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我国小聚酯的市场现状和出路问题探讨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2-07-15 22:24:00
    聚酯纤维是我国化纤中发展最快的品种,在化纤总产量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自1998年起,聚酯纤维占化纤总产量比重已超过70%,2000年为73.5%,到2001化纤总产量比例超过了75%。 
    一、 聚酯市场形式概述 
   随着聚酯纤维的发展,聚酯切片等主要原料的发展也十分迅速,自给率不断提高,进口量不断减少。特别是1998年以来聚酯切片及熔体生产能力发展十分惊人,尤其是通常不为大家看好,认为其工艺落后,产品质量较差的小聚酯产能却得到急剧膨胀。因为1998年以来,国家为了规范聚酯市场秩序,采取了打击聚酯产品走私的专项斗争,加大了对来料加工贸易的监管力度,对进口聚酯产品实行许可证制度,有效地遏制了进口的低价聚酯产品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同时聚酯大装置投资建设需要严格的审批手续,有效地制止了大聚酯装置的盲目建设。在这种宏观调控的形势下,聚酯产品出现较大的需求缺口,导致聚酯切片价由1999年初6800元/吨,上升到2000年最高峰时的9000多元/吨,丰厚的利润是小聚酯产能快速膨胀的主要原因。这也是自1995年起就开始实施严格限制聚酯项目发展政策所带来的副作用。由于这些国产的间歇工艺的小聚酯装置单线生产能力比较小,每条生产线的年生产能力仅为5000-10000吨,投资少,工期短,一般不超过5个月。虽然产品质量比不上大聚酯,但小聚酯切片每吨卖价比大聚酯低300-500元,还是有一定市场。这就造成1999年到目前一大批小聚酯建成投产,目前小聚酯总产能达到了200多万吨/年。有的小聚酯一年内便收回了投资。这些产能的增加基本上弥补了我国聚酯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但小聚酯的产品的质量、消耗与大聚酯比有很大差距,据使用小聚酯切片的下游用户反映,使用了小聚酯切片纺丝时断头多,工艺难控制,可纺性差,过滤器及喷丝头组件使用周期仅为使用大聚酯切片时的一半;产品色相差,丝发脆,加弹及加捻时易断,同时小聚酯生产时对PTA,EG单耗较高,尤其是EG的单耗每吨产品要多消耗EG20公斤以上。
    二、 小聚酯的生产工艺 
    小聚酯采用的间歇聚合工艺是聚酯早期生产工艺。间歇工艺的特点是生产分批投料、分批出料,通常把酯化和缩聚两个阶段在两个反应釜内进行。由于间歇工艺生产每批产品出料需花一定时间,不仅降低聚合釜生产效率,还因温度一升一降会带来较大的能耗;更大的缺点是使聚酯生产进程EG/PTA的摩尔比在进料到出料、在出料初期和后期一直都在变化,而原料EG/PTA的摩尔比对反应过程和产品的聚合度有重要影响,在间歇工艺中,EG/PTA摩尔比对酯化率、产品聚酯的熔点和DEG的含量都有较大影响,随着反应过程中EG/PTA摩尔比减小,酯化率增大,聚酯熔点提高,DEG含量降低,所以小聚酯产品聚合度分布较宽,均一性和稳定性较低,而且每批产品质量不同,会给下游加工工艺和制品质量稳定性带来不利影响。 
    综上所说,我们比较连续缩聚和间歇缩聚工艺路线后,不难得出,间歇工艺设备比较简单,生产能力小,产品品种易更换,清扫容易、适用于小批量多品种的差别化纤维品种,但由于其生产的头尾料不能作为正品,出料不干净,再进料后使釜底残余产品进行两次反应,引起热裂解,消耗较高,产品粘度不易控制,切片均匀性差,需要在切片料仓内充分混合,切片粉末多。更不利的是熔体不是直接用于纺丝,只制成切片后,经干燥再熔融后才能纺丝,有工厂反映切片纺要比直接纺成本高1000元/吨纤维,此外还有单耗、能耗高,自动化程度低、劳动率低,最后导致生产成本高,而产品销售价,由于质量较差要比大聚酯普遍低500元/吨左右,并且主要用于生产低速纺用复丝,供应下游企业生产普通,低档面料。 
    三、 小聚酯路在何方 
    由于国内聚酯市场行情由供不应求转向供过于求以及其他方面的影响,目前聚酯切片价格已经跌至7000元/吨的中心价格。小聚酯产品还要比大聚酯报价低,这样就造成小聚酯难以维持最简单的投入产出成本不亏损,以至大批小聚酯停产。今年6月份小聚酯开工率只有40%左右,造成大批小聚酯生产能力闲置,为此有部分小聚酯生产厂准备上固相增粘来生产聚酯包装材料,这样小聚酯的竞争将要波及到非纤聚酯领域。有消息说中国化纤协会正在和国家计委、国家技术监督局等有关部门共同探讨,准备制定生产瓶级聚酯行业标准,根据不同的最终用途,制定不同准入标准,小聚酯的发展及改造也必须要符合产业政策及行业标准。这样以来对小聚酯来奖又是一个不利的消息,事实上小聚酯增加国相增粘装置并不能解决小聚酯产品质量差及单耗高基本矛盾,仅仅转移聚酯纤维级供需矛盾到非纤级聚酯。要解决小聚酯产品质量、消耗与大聚酯相比有着相当明显的差距,只有将小聚酯的间歇聚工艺改造为半连续缩聚工艺。半连续聚酯缩聚装置我国尚未见到工业化生产,但在国外早已有工厂在使用,已十分成熟,例如:韩国东谷化纤公司、巴基斯坦ICI的聚酯工厂都有半连续聚酯缩聚装置在生产,其聚酯切片质量和大聚酯一样,单耗也十分接近。半连续缩聚为我国间歇法小聚酯提供改造的方向,这样就能使目前已经停产或即将停产的小聚酯又有可能重新运转,并能生产质量好、单耗低的产品,也适用于更换品种,进行特殊品种的批量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