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纺织业运行中的三大倾向性问题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2-08-19 10:29:00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纺织行业的总体形势趋好,但有关人士同时也指出,隐含在行业经济运行中的三大倾向性问题值得深入剖析。 
  一是出口增长中数量与低价扩张倾向严重。 
  上半年全行业出口总规模达到262.5亿美元,同比增长6.7%,一般贸易出口所占比重升至61.80%,对香港出口超过日本暂居榜首,棉制产品出口主力地位日趋凸现。仔细分析上半年的出口统计数字就会发现,出口成绩的取得仍然主要依靠数量扩张与低价竞争。据初步计算,90%以上的出口产品数量增长超过价值增长,或者价值降幅大于数量降幅,结果是出口单价全面下降。 
  数量增长与低价扩张与当前的市场供求、交易秩序有关,更有着深刻的产业背景。今年的出口价格普遍走低,是在国际经济复苏条件下,部分配额开始取消、外商采购压价、大量企业围绕传统市场以大路产品争抢出口留下的后患,尽管出口增速加快,但价格全面回落,使得企业在质量、创新和品牌推广方面的努力很难得到预期回报,外部的压力和内在的惯性致使不少企业重蹈数量与价格过度竞争的覆辙,其结果只能是产业规模效益递减,国有和中西部企业很难有好的运行效果,不可避免地出现效益负增长。  
  二是国有与非国有纺织运行效率反差犹存。 
  上半年非国有纺织产销、出口和效益全面向好,绝大部分经济和财务指标为两位数增长,但国有纺织的情况则与之相反。从控制的资产份额与产出效率比较,国有纺织现有资产占全行业36.9%,产出的效益仅占4.3%,非国有纺织控制的资产占全行业63.1%,实现利润却占95.7%。国有与非国有纺织所处的外部市场应该相同,而体制上的差异导致资本产出效率的较大悬殊。 
  国有与非国有纺织的差异何在?定性来看,是两种体制在配置资源方式和决策机制上存在着不同;定量观察,承担的管理或人工成本相差较大。1-6月国有纺织毛利率为10.3%,比非国有纺织同一指标值高出0.9个百分点,问题出在两费(管理、财务费用)占销售收入比重,国有纺织为10.4%,超过毛利率0.1个百分点,非国有纺织为5.3%,反而比毛利率低近4个百分点,这必然形成国有与非国有纺织盈利水平的悬殊。 
  三是市场、出口及效益区域分布集中化趋强。 
  今年以来,在全行业运行中举足轻重的仍是江苏、浙江、广东、山东、上海。1-6月四省一市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3346亿元,占全行业75.8%;纺织品服装出口208.8亿美元,占总出口79.3%;实现利润113亿元,占全行业91.5%。西部12省(市、区)纺织业销售收入和出口占全国比重不足3%,利润总额为零。这充分反映出纺织行业发展的区域性不平衡。 
  根据规模以上企业统计,目前江苏、浙江、广东、山东、上海纺织企业资产额占全行业63%,但经济效益却超过全国的90%,这显然与四省一市纺织企业具有超出其它地区的市场能力、盈利水平有关。相反,占全行业资产37%的中西部地区,其极低的投入产出效益,令人对其纺织业发展前景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