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刺激消费还是刺激投资?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2-09-09 13:18:00
尽管上半年经济增长数据让人惊喜,但经济专家说,下半年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不确定”三字含义偏空,这是一般的看法。事实上,这三字还有另外的解法。比如,“不确定”是不是意味着主观努力有更大的发挥空间?是不是说明事情大有可为?———关键是看我们从何处着手,何处去为。 
  据我观察,专家们多把着眼点放到刺激消费上了。专家们注定是有道理的。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占的权重最大,达6成以上,所以它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而近来的数据表明,市场物价持续下跌9个月后仍未见太大起色。与此对应的是,银行里有逾8万亿元的城乡居民储蓄。所以,不只是专家,很多人都会着迷于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消费被刺激起来,那么经济增长会呈现出一股如何令人振奋的势头? 
  显然,这过于一厢情愿。 
  不管我们对消费环境的改善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寄以什么样的期望,似乎都不宜拿逾8万亿元的居民储蓄说事儿。 
  此前,人们对这笔巨额居民储蓄躺在银行里的原因已多有论证。一种是,多数储蓄为少数人所有;另一种是,它是一种消费储备,与即期消费没有关系;第三种是,它是经济社会转型期居民的心理调适器,它足以说明人们对经济变革有多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却无法从另外的角度构成对经济变革的支撑。 
  事实上,与其说这逾8万亿元的居民储蓄意味着什么样的消费潜力,不如说它意味着什么样的投资潜力。 
  退一步说,如果实业和资本市场都缺乏吸引力,那么银行可以把这些钱转化为投资。至于这笔钱中有多少未能有效地转化为投资,那是银行的问题。 
  值得关注的是,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相对于消费的较低权重,也许正表明了在投资这件事上大有可为,而消费的较高权重正说明了相对于目前的经济总量来说,它的发展空间不大。换言之,如果说目前投资的增长速度已经较高,那么也可以说它还不够高;如果说消费增长的速度比较低,那么也可以说这正是一个合理的速度。 
  专家们对刺激投资的或轻或重的轻视态度,也许还与积极财政政策一定程度上的难以为继有关。 
  当初,人们对以国债投资为主的积极财政政策除了它能直接拉动经济增长外,还另寄以厚望,这就是所谓的乘数效应。比如,它能带动民间投资。但是今天,当我们讨论积极财政政策何时淡出的时候,民间投资仍未能如预期那样热起来。 
  其中的缘由人人都明白,用不着多说。实际上,近来各级政府有关启动民间投资的意见、办法乃至政策可谓层出不穷,可能就与此有关。如果说这些意见、办法乃至政策的效果还有些不彰不显,那么一则说明办法还不够好,二则说明功夫还没做到家。 
  现在的情形是,一边是20年积聚的巨额民间资金如奶瓶般悬空游荡,一边是落后的基础设施如婴儿般嗷嗷待哺。我们要做的只是对接。 
  所以,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与其在破解消费瓶颈的问题上打转转,不如在启动民间投资这件事上下点儿真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