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分析:八万亿存款如何走出“冬眠”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2-07-07 11:22:00
据中国人民银行最新统计数据,目前我国居民储蓄余额突破了8万亿元大关,达到8.04万亿元。而在同时,据人民银行统计司最近一次在全国进行的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城镇居民大部分仍乐意将钱存进银行,而只有一小部分选择投资国债或股票。其中,65%左右的被调查者选择“储蓄存款”,略高于10%的被调查者选择“国债”,略低于10%的被调查者选择“股票”。由此可见,愿意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只占20%左右,居民的投资欲望不强。8万亿元居民储蓄仍多处于“冬眠”状态。 
  几大因素制约投资意愿 
  从长期来看,股票、国债、基金、保险等已经为这8万亿元储蓄提供了出路,那么为何愿意进行投资的比率会只有20%呢?据了解,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国债利率偏低,投资者对新发行的记账式国债缺乏了解及本期国债套利空间不大等,是造成投资者对国债兴趣不高的主要原因。今年发行的记账式国债2%的利率低于5年期定期利率2.79%和存款期不到7年的凭证式国债2.13%的收益率,因此缺乏投资者追捧。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商业银行公布的国债买入卖出差价不得超过1%,即如果银行将国债的买入价格定为10元,那么卖出价格最高不得超出10.1元。此外,本期国债还处于成长阶段,其市场价格既不会大起也不会大落。而且,国债的价格高低更多取决于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态势和政策层面的影响。目前,这两方面都缺乏明显的刺激因素,所以乐于投资国债的人自然不会很多。 
  第二,处于实际需要考虑,居民储蓄中一大部分还有着更为切实的用途,难以拿出来进行投资或即时消费。建设银行河北沧州分行迟智广认为,一方面,虽然住房和汽车已成为近年来的消费热点,但对大多数人而言,还是“可望不可即”;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对普通市民投资消费的支持力度尚不十分充分,房屋、汽车等市场的相关制度尚不健全,以及有关各种税费的高低等都制约了居民个人的投资以及消费。此外,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结构调整时期,就业矛盾及与之相关的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是社会面临的难题。诸如失业、养老、求学等等,都需要“攒钱”。 
  第三,我国证券市场和保险市场为居民提供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金融产品依然不足,加之股市大起大落、保险营销及理赔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等,使居民投资股票、保险的信心大大减弱。 
  如何解开居民“钱袋子” 
  储蓄不能变为投资和消费,对国家、对银行、对企业而言并不一定是好事。对国家而言,国家进行经济建设,保持经济稳定增长,需要巨额资金。8万亿元储蓄不能变为投资或消费,不仅不能满足国家建设的资金需求,也不能通过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对银行而言,由于商业银行的利润来自于存贷款利率差,大量的资金贷不出去,银行的利润就无法实现;另一方面,急需资金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因为无法得到银行的融资而举步维艰。引导储蓄进入投资领域,已成为当务之急。 
  不久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说,目前需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引导居民投资。戴相龙认为,一是要在规范证券市场管理的基础上,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支持机构投资者和个人购买上市公司股票;同时,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二要制定有关法规,积极支持成立各种基金,把民间资金集中起来,增加对企业和证券市场的投资。三要规范和支持股份制企业定向募集资金。四要支持个体和私营经济的发展,在农村可支持农民合伙兴办工商企业。 
  但是,也应注意到,资本市场除了要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融资服务,更重要的是要优化市场资源配置,改善企业机体素质。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许健指出,当前治理通货紧缩的关键是沟通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联系,增强货币的流动性,并制定周全的计划,引导合理的银行资金进入股市,并通过股市的实质发展来引导资金入市。作为中国企业的上市公司应当避免虚构利润、关联交易、欺诈上市等问题,恢复上市公司的诚信,让投资者“放心入市”,让银行的8万亿元居民储蓄走出“冬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