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台湾企业如何面对原料行情异常波动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2-08-27 12:50:00
    全球景气不稳定,原物料行情时好时坏,业者只要对原物料行情的判断失准,极有可能造成亏损,包括塑化、橡胶、纺纤及食品业,在面对国际间原物料波动异于过去的情况下,各有因应的方式,有些厂商把握时机,停掉原有生产线,改卖上游原料以增加获利;但也有些厂商因为对行情判断错误,造成严重亏损。 
    石化上游原料的价格高涨,但中间原料的涨势却跟不上上游原料的涨势,多数厂商因而改变过去的销售策略,停掉中间原料的生产线,并在现货市场上销售库存上游原料,增加获利机会。 
    奇美福聚改卖上游原料套利 
    苯乙烯(SM)及丙烯的现货价格,自第三季起就居高不下,塑料原料厂商在上游原料价格太高,生产不敷成本的情况下,纷纷停止生产线改卖上游原料。奇美表示,SM价格六月初起就飙涨至每公吨六百美元以上,聚苯乙烯(PS)原料根本追价不及,以现货SM生产PS,绝对亏本,因此,奇美宁愿停止PS生产线,改在现货市场卖SM,增加获利空间。 
    福聚也有类似的情况,在丙烯价格高涨,每公吨平均较乙烯高出一百二十美元以上的情况下,福聚也停止聚丙烯(PP)生产线,改卖丙烯。福聚约有七成左右的丙烯向中油采购,中油丙烯的合约价格,约较现货价格便宜一百美元以上,目前PP的销货情况平平,福聚索性停掉PP部份生产线,在现货市场上卖丙烯,赚取差价利润。 
    包括聚氯乙烯(PVC)及聚乙烯(PE)的需求,第二季跌到谷底,六月份起才有好转的迹象。不过,国内PVC生产厂商,包括台塑及华夏等业者错估情势,这些厂商认为七月份起,PVC的价格会大涨,因此购进大量的二氯乙烷(EDC)等上游原料。 
    但是PVC的订单在七月份时仍未开出,原料供过于求,价格仍在每公吨五百美元左右徘回,因此,国内厂商纷纷减产因应。直到最近,PVC的价格才逐渐上扬,重新站回每公吨六百美元左右,这些厂商的减产策略奏效,松了一口气。 
    橡胶业因势利导降低库存 
    中橡的主力产品为碳烟,主要原料为塔底油,由于近年来国际局势多变,致使油价起伏不定,因此中橡内部相当注重营业部门对油价的掌握度,经常因应中长期油价的行情趋势来调整库存及购油数量。 
    中橡指出,去年底至今年初油价回跌,中橡即适度增加采购塔底油,由于当时的原油价格每桶约二十五美元左右,相较目前已飙升至每桶三十美元附近,购油成本较低,使得整体库存货的成本压力稍微减轻。 
    相对而言,台橡的合成橡胶主要原料为SM(苯乙烯)及BD(丁二烯),今年这两项商品行情波动剧烈,不过,台橡指出,由于SM、BD的报价透明,连带使得合成橡胶每每在成本上扬时,若要调价反映成本,较易取得下游客户谅解。因此台橡通常不作原料行情推估,加上影响塑化原料行情的因素甚多,也无法精准预测,所以台橡对于原料库存,仅依生产需求而决定采购量,倘若上游供货吃紧,则不排除停产因应。 
    今年化纤原料的起伏波动不小,纺织厂商采购原料时颇多费心思,以现阶段而言,化纤原料包括PTA及EG,以及聚酯原丝、聚酯加工丝等,九月份均调涨售价,且态势明显,因此包括聚酯一贯厂、专业假捻厂及下游布厂,近期大量购置原料,希望囤积较低价的库存。 
    以今年来看,化纤原料的起伏波动大,四月份及五月份均超涨,六月份过后下挫,直到目前为止又有止跌反弹的味道,来来回回让纺织厂的采购人员伤透脑筋,若购买的时间点、价格、数量不对,对公司整体营运便造成相当大的影响,普遍而言,纺织厂采取短期购货策略,并未受原料价格波动而出现重大影响,但也有因判断原料走势正确与否,而影响整体营运状况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