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世界经济形势分析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2-06-03 11:58:00
世界经济的好坏荣枯,仍主要取决于美国的经济表现
一般而言随着美国经济的复苏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亦会逐步好转,以目前所见,可以认为全球经济出现了同步复苏的趋势。
2002年美国经济究竟能复苏到何种程度对2002年美国经济走势的判断不尽一致,有人认为美国经济己经并将继续复苏,因为消费者信心指数已上升,商品库存已触底,工业生产开始增加,耐用消费品和信息技术产品订单已增加。
但美国经济也存在不确定因素,最突出的问题是失业率的变化趋势。失业率的高低与企业投资欲望息息相关。华盛顿经济政策研究所预估,今年美国的失业率将从5.5%升至6.5%,尔后才会逐渐降下来。但在2004年前,失业率将徘徊在6%-6.5%之间,难以回落到5%以下的“心理警戒线”。要想避免失业率窜高,美国经济增长率则必须达到3%以上,这是因为美国劳动力将以年均1%的速度增长,而生产率的提升能使国内生产总值在企业不增加劳动力的状况下获得增长。
现在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是2002年美国经济增长率能否超出3%,这一点取决于美国企业投资下滑趋势能不能得到扭转。如果企业投资欲望不强,那么美国的经济复苏将伴随着高失业。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将导致消费不足,使其企业投资更加疲软,进而拖累经济增长。这是许多经济学家所担心的,因此就出现了另外一种看法,这就是美国经济存在着“双重衰退”的可能,国际油价上涨更加剧了这一忧虑。
然而许多经济学家则认为不会出现这种可能。
国际油价波动是否会阻止美国和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9·11”事件并没有出现油价上涨的预期,相反世界石油市场油价持续低迷,2001年油价下跌了近40%。油价下跌使石油消费国减轻了通货膨胀压力,降低了生产成本,刺激了消费需求回升。然而,以“石油美元”为生的石油输出国却蒙受了巨大损失。欧佩克从2002年1月1日起实行的“减产保价”政策,使其日出口原油减少150万桶。俄罗斯、墨西哥、挪威、阿曼等四国亦跟随将日出口原油减少50万桶。“联合减产”举措以及世界经济复苏增加了石油需求,这“一减一增”促使原油价格反弹回升。
从目前油价价位看,油价并未超出欧佩克制定的基准价位,因此,欧佩克尚不会增加原油产量。但与2001年每桶16美元相比,油价却大幅度增加,并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美国汽油价格已升至一年来的最高点引起航空及其他行业价格随之上扬。
相对于美国,欧元区比美国更易受油价上涨影晌。油价上涨对亚洲,特别是东亚经济的冲击则更为明显。实践表明,经济表现与油价之间的互动关系甚为明显,因此,油价上涨的趋势得不到扭转,就有可能破坏脆弱的经济。为此,美国考虑动用一切手段以确保其经济继续复苏。
世界经济能否同步复苏一般而言随着美国经济的复苏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亦会逐步好转。
2001年欧元区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其贸易顺差高达470亿欧元比上年增加了420亿欧元。这是许多人所未能料到的标志着欧元区的经济开始复苏。
至2002年3月为止的上年度日本经济再次陷入衰退但其衰退幅度为负0.5%而不是原先预测的负1%。日本央行4月1日公布的企业短期经济观测报告日本经济已出现了停止下滑的迹象。尽管日本尚未实现政府所追求的以内需为主的经济复苏但有望出现超过0.5%左右的经济增长。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形势也开始好转,尤其是亚洲以超出预期的速度反弹。2002年发展中国家的总体经济增长率为4.3%,从数据看,不同类型国家的经济表现都好于上年,可以认为全球经济出现了同步复苏的趋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估2002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2.7%高于上年的2.4%。2003年各国将会进一步加速其经济增速的步伐,迎来世界经济新的增长与发展的周期。
(作者:谷源洋 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一般而言随着美国经济的复苏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亦会逐步好转,以目前所见,可以认为全球经济出现了同步复苏的趋势。
2002年美国经济究竟能复苏到何种程度对2002年美国经济走势的判断不尽一致,有人认为美国经济己经并将继续复苏,因为消费者信心指数已上升,商品库存已触底,工业生产开始增加,耐用消费品和信息技术产品订单已增加。
但美国经济也存在不确定因素,最突出的问题是失业率的变化趋势。失业率的高低与企业投资欲望息息相关。华盛顿经济政策研究所预估,今年美国的失业率将从5.5%升至6.5%,尔后才会逐渐降下来。但在2004年前,失业率将徘徊在6%-6.5%之间,难以回落到5%以下的“心理警戒线”。要想避免失业率窜高,美国经济增长率则必须达到3%以上,这是因为美国劳动力将以年均1%的速度增长,而生产率的提升能使国内生产总值在企业不增加劳动力的状况下获得增长。
现在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是2002年美国经济增长率能否超出3%,这一点取决于美国企业投资下滑趋势能不能得到扭转。如果企业投资欲望不强,那么美国的经济复苏将伴随着高失业。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将导致消费不足,使其企业投资更加疲软,进而拖累经济增长。这是许多经济学家所担心的,因此就出现了另外一种看法,这就是美国经济存在着“双重衰退”的可能,国际油价上涨更加剧了这一忧虑。
然而许多经济学家则认为不会出现这种可能。
国际油价波动是否会阻止美国和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9·11”事件并没有出现油价上涨的预期,相反世界石油市场油价持续低迷,2001年油价下跌了近40%。油价下跌使石油消费国减轻了通货膨胀压力,降低了生产成本,刺激了消费需求回升。然而,以“石油美元”为生的石油输出国却蒙受了巨大损失。欧佩克从2002年1月1日起实行的“减产保价”政策,使其日出口原油减少150万桶。俄罗斯、墨西哥、挪威、阿曼等四国亦跟随将日出口原油减少50万桶。“联合减产”举措以及世界经济复苏增加了石油需求,这“一减一增”促使原油价格反弹回升。
从目前油价价位看,油价并未超出欧佩克制定的基准价位,因此,欧佩克尚不会增加原油产量。但与2001年每桶16美元相比,油价却大幅度增加,并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美国汽油价格已升至一年来的最高点引起航空及其他行业价格随之上扬。
相对于美国,欧元区比美国更易受油价上涨影晌。油价上涨对亚洲,特别是东亚经济的冲击则更为明显。实践表明,经济表现与油价之间的互动关系甚为明显,因此,油价上涨的趋势得不到扭转,就有可能破坏脆弱的经济。为此,美国考虑动用一切手段以确保其经济继续复苏。
世界经济能否同步复苏一般而言随着美国经济的复苏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亦会逐步好转。
2001年欧元区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其贸易顺差高达470亿欧元比上年增加了420亿欧元。这是许多人所未能料到的标志着欧元区的经济开始复苏。
至2002年3月为止的上年度日本经济再次陷入衰退但其衰退幅度为负0.5%而不是原先预测的负1%。日本央行4月1日公布的企业短期经济观测报告日本经济已出现了停止下滑的迹象。尽管日本尚未实现政府所追求的以内需为主的经济复苏但有望出现超过0.5%左右的经济增长。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形势也开始好转,尤其是亚洲以超出预期的速度反弹。2002年发展中国家的总体经济增长率为4.3%,从数据看,不同类型国家的经济表现都好于上年,可以认为全球经济出现了同步复苏的趋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估2002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2.7%高于上年的2.4%。2003年各国将会进一步加速其经济增速的步伐,迎来世界经济新的增长与发展的周期。
(作者:谷源洋 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