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蚕茧质量 再创蚕业辉煌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2-01-14 12:30:00
茧、丝、绸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蚕茧质量直接影响到丝绸质量,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丝、绸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提高蚕茧质量,是迎接挑战,再创辉煌的必经之路。根据生产实际,提出了如何提高茧质的措施。
1因地制宜,选择优良品种是提高蚕茧质量的基础
根据我县对菁松×皓月、苏菊×明虎等多品种饲养的比较,还没有一个在综合方面全面超过苏5×苏6的替代品种。相对而言,苏菊×明虎,蚕农较为满意,单产、质量优于苏5×苏6,而夏秋品种,无论75新×7532,还是苏三元(苏3.秋3×苏4)都存在茧层率偏差,洁净不稳定,解舒率差的特点。生产上秋用春种,由于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影响,饲养风险大。因此,选育新品种,特别是秋用种,是育种单位的当务之急。
2改革养蚕布局,加强饲养管理,是提高蚕茧质量的重要手段
2.1 布局设置,事关全局
由于我县续春蚕全面推广,一个以续春蚕代替夏蚕的布局已经形成,在全省可谓独树一帜。总体思路为"养足春蚕,养好续春,大养中秋,适应晚秋",突出解决高温农药污染两大难题。通过近三年的实践,续春茧的茧质明显好于夏蚕茧,且技术简单,易于饲养,爱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
2.2 加强技术指导,提高养蚕水平
着重抓好五个方面:一是蚕种催青,提高一日孵化率,基本做到一天收蚁结束;二是抓好共育室清洁整顿,确保共育质量,保证苗全、苗壮、苗齐分发到户;三是抓好消毒防病工作,减少蚕儿发病机会,降低养蚕风险;四是做好种叶平衡,确保良桑饱食,以提高茧层率;五是抓好技术指导,着重提高省力化养蚕水平,如小蚕期片叶立体育,三、四龄学习漏空透气育,大蚕期条桑斜面育,这样既省工,又提高了茧质,一举两得。
2.3 注重簇中管理,加强优良簇具的推广
优良簇具是提高茧质的重要条件,着重普及推广方格簇。在上簇方法上,突出室外搁持上簇,待排尽尿粪后,再移入室内,这样既减少了簇室水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解舒率。簇中环境注意稀密均匀,光线均匀,熟蚕上簇均匀,且簇精通簇具环境保持干 燥。
2.4 提高采茧、选茧质量,减少人为影响
由于蚕茧的抢收,蚕农出售"毛、嫩、潮、统"茧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些地方甚至发展到人为如水的地步。因此,必须加强宣传力度,严禁出售毛茧、运输、出售的过程中,要注意轻采、轻放、轻运,防止蛹体破裂出血,增加内印茧。
3加强收烘管理,提高仓贮保管能力,确保干茧质量
目前由于收烘过于集中,日收量大大超过日烘茧量,造成大量鲜茧积压,半干茧还性后得不到及时复烘,有的甚至采取"高温急干",最后造成印烂茧,蛆孔茧增多,解舒率下降,同时,由于烘灶陈旧,造成升温容易,降温难,特别是二冲后阶段难以达到低温的要求,严重影响蚕茧解舒率。另外全凭手工操作,标准难以掌握,老嫩不一,烘折相差甚远。仓贮上主要上防霉变、防虫类,达到干燥密闭的要求。
4改革收购办法和计价办法,是提高蚕茧重量的关键
4.1 目前的收购办法是茧丝绸公司统一经营,厂家暗地抢收,价格不能正确反映质量,是造成茧质下降的根本因素。改革流通体制,减少中间环节,蚕茧实行逐步有序的放开,让商家由暗到明、平等、直接参加市场竞争,有利于执行价格政策,提高蚕茧质量。
4.2 在计价方法上,目前采用干壳量为依据,色泽、匀净度为补正的方法,已不能正确反映蚕茧的内在质量和经济价值,而应采取出丝率为基本价,解舒丝长作补正,纤度、洁净作参考的缫丝计价的方法,真正休现"优质优价,劣质劣价,按质评级,分级论价"的价格政策。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户、厂家双双得益。
1因地制宜,选择优良品种是提高蚕茧质量的基础
根据我县对菁松×皓月、苏菊×明虎等多品种饲养的比较,还没有一个在综合方面全面超过苏5×苏6的替代品种。相对而言,苏菊×明虎,蚕农较为满意,单产、质量优于苏5×苏6,而夏秋品种,无论75新×7532,还是苏三元(苏3.秋3×苏4)都存在茧层率偏差,洁净不稳定,解舒率差的特点。生产上秋用春种,由于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影响,饲养风险大。因此,选育新品种,特别是秋用种,是育种单位的当务之急。
2改革养蚕布局,加强饲养管理,是提高蚕茧质量的重要手段
2.1 布局设置,事关全局
由于我县续春蚕全面推广,一个以续春蚕代替夏蚕的布局已经形成,在全省可谓独树一帜。总体思路为"养足春蚕,养好续春,大养中秋,适应晚秋",突出解决高温农药污染两大难题。通过近三年的实践,续春茧的茧质明显好于夏蚕茧,且技术简单,易于饲养,爱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
2.2 加强技术指导,提高养蚕水平
着重抓好五个方面:一是蚕种催青,提高一日孵化率,基本做到一天收蚁结束;二是抓好共育室清洁整顿,确保共育质量,保证苗全、苗壮、苗齐分发到户;三是抓好消毒防病工作,减少蚕儿发病机会,降低养蚕风险;四是做好种叶平衡,确保良桑饱食,以提高茧层率;五是抓好技术指导,着重提高省力化养蚕水平,如小蚕期片叶立体育,三、四龄学习漏空透气育,大蚕期条桑斜面育,这样既省工,又提高了茧质,一举两得。
2.3 注重簇中管理,加强优良簇具的推广
优良簇具是提高茧质的重要条件,着重普及推广方格簇。在上簇方法上,突出室外搁持上簇,待排尽尿粪后,再移入室内,这样既减少了簇室水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解舒率。簇中环境注意稀密均匀,光线均匀,熟蚕上簇均匀,且簇精通簇具环境保持干 燥。
2.4 提高采茧、选茧质量,减少人为影响
由于蚕茧的抢收,蚕农出售"毛、嫩、潮、统"茧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些地方甚至发展到人为如水的地步。因此,必须加强宣传力度,严禁出售毛茧、运输、出售的过程中,要注意轻采、轻放、轻运,防止蛹体破裂出血,增加内印茧。
3加强收烘管理,提高仓贮保管能力,确保干茧质量
目前由于收烘过于集中,日收量大大超过日烘茧量,造成大量鲜茧积压,半干茧还性后得不到及时复烘,有的甚至采取"高温急干",最后造成印烂茧,蛆孔茧增多,解舒率下降,同时,由于烘灶陈旧,造成升温容易,降温难,特别是二冲后阶段难以达到低温的要求,严重影响蚕茧解舒率。另外全凭手工操作,标准难以掌握,老嫩不一,烘折相差甚远。仓贮上主要上防霉变、防虫类,达到干燥密闭的要求。
4改革收购办法和计价办法,是提高蚕茧重量的关键
4.1 目前的收购办法是茧丝绸公司统一经营,厂家暗地抢收,价格不能正确反映质量,是造成茧质下降的根本因素。改革流通体制,减少中间环节,蚕茧实行逐步有序的放开,让商家由暗到明、平等、直接参加市场竞争,有利于执行价格政策,提高蚕茧质量。
4.2 在计价方法上,目前采用干壳量为依据,色泽、匀净度为补正的方法,已不能正确反映蚕茧的内在质量和经济价值,而应采取出丝率为基本价,解舒丝长作补正,纤度、洁净作参考的缫丝计价的方法,真正休现"优质优价,劣质劣价,按质评级,分级论价"的价格政策。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户、厂家双双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