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技术创新 产品升级 欧盟纺织服装业与亚洲同行竞争的法宝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2-05-26 10:31:00
     海外媒体近期刊登欧盟纺织服装业界分析人士的文章指出,欧盟纺织服装业目前在国际纺织品服装市场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自身纺织品服装生产行业的劳动力成本价格太高。有关统计资料表明,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柬埔寨、越南、印度尼西亚等亚洲国家的纺织品服装生产行业的劳动力成本价格还不到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
  值得深思的是,面对欧亚之间存在的如此悬殊的劳动力成本差距,欧盟纺织服装业并没有出现衰减、萎缩,相反,仍然能够在国际纺织品服装市场上继续生存,并且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欧盟纺织机构Euratex发表的2000年国际贸易统计数字显示,由15个成员国组成的欧盟在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份额。以2000年为例,欧盟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额占全世界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14.3%,仅次于中国。该年中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额约占全世界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16.4%。如果单就服装出口来看,2000年,欧盟服装的出口额占全世界服装出口总额的10.3%(必须指出的是,这个数字并未包括欧盟15个成员国彼此之间的服装内部贸易),仅次于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欧盟的纺织、服装业已经用事实向国际纺织品服装界证明,虽然面临亚洲国家纺织、服装业超低劳动力成本的竞争压力,但是,欧盟纺织服装业仍然是具有生命力的。那么,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因素给了欧盟纺织服装业继续生存、发展的活力?
  主要原因就是欧盟纺织服装业针对自身劳动力生产成本价格过高的劣势,实行全行业内部的资源合理化配置。具体措施包括调整、重组行业部门、机构,实行自动化生产管理,将生产基地向全球低成本区域转移,重点开发价格敏感度较低、时尚化程度较高、品牌类纺织、服装产品等等。由于成功地实施了行业资源的合理化配置,使得欧盟纺织服装业在国际纺织品服装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仍然可以游刃有余。
  近年来,虽然欧盟服装产品消费市场几乎近于饱和(只有很小幅度的增长),但是纺织、服装产品进口却年复一年地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统计资料显示,就数量而言,近年来欧盟纺织、服装产品市场上进口产品的市场渗透率几乎达到了40%。1996~2000年期间,欧盟纺织、服装产品进口金额上升了54%。
  2001年,在Oporto举行的欧盟纺织服装业发展论坛上,欧盟纺织机构Euratex负责经济事务的官员Francesco Marchi在其发表的演说中指出,面对亚洲国家纺织、服装业超低劳动力成本的竞争压力,欧盟的纺织、服装生产企业要想继续生存并保持其竞争力,就必须强化行业生产管理、实行全球生产资源优化配置、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努力开发时装化、品牌类纺织服装产品。
  20世纪90年代,欧洲的服装生产商曾一度对纺织生产技术创新以及产品开发不再过于热衷。服装生产商们开始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商业领域的市场营销战略和时装战略。纺织生产技术创新(如服装全自动化生产设备)以及新产品开发战略由于需要较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和技术力量雄厚的科研机构的支持配合比较复杂因而被相对忽视。
  随着时间进入21世纪,在日益激烈的进口纺织、服装产品的价格挑战压力之下,欧盟的纺织、服装生产企业开始重新相信,只有依靠纺织、服装生产技术的不断创新以及新产品的不断开发战略,欧盟的纺织、服装生产企业才有可能在国际纺织品服装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继续生存并保持其竞争力。对此,欧盟纺织、服装生产企业将生产、研发的重点放在了新型高功能纺织纤维及原料方面,在面料及服装产品方面,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工具,实行最优化产品设计。欧盟的纺织、服装业界的战略分析人士指出,未来欧盟的纺织、服装行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将取决于生产技术的不断创新以及新产品的不断研究、开发(R&D)。在纺织产品方面,高科技类纺织产品将是欧盟纺织生产企业的发展方向。服装产品方面,欧盟的服装生产企业将定位于中、高档服装产品生产,努力提高服装产品的技术附加值。这样就可以使欧盟纺织、服装生产企业生产的产品与亚洲低成本国家生产的纺织、服装产品有所区别,各自满足国际纺织品服装市场上不同消费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