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竹纤维闯市场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2-09-19 11:41:00
    竹纤维问世的消息一经《中国纺织报》的刊登,许多厂家纷纷关注此事,咨询电话、传真纷至沓来,为此,记者来到位于河北省藁城市东郊的吉林化纤集团河北吉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进行采访,公司技术开发中心主任赵亚杰介绍的竹纤维闯市场的经历深深地吸引了记者。在竹纤维的开发中,他们三管齐下闯市场,收到实效。
    上游:原料产地带动西部开发
    竹子是一种速生植物,2~3年即可成林砍伐,是速生高产的纤维原料。据统计,我国现有竹林面积达421万公顷,储蓄量1.27亿吨,“以竹代木、以竹代棉”的思路,不仅为纺织原料找到了新来源,也为竹子的合理利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四川是竹纤维的主要产地,但将竹子从四川到藁城2000多公里的运输显然成本太高,于是,由河北吉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控股的成都天竹竹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中央西部开发的号角及当地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原材料资源,使公司获得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公司成立后,利用当地的竹资源原料优势,在现有生产线上进行了技术改造,添加了部分关键设备,达到了批量生产竹浆粕的要求。
    中游:一条龙生产实现了效益最大化
    社会上研制开发出的科技成果能实现工业化生产的并不多,但基于直接针对市场的竹纤维工艺却能很快地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这是工厂自己开发科技成果的最大优势。
    同时,国内浆粕生产和化纤生产一般在两个厂完成,而吉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拥有国内最大的年产5万吨的浆粕厂,又有年产2.3万吨的化纤厂,易于前后工艺匹配,系统薄弱环节可及时改进和弥补,从而保证质量均一稳定。
    该公司具有多年生产浆粕和化纤的经验,有一批专业技术人员及专家,竹纤生产从蒸煮、制浆提取、制胶、纺丝等全过程工艺技术成熟,关键技术、关键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在生产过程中提高了竹纤维的利用率,降低了运输成本,实现了效益最大化。
    下游:遵循“游戏规则”运作市场
    作为化纤企业,按常规只生产出纤维供下游生产厂家选用就够了,但为了保证竹纤维的质量,适路生产,公司转变思路,实行市场化运作,不仅生产出纤维,而且以后的工作也一跟到底,自己首先试验,加工出纱后,根据不同规格,不同用途再试验,最后提供给厂家的是针对不同生产用途的成熟工艺。
    与此同时,公司为了让下游生产厂家生产的服装及用品顺利打入市场,在上海成立了上海天竹纺织纤维有限公司,进行一系列市场开发工作,并于2001年6月份委托上海一家有雄厚实力的进出口公司首次参加日本世界生活用品展,2001年参加秋季广交会,2002年2月在日本参加日本室内纺织用品展,2002年参加了华东交易会,2002年在上海参加了春季国际纺织面料展,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为了防止假冒产品出现干扰市场,最近,公司实行销售挂牌制,即把已注册“天竹”牌商标制成小牌,按下游用户拥有的竹纤量计算件数后发牌,市场无牌产品视为假冒产品,利用竹纤维的专利权保护好竹纤产品。
    走进竹纤维生产厂房,隆隆的机器声传入耳鼓,仿佛蓄势待发的一股力量,正等待着市场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