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力是纺织业入世的“金钥匙”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2-01-18 10:22:00
“入世后,纺织业必须提高竞争力”,这是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在2002年1月16日召开的全国纺织行业工作座谈会上反复强调的主题。
杜会长说,入世是中国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中国的市场经济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标志着中国经济彻底融入了全球化经济的轨道。对纺织业来说,这当然也是好消息。有人认为,纺织是入世后受惠最大的行业,我们的确处于一个非常有利的发展时机,但能不能抓住这个机遇,发挥出配额逐步取消的优势,就取决于自己的竞争力了。
杜钰洲认为,提高竞争力,特别是国际竞争力,是纺织企业在入世后的首要工作和核心任务。所谓竞争力,首先表现为产品的竞争力。由于我国劳动力市场一直供过于求,所以劳动力价格低廉。据有关部门测算,大陆劳动力价格是30美元/周,仅仅相当于台湾的1/10,因此中国商品具有成本低的天然优势,现在,中国服装出口量很大,不但价格低廉,而且质量相当不错。入世后要继续保持这一优势。现在服装生产中最薄弱的环节是面料,严重影响了中国服装的产品附加值。企业要提高面料的档次,要重视新型材料的开发。因为一种新材料的出现和运用,往往会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
在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方面,杜钰洲说,最重要的是两点,一是人才的吸引和利用。现在很多跨国公司都在中国设立了研发机构,如微软研究院,目的就是与中国企业争夺人才。二是技术创新。中国商品的技术含量比较低,一定要加大创新的投入,运用信息化、数字化技术,重视工艺方面的创新,要把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和技术创新的优势结合起来。不能象现在的一些企业那样,只能生产大路货,竞争中盲目压价,自相残杀。当然,技术创新是非常费钱的,中国企业在财力上远远比不上国外,但可以先做花钱少的非核心技术的创新,再逐步过渡到核心技术的创新。
杜钰洲还指出,要提高产业集群经济的竞争力。所谓集群经济,是指某个区域以一个产业为主,走规模化、专业化之路。比如浙江嵊洲专门生产领带,年产能力高达2.5亿条。再如宁波的男装、海宁的家纺业,都有很细的分工,集中而发达。这些地方的集群经济,大多由一、二家大企业带动当地的整个行业,因而具有规模经济的效应,大大降低了生产和流通成本,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杜钰洲指出,中国的纺织业承担着为国家创汇和开拓海外市场的重要任务,在二十一世纪,应当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杜会长说,入世是中国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中国的市场经济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标志着中国经济彻底融入了全球化经济的轨道。对纺织业来说,这当然也是好消息。有人认为,纺织是入世后受惠最大的行业,我们的确处于一个非常有利的发展时机,但能不能抓住这个机遇,发挥出配额逐步取消的优势,就取决于自己的竞争力了。
杜钰洲认为,提高竞争力,特别是国际竞争力,是纺织企业在入世后的首要工作和核心任务。所谓竞争力,首先表现为产品的竞争力。由于我国劳动力市场一直供过于求,所以劳动力价格低廉。据有关部门测算,大陆劳动力价格是30美元/周,仅仅相当于台湾的1/10,因此中国商品具有成本低的天然优势,现在,中国服装出口量很大,不但价格低廉,而且质量相当不错。入世后要继续保持这一优势。现在服装生产中最薄弱的环节是面料,严重影响了中国服装的产品附加值。企业要提高面料的档次,要重视新型材料的开发。因为一种新材料的出现和运用,往往会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
在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方面,杜钰洲说,最重要的是两点,一是人才的吸引和利用。现在很多跨国公司都在中国设立了研发机构,如微软研究院,目的就是与中国企业争夺人才。二是技术创新。中国商品的技术含量比较低,一定要加大创新的投入,运用信息化、数字化技术,重视工艺方面的创新,要把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和技术创新的优势结合起来。不能象现在的一些企业那样,只能生产大路货,竞争中盲目压价,自相残杀。当然,技术创新是非常费钱的,中国企业在财力上远远比不上国外,但可以先做花钱少的非核心技术的创新,再逐步过渡到核心技术的创新。
杜钰洲还指出,要提高产业集群经济的竞争力。所谓集群经济,是指某个区域以一个产业为主,走规模化、专业化之路。比如浙江嵊洲专门生产领带,年产能力高达2.5亿条。再如宁波的男装、海宁的家纺业,都有很细的分工,集中而发达。这些地方的集群经济,大多由一、二家大企业带动当地的整个行业,因而具有规模经济的效应,大大降低了生产和流通成本,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杜钰洲指出,中国的纺织业承担着为国家创汇和开拓海外市场的重要任务,在二十一世纪,应当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