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开发创新:构筑纺织强国的脊梁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2-02-26 11:05:00
    纺织工业是我国出口创汇支柱性产业,也是外向依存度很高的行业。2000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创汇520.8亿美元,占全国出口商品总额的20.7%。出口纺织品服装约占纺织行业加工纤维总量的1/3。
    加入WTO以后,我国纺织工业将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纺织企业正在按照WTO经济规则,重新审视自己的生产经营策略。
  逐步取消配额,将有利于我国纺织品服装扩大出口。减让纤维原料、纱布、面料、纺织机械进口关税,将有利于降低相关企业生产成本,有利于纺织企业引进技术,更新设备,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但大量纤维原料、纺织品和装备进入我国市场,必将加大我国这些行业的竞争压力。
    加入WTO以后,我国将实行逐步放开外商投资贸易政策,逐步取消投资审批,放宽股权比例、产品内销和进口许可证等限制。
    我国潜在的纺织品市场和众多纺织企业更新改造的技术装备市场,都有可能成为外商投资的热点,这是我国相关行业面临的又一种竞争压力
     当前,纺织企业既要看到加入WTO以后有利的一面,更要看到不利的一面,抓紧时机,掌握WTO规则,了解我国的有关政策,认真研究应对措施,才能取得主动。
  纺织工业是加工工业,纺织产品的竞争能力和纤维原料的质量品种、纺织染整的加工技术有密切关系。
  化纤已占我国纺织工业加工纤维总量的60%,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化纤生产大国。但国产化纤品种单一,差别化纤维、功能性纤维比重小,品种少,不能满足开发生产中高档服装面料、高质量家用纺织品和各种产业用纺织品的需要。高性能纤维研制开发滞后,特种纺织品急需的高性能纤维不得不依赖进口。绿色纤维制品正在成为国际时尚,国际上Tenceil纤维已大量生产,聚乳酸纤维也即将形成规模生产能力。化学纤维品种开发滞后,新品种纤维要依靠进口,后加工产品的质量、品种就很难走到世界前列。
  以手工操作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纺织技术,正在向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现代纺织技术发展。现代纺织生产实现了各种工艺参数的在线检测显示,自动控制调节,设备故障的自动检测显示和自动排除。高度自动化的生产设备能严格按照设定要求,定性、定量、规范化的机械动作完成落纱、接头、清洁等传统纺织生产中要依靠操作工人技术熟练程度完成的动作,保证和提高了产品质量,增强了产品的竞争能力。
  我国纺织生产总体上以传统技术为主。以基础较好的棉纺织行业为例,现有3000多万棉纺纱锭中,20世纪90年代生产的装备仅占1/3,90%还是有梭织机。国际上棉纺织装备的更新周期一般不超过10年。
“十五”期间,棉纺织行业将继续更新1000万锭 ,但到2005年我国棉纺织行业仍将有一半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生产的设备。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通过引进技术合作生产的自动络筒机和无梭织机,由于竞争能力不强,至今未能实现顶替进口的目标。而国外不断开发的新机型,却又以更大的技术和价格优势占领我国市场,纺织机械制造行业正面临严峻挑战。
不说和先进国家相比,即使是面对东南亚一些国家纱布等初加工产品的竞争,我们也是既缺乏技术优势,也没有低工资劳动力的竞争优势
多年来,印染后整理一直是纺织工业的薄弱环节,是制约我国纺织产品质量、品种和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但提高印染后整理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也是关键。传统印染后整理生产的质量,主要依靠成熟的工艺规程、严格的操作管理、操作工人的责任心和技术熟练程度。现代印染后整理生产主要依靠广泛应用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主导的各种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煮练、漂洗、染色、印花、烘燥、定型等工艺过程中压力、温度、浓度、速度等各种工艺参数都可以通过各种传感器在线检测、计算机处理、自动调节蒸汽压力、烘燥温度、织物速度达到设定要求,达到提高和保证产品质量的目的。自动测色、自动分色、自动配色、自动调浆保证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稳定性和重演性。
  已引起各方关注的又一个动向是在贸易壁垒逐渐淡化并即将消失的时候,生态壁垒正在悄然兴起。绿色纤维、无毒染色、无污染染整工艺、无水染色、喷射印花等染整新技术正在迅速发展,走向成熟,可能成为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新的制约因素。
   服装占我国纺织工业出口总额的70%,但我国出口服装的平均单价仅及发达国家的1/3,服装品牌出口不足30%。创服装品牌,广告宣传、时装表演都是必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要切实搞好纤维原料、纺纱、织造、染整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把出口服装面料国产化落到实处,把服装设计、缝制技术以至各类辅料的开发创新落到实处。
  按照WTO平等竞争原则,减让关税,取消贸易壁垒,既对我国纺织产品出口有利,也有利于国外产品进入我国市场。我国纺织工业具有的低成本劳动力资源优势,也可以被外商利用。外商还有技术、装备、管理、信息等优势,可以生产出比我国更有竞争力的产品。
  竞争是无情的,优胜劣汰。我国纺织工业能否以加入WTO为契机建设纺织强国,现在是认真抓好开发创新,增强产品竞争力的时候了。
(中国纺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