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聚酯切片4月份价格高报的缘由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2-04-05 14:34:00
从3月26日在杭州召开的研讨会上获悉,仪征化纤、上海石化、联吉、浙化联、天津石化、济南化纤、辽化、龙涤集团、洛阳石化、四川聚酯十家企业聚酯切片4月份合同出厂价为6800元/吨,3月底合同结算价为6600元/吨,涤纶短纤(直纺大化纤1.4D×38mm)4月份合同出厂送到价下限为7700元/吨。根据以上数字显示说明:四月份聚酯切片的合同出厂价又比三月份的高出了200元/吨,这对于下游企业来讲,也是一个不小的“震撼”。
众所周知,春节过后由于全球经济转暖的缘故,使得国内外的化纤产品出现普涨。这次大涨最为突出的原料产品是PX的涨幅相当惊人,从而带动PTA行情直线上升,EG行情是与PTA同步上涨的,这无形中也推动了国内聚酯切片行情的“爆涨”,涤丝行情的“疯涨”,这足以说明了各个化纤产品行情是“一环扣一环”地涨起来的,这种“空前盛况”的出现,搞的上、中、下游的化纤产品生产企业也真的是在“极度兴奋”之中略显“惴惴不安”了一回。
从整个产业链来看,各环节的提价也都是呈“推波助澜”的“一条龙”似的一个推一个的涨起来的,并没有与上、下游产生严重脱节的现象。如果说PTA和EG没有涨价,而生产聚酯切片的企业却一味地还在非理性的涨价,那么这样做,也许是真的对下游的涤丝业不公平了,其实,大聚酯切片合同价和小聚酯切片市场价格(指三月份)也曾经分别从6900—7000元/吨回落到过6550—6600元/吨和6350—6500元/吨,后来又因为一是PTA、MEG外盘价格“居高不下”,且在短期内无松动迹象;二是需求量的增加,造成市场成交异常活跃;三是中间商的人为炒作行动,致使厂家的库存迅速转移到了下道用户的储备库中,而当时的下道厂家又在“买涨不买跌”心理驱使下的过量采购。因此聚酯切片在其成本(PTA和MEG价格分别上升至5200元/吨左右和4100—4150元/吨之间)上升的情况下,在价格有受控后,也重新出现理性的小幅反弹,上周大聚酯切片和小聚酯切片市场价分别回升到6600元/吨和6800元/吨左右,价格回落后出现了约200元/吨的小幅反弹。以上这种反弹现象纯属正常现象,可谓是上游PTA、MEG的又一次爬升带动聚酯切片再度攀升。
当聚酯切片价格调高的同时,市场上的涤丝交易量确实是并不红火。尽管化纤经营商在本月初中期把涤丝价格上调了近2000元/吨的水平,但到了本月中下旬,成交量并没有明显增加。现在的市场上出现的是“有价无市”,市场的价格受到下游织造业的冷落。只不过,只有阳离子、大有光丝等紧俏产品“受益匪浅”,涨幅在200—500元/吨左右,而且还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从各种迹象都表明,四、五月份聚酯产品还将有个平稳上升的态势,因为下游纺织厂前期“吃饱”的食物已经消化了不少,加之炎热的夏季即将来临,夏装的制作其实是刚刚拉开帷幕,但是在好的形势之下也必须看到潜在的压力。因为毕竟聚酯切片、纤维过快的涨价,使得下游大部分织造企业的需求量相应地萎缩,加之国内与国外同类产品一旦形成价格差,势必造成国外产品的涌入,这也是所有化纤行业同仁们都不愿看到的。
总之,“十方”体系被事实证明目前对于聚酯切片、聚酯纤维市场的影响力是不可替代的,因此更有责任在确定三月份的结算价、四月份的报价上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合情合理地给市场一个引导,兼顾各方利益,使聚酯企业有能力应对更严峻的考验。 我们相信一个合理的PTA与EG价格对亚洲及中国聚酯行业的健康发展是一个关键的元素。
众所周知,春节过后由于全球经济转暖的缘故,使得国内外的化纤产品出现普涨。这次大涨最为突出的原料产品是PX的涨幅相当惊人,从而带动PTA行情直线上升,EG行情是与PTA同步上涨的,这无形中也推动了国内聚酯切片行情的“爆涨”,涤丝行情的“疯涨”,这足以说明了各个化纤产品行情是“一环扣一环”地涨起来的,这种“空前盛况”的出现,搞的上、中、下游的化纤产品生产企业也真的是在“极度兴奋”之中略显“惴惴不安”了一回。
从整个产业链来看,各环节的提价也都是呈“推波助澜”的“一条龙”似的一个推一个的涨起来的,并没有与上、下游产生严重脱节的现象。如果说PTA和EG没有涨价,而生产聚酯切片的企业却一味地还在非理性的涨价,那么这样做,也许是真的对下游的涤丝业不公平了,其实,大聚酯切片合同价和小聚酯切片市场价格(指三月份)也曾经分别从6900—7000元/吨回落到过6550—6600元/吨和6350—6500元/吨,后来又因为一是PTA、MEG外盘价格“居高不下”,且在短期内无松动迹象;二是需求量的增加,造成市场成交异常活跃;三是中间商的人为炒作行动,致使厂家的库存迅速转移到了下道用户的储备库中,而当时的下道厂家又在“买涨不买跌”心理驱使下的过量采购。因此聚酯切片在其成本(PTA和MEG价格分别上升至5200元/吨左右和4100—4150元/吨之间)上升的情况下,在价格有受控后,也重新出现理性的小幅反弹,上周大聚酯切片和小聚酯切片市场价分别回升到6600元/吨和6800元/吨左右,价格回落后出现了约200元/吨的小幅反弹。以上这种反弹现象纯属正常现象,可谓是上游PTA、MEG的又一次爬升带动聚酯切片再度攀升。
当聚酯切片价格调高的同时,市场上的涤丝交易量确实是并不红火。尽管化纤经营商在本月初中期把涤丝价格上调了近2000元/吨的水平,但到了本月中下旬,成交量并没有明显增加。现在的市场上出现的是“有价无市”,市场的价格受到下游织造业的冷落。只不过,只有阳离子、大有光丝等紧俏产品“受益匪浅”,涨幅在200—500元/吨左右,而且还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从各种迹象都表明,四、五月份聚酯产品还将有个平稳上升的态势,因为下游纺织厂前期“吃饱”的食物已经消化了不少,加之炎热的夏季即将来临,夏装的制作其实是刚刚拉开帷幕,但是在好的形势之下也必须看到潜在的压力。因为毕竟聚酯切片、纤维过快的涨价,使得下游大部分织造企业的需求量相应地萎缩,加之国内与国外同类产品一旦形成价格差,势必造成国外产品的涌入,这也是所有化纤行业同仁们都不愿看到的。
总之,“十方”体系被事实证明目前对于聚酯切片、聚酯纤维市场的影响力是不可替代的,因此更有责任在确定三月份的结算价、四月份的报价上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合情合理地给市场一个引导,兼顾各方利益,使聚酯企业有能力应对更严峻的考验。 我们相信一个合理的PTA与EG价格对亚洲及中国聚酯行业的健康发展是一个关键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