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警惕物价持续走低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2-08-23 16:36:00
    商品价格不断下跌将会压缩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的利润空间,从而使企业缺乏自主的投资能力,也会使企业更新步伐放慢,最终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防治通货紧缩正成为一个非常紧迫的任务。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像有些人建议的那样,以积极货币政策把储蓄资金赶入股市,从而恢复股市的繁荣,解决公司的融资困难。因为,这只会助长股市泡沫,不仅无益于解决根本问题,相反会掩盖问题 
  尽管不少人一直在回避或者否认,但是各种数据却表明,中国正面临通货紧缩的威胁。8月1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3%的事实再次证明了一些人的担心。而迄今为止,中国消费物价指数已经连续9个月下降。 
  “三增两降”数字迷局 
  最近公布的数字显示,7月中国工业品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月下降2.3%,降幅比6月份减少0.2个百分点。其实,工业品出厂价格自去年以来就一直在下降,而且,今年和去年相比,下降幅度也在增大。如去年6月,全国工业品出厂价格虽然下降0.6%,但1-6月累计该指数还上涨0.3%。而今年6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却下降2.5%,1-6月份累计更是下降了3.4%之多。 
  同时,和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相应的是,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也已经连续三个季度持续下降,其中,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0.9%。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数字都令人失望。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却一直呈现大幅增长的形势。其中,7月增长8.6%的数字是今年以来的第二个好成绩。 
  另外,工业生产、固定投资更表现出良好的局面。其中,1-7月全国完成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1.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1%。 
  那么,这种“三增两降”的数字迷局说明什么呢?说明生产的增长要大大高于消费的增长,或者说,消费虽然在增长,却远远跟不上生产能力的扩大,因而成为消费价格指数持续走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负财富效应 
  从去年6月开始至今,虽然期间有几次向上的反弹,但终因后劲不足而仍然徘徊在1600多点。据中国证监会统计的数据,中国股市在去年暴跌前的市场价值总额为53630.58亿元,但到今年7月市场价值却只有45794.37亿元,整整挥发了7836.21亿元,如果和股市最低迷1月的39122.34市值比,蒸发的价值更高达14508.24亿元。 
  在股市当中,市值蒸发意味着这部分财富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既没有表现为商品,也没有表现为服务。而股市市值的蒸发不但意味着股民财富的消失,更增加了其对前景不好的预期。虽然股民总数只有6000多万,但这部分无疑是中国消费市场的主力军,是带动整个消费市场增长的中坚力量。 
  尽管中国证券监管部门一度采取措施以刺激股市,但公司平均质量比较低下,许多公司管理人员诚信意识不足这不是在短期内能得到根本解决的。而经过风风雨雨的股市的投资理念也渐趋成熟,因此,要提振股市,恢复股市信心还有比较长的路要走。 
  贫富差距制约消费 
  中国贫富差距过大几乎是不争的事实。这不仅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方面,也表现在地区发展差距上。而从基尼系数明显上升看,中国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也非常突出。根据长期从事中国收入分配研究的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陈宗胜等人对国家统计局资料的计算,中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已经由1988年的0.35上升为1997年的0.40,而如果各种非法收入之后,实际基尼系数则达到了0.49。 
  收入差距过大表明了什么呢?这说明少数的富人占有了大部分财富。由于投资机会较少,又缺乏新的消费热点等原因,富裕阶层可能存在投资、消费不足。而相对于富裕阶层的工薪一族或者是农村一般大众,由于收入相对较少,尽管有投资意愿和消费要求,却由于经济状况而“退而止步”。 
  这样,一方面,许多资金沉淀下来,形成不了现实的购买力,另一方面,许多人虽然有消费冲动,却没有相应的购买力。 
  在这种情况下,消费市场启动不足自在意料之中,消费价格下跌也不足为奇。 
  根源在哪里? 
  我们承认中国面临通货紧缩威胁并不是目的,而是为了能够找出通货紧缩的真正原因所在,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因为,通货紧缩这样持续下去虽然对消费者有利,但对生产者来讲却是个悲剧。 
  商品价格不断下跌将会压缩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的利润空间,从而使企业缺乏自主的投资能力,也会使企业更新步伐放慢,最终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来自海外的竞争更加激烈,中国企业面临着内外“夹击”的压力下,如何生存和发展将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在这种情况下,通货紧缩还可能增加失业的压力,并进一步削弱人们的购买力,甚至影响社会的稳定。 
  防治通货紧缩正成为一个非常紧迫的任务。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像有些人建议的那样,以积极货币政策把储蓄资金赶入股市,从而恢复股市的繁荣,解决公司的融资困难。因为,这只会助长股市泡沫,不仅无益于解决根本问题,相反会掩盖问题。 
  如果要真正解决问题,需从两方面下手。一是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杜绝不合理收入,非法收入,寻租收入,解决失业问题,实行农村城市化等等,以提高低收入人群的购买能力。二是要改善企业治理制度,不仅是要改善企业的内部治理,如投资、生产、经营等机制,以提高公司管理效率,而且要改善企业的外部管理,如地方政府对生产、商业的管理。地方政府往往为了一己之政绩,大兴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如有地方一哄而起大建步行街、商业城等使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并造成严重的重复建设。这样,就能提高公司的治理水平,也能净化整个社会的投资环境,从而形成有效供给。 
  治理通货紧缩和治理通货膨胀虽然从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就目前中国的经济实践来看,根本原因并不是货币的问题,而只是通过货币形式体现出来。因此,不管是防治通货紧缩还是防止未来通货膨胀发生,解决好收入问题和公司治理问题都将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