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我国生态纺织将成为市场竞争新热点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1-11-27 11:44:00
  据联合国的一份统计资料表明,中国每年约有70多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受到绿色贸易壁垒的不利影响。专家预言--
  中国入世以后,纺织业将是受惠最大的行业之一。然而,在新的机遇来临之际,发达国家构筑的“绿色贸易壁垒”将成为我国纺织品出口的最大障碍。
  有关纺织资料显示,因不符合国际环保标准,我国1997年将近74亿美元出口商品受阻,损失惨重,其中纺织品占相当的比重。据报道,最近又有30余万件中国生产的服装从欧洲被退回,理由是服装拉锁的有关金属含量超过了欧洲标准。
  据了解,目前欧盟有关国家通过的 Oeko-tex 100纺织品环保标准,已对进口服装的甲醛、重金属、防腐剂等100多种有害物质含量进行限制。德国法律规定,对于用偶氮染料染色的服装等日用消费品,一旦检测出含有致癌芳香胺等有害物质,全部产品就地销毁,并向厂家索赔。欧盟已禁止进口服装纺织品使用含镍在0.5mg以上与人体接触的辅料和附件,如钮扣、拉链、服饰等金属物等。这些规定,已经对我国纺织品出口形成了新的技术贸易壁垒。
  中国加入WTO以后,困扰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多年的关税、配额等贸易障碍有望消除,而支撑中国纺织业大国的劳动力优势将有所减弱。特别是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凭借其在技术方面的优势,通过立法或制定严格的标准等手段,设置了一系列新的技术障碍限制产品进口。有关专家呼吁,我国纺织企业应重新认识生态纺织品的重要性,重新考虑在劳动力优势减弱的情况下如何继续保持纺织大国出口的优势。 
  有人预言,今后“绿色壁垒”将成为发展中国家产品出口的最大非关税贸易壁垒。绿色消费的浪潮将对中国纺织业提出更严峻的挑战。
  近日,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我国纺织业在环保建设方面存在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环保意识和观念淡薄。目前我国7万多纺织企业中,获得绿色认证的仅有18家企业、24种产品,比重实在太小。这反映出我国纺织企业面对席卷世界的绿色消费浪潮缺乏敏锐性,对于生态纺织的标准和概念还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还没有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其次是环保法规和标准不完善。目前我国的纺织品检测标准与国外有很大差别,尤其是对产品有害物质的检测还没有形成规定。此外,环保技术和措施不健全。现在我国纺织品从原料到制成品的整个生产过程及废弃物的处理,没有考虑对周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特别是印染行业的设备和技术落后,导致环境污染更为严重。
  如今,许多消费者都愿意购买价廉物美、款式新颖的出口转内销的服装,但消费者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些服装有可能就是不符合国外环保标准被外商退回的产品。今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对国内市场上免熨防皱的服装进行检测,发现一批市场畅销的产品存在甲醛含量严重超标的现象。这使许多消费者开始把目光投向了健康、舒适、环保的生态纺织品产品。
  据了解,目前全国知名品牌“杉杉”、“波司登”、“铜牛”等一大批企业获得了中国环境标志认证。与此同时,市场一股生态纺织品消费浪潮正在逐渐兴起。比如:在北京市场彩色棉织物、100%的蚕丝海尔绉等都成为市场的抢手货;一种牛奶纤维内衣在广州、上海、香港等市场成为俊男靓女们消费的新时尚。 
  专家认为,目前我国发展生态纺织品的当务之急是,加强生产企业的环保意识,尽快完善相关的环保法规,设立专业权威的国家检测机构,大力研制和开发生态纺织品,推动我国纺织技术的全面提升。
  今后,随着人们消费意识的不断增强,生态纺织品不仅成为国际纺织竞争的新热点,也成为21世纪纺织服装市场发展的新趋势。中国纺织企业应在新一轮绿色消费的浪潮中,积极参与,奋勇争先,争取逐步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和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