态势之中,外国投资者将相对看好这个市场。从今年1到6月份的情况来看,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为245.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7%,预计全年中国吸收外资总额将超过500亿美元,达到历史新高。
  詹晓宁预测,拉美吸收外资的流量今年可能要进一步下降,主要原因是受到该地区一些国家发生金融危机的影响。另外一个原因是,前一段时间拉美国家吸收外资的增长,主要是靠利用外资实行私有化因素的拉动。现在拉美私有化的过程已经减缓,大项目都已完成,从总体来看,外资流入的总量将会有所下降。非洲去年外资流入量已经增长了将近1倍,从90亿美元增长到了170亿美元,所以今年大概会持平,或者略有下降。东欧地区相对看好,它在世界吸收外资总量中所占的份额并不大,但是由于有些国家的经济正积极融入欧盟,一些国家的市场还要进一步开放,所以它吸收的外资量还将会略有增长,但是对全球外资流量不会产生很大的拉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