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标准之争生死攸关 中国产品真的不行吗?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2-06-01 11:05:00
    物理学上的“混沌理论”表明,在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的巨系统中,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会带来以后状态的巨大偏离。一只蝴蝶在欧罗巴扇动了一下翅膀,几星期后会导致亚细亚的一场暴风雨。不久前,欧盟针对廉价打火机的安全标准通过的一个小小法案,就给远在中国东部的浙江温州带来强烈震撼。 
  中国产品真的不行吗? 
  温州打火机质优价廉、安全可靠,销量占世界七成。欧盟的法案制定了一个标准,要求打火机加装安全装置,理由是确保儿童安全,实际是为了限制温州打火机进口。加装这种装置,必须买欧洲专利,价格就会上升,逼你退出市场。 
  中国六成出口企业有过同样经历。当中国家电产品走出国门时,一个名叫“6C”的国际技术联盟订出标准,打出“专利费”的王牌,限制进口;近几个月来,我国一些出口农产品也出现反常,茶叶不合格,西兰花不合格,鸡腿不合格,肉制品不合格,屡屡被拒绝进口。连一向出口信誉良好的蜂蜜,也被欧盟以“抗生素超标”为由拒收。 
  果真是中国产品不行吗?非也。中国出口产品的质量一如既往、并无反常。真正的原因是,针对中国加入WTO,人家提高了标准。比如茶叶,欧盟宣布禁止使用的农药从29种增加到62种,部分农药残留标准比以前提高了上百倍;再如蜂蜜,欧盟提出的新标准为每10万吨氯霉素含量不能超过1克。一些发达国家对稻米制定了114项标准,任何一项不合标准就要被拒。 
  技术标准,已成为发达国家保护自己市场、占有别人市场、获取最大经济利益的利器。他们以安全标准为理由,以专利技术为盾牌,借助技术壁垒削弱发展中国家的成本优势,完成了由简单的关税壁垒向复杂的技术壁垒转变的过程。严苛的技术标准正在构成更加隐蔽、更难对付的技术壁垒,比传统的高关税和配额带来的限制更大。这种技术壁垒对我国出口直接与潜在的影响每年超过500亿美元,使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大为削弱。 
  “由于我国的许多技术标准达不到发达国家的技术标准,从而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成为扩大出口的障碍;在进口方面,由于我国的技术标准不够完善和统一,技术手段落后,很难起到合理、有效保护民族产业的目的。”科技部部长徐冠华道出了问题的症结,“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建立既符合WTO规则又能有效、合理保护我国产业与市场及国家安全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已成当务之急。” 
  得标准者得天下 
  根据WTO有关文件,技术性贸易措施旨在保护国家安全、防止欺诈,保护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健康与安全以及保护环境的需要。其目标就是要推动国际贸易标准和合格评定制度的发展与完善。这些技术标准的国际化或国际标准化,对于发展国际贸易至关重要。可是,今天它们已经演变成贸易保护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些国家对竞争力较差的产业,常常对同类商品的进口竞争实施限制,以便在合法的前提下实现保护本国同类产业的目标。订立技术标准,构建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比较流行的措施之一。技术标准说到底是一种游戏规则。谁掌握了标准的制定权,谁的技术成为国际标准,谁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当今的国际经济竞争,已开始由资本竞争向技术竞争的转变,逐步演变标准之争。标准之争,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科技、综合实力竞争的重要内容。“得标准者得天下”。标准之争,实质对未来产品和未来市场的竞争。 
  据国家科技部李健司长透露,技术标准已经成为产业特别是高技术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在传统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中,是先有产品后有标准。在知识经济时代,则往往是标准先行,这在高技术产业领域表现尤为明显。例如在互联网应用前就先有了IP协议,在高清晰度彩色电视和第三代移动通信尚未商业化之前,有关标准之战就已如火如荼。关于高新技术标准的竞争,说到底是对未来产品、未来市场和国家经济利益的竞争。技术标准不仅在产品领域受到青睐,而且成为抢占服务产业制高点的有力手段之一。 
  “三流的企业卖产品,二流的企业卖技术,一流的企业卖专利,超一流的企业卖标准。” 这种说法符合现实情况,也反映了未来的趋势。我们不能只靠以廉价的劳动力生产出的廉价的产品来赢得市场,只是被动地执行别人的标准。 
   筑起我们新的“长城” 
  我国标准化工作长期滞后,相当一部分市场几不设防,对进口产品几无技术壁垒可言。加入世贸后,面对手持“标准化利器”汹涌而至的外国企业,形势十分严峻。如不能在遵守世贸规则的前提下,制定措施,有效保护自己,将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立自己的技术标准,筑起我们新的“长城”,已是刻不容缓。我们必须积极应对,趋利避害,争取主动,尽快建立我国技术标准体系。 
  我们一定要抓住加入WTO带来的参与制定国际产业游戏规则这个机遇,全面分析研究国际标准,对适合中国国情的国际先进技术标准尽快采用;充分利用世贸组织有关协定中的有限干预原则和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政策,构筑起技术壁垒体系,将一些我国企业能够达到而外国企业难于达到的,或我国国情特有的技术指标制定成国家标准。 
  标准的基础是市场。中国拥有巨大的市场,这是我们的标准成为国际标准或事实标准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以我们要在电子信息、基因工程、电动汽车等高新技术领域形成支撑高新技术产业的标准群;在环境保护、食品安全、信息安全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领域及有中国特点的产业,选择一些我们能做到、而国外难以做到的技术指标,建立起以自主知识产权为基础的标准。 
  我国政府已经提出了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在高度重视世界范围内技术壁垒变化与发展趋势,对主要发达国家与主要发展中国家的现行政策及潜在动向进行跟踪研究的同时,通过改革建立国家的标准研究机构,组织、规划和协调全社会包括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的力量,共同从事标准研究。国家科技部在“十五”期间进行的12个重大专项中特别设立了一个重大标准专项,集中解决高技术领域和和中药、中文信息处理等有优势的领域标准的制定,使我国尽可能、尽快地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一些优势。更根本的是建立国家技术标准体系,在科学、合理、合法的前提下,形成有特点和优势的技术标准体系,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性贸易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