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优化养蚕布局提高经济效益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1-11-07 11:26:00
    近年来,农户普遍采用一年饲养五期的养蚕布局,这五期分别是每年5月1日左右收蚁的春蚕期 ,7月1日左右收蚁的夏蚕期,8月1日左右收蚁的早秋期,9月1日左右收蚁的中秋蚕期,9月22日左右收蚁的晚秋蚕期。这一布局,是蚕桑科技人员和蚕农通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前人的经验,在充分利用桑叶收获基础上形成的,为蚕农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但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养蚕业这一劳动密集型、粗放型的产业,仍以手工劳动为主,在技术上严重滞后于其它产业。为了提高蝉位产茧量的茧质,提高经济效益,以适应市场经济需要,人们不断地在省力化、经济化养蚕方面下功夫。续春蚕饲养就是在这一一背景下产生的养蚕新技术,这一技术通过5年多的饲养实践,目前已得到养蚕大县如东县支持,并开始在蚕区大力推广。
    所谓续春蚕饲养,也叫二春蚕饲养。即继春蚕后,于6月2日收蚁再饲养一期春蚕的养蚕形式。一般情况下,在每年5的月下旬,当春蚕进入五龄后期,就要对桑树进行夏伐,而为了饲养续春蚕,该时期只能采用片叶收获形式在桑树打的顶端留2---3片桑叶,供枝条继续生长,要续春蚕的5龄期,采桑和伐打同时进行,一般在6月28日前伐条基本结束,与正常年份相比,伐条推迟25天左右。起初,部分蚕农对这一养蚕技术持怀疑态度,认为有悖桑树生长规律,必导致桑树早衷,因此不敢冒然行事。通过其他蚕农两期春蚕的试养,经济效益明显高于未养户,致使蚕农纷纷改养二春蚕。饲养二春蚕是否可行呢?
                           从桑树生长规律
桑树是再生能力较强的多年生本植物,呈周期性生长变化规律。生产过程中一般采用夏伐的形式,以便多养蚕,提高经济效益。而夏伐时期的早迟,关系到夏秋天期的枝条生长速度。据资料,在5月底以前伐条的,夏秋期 枝叶生长良好,随着伐条时期的延迟,桑树生长变差,因此,最好不迟于6月上旬。但多年来的实践证明,饲养夏蚕、早秋蚕经济效益均不高,而且由于夏天气温高,各种病情容易滋生,不利于中、晚秋蚕的饲养。根据桑树的生长规律,只要气温(地温)高,肥水充分,新梢生长特别迅速,在新梢抽叶5—6片以前,仍以消耗贮藏养分为主。此后则叶面积逐渐增多、增大,桑叶的光合产物也逐渐增多,渐次转入养分的贮藏时期。因此人们在一春蚕饲养期,对桑树不进行摘芯处理,在5龄期仍采集叶喂蚕,在桑树的新梢端留2—3片叶,利用前期贮藏的养分,促进继续生长,在气温较高的6月份,桑叶生长特别快,在20多天内。一根枝条上最多高达15—16片桑叶,叶片厚且大,在二春蚕的4龄期进行摘芯,促使桑叶成熟,提高了桑叶质量。因此,饲养二春蚕时不会出现蚕等叶现象。在此基础上人们总结出了饲养二春蚕,不养夏蚕、早秋蚕的养蚕布局,并付诸实施。同时,由于推迟了25天左右夏荼,推迟了秋叶桑叶的老化,为中、晚秋蚕的饲养提供发优质原料,为养好中、晚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饲养于春蚕,中、晚秋蚕的产、质量没有受到影响,对翌年春蚕的饲养影响也不大。由此可见,改变原来的养蚕布局,变年饲养5期为4期,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
                              从养蚕防病消毒看
    虽然二春蚕是紧接着一春蚕后饲养的,但是由于春天的气候比夏、早秋期好,一般蚕不易得病,人们常言:”闭着眼睛都能把春蚕养好”,要”养足春蚕”就是这个道理。只要蚕种质量好,不时注意环境卫生、让蚕吃饱、吃足,一定能够获得稳产、高产。而饲养夏早秋蚕却不同,许多精力都用在防病消毒上,虽然如此,稍不注意,蚕儿还会发病,这与气候条件关系很大,尽量避开夏、早秋蚕儿高发病期,是养蚕布局上必须考虑的问题。饲养二春蚕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在养蚕生产上是可行的。
                              从茧丝质方面看
    二春蚕和售茧单价为14.4元/kg,基本上与一春(15.6元/kg)、中秋(14.8元/kg)、晚秋(14.4元/kg)持平,而夏、早秋茧单价为12.4元/kg,低于其它蚕期。说明在茧质方面,于春蚕茧质好于夏、早秋蚕。有了好的茧有好的丝质,才能为缫丝部门提供质量上乘的原料茧,达到养蚕的真正目的。
                              从劳力安排上看
     饲养于春蚕,养蚕布局由年饲养5期减少为4期,简单地说,人们的养蚕时间明显减少一个月,为蚕农休养或从事其它劳动提供了时间,从而提高了农民的劳动效率。同叶也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变,夏、早秋蚕期正是一年中月温度最高的7、8月份,在35度左右的高温下采桑养蚕,对农民来说也太辛苦。因此以于春蚕,替代夏、早秋蚕的饲养,符合当代省力化养蚕的改革方向。
                           从提高经济效益上看
    饲养于春蚕后,养蚕布局重新进行了调整,年饲养4朋,一春(5月3日左右收蚁),于春(6月2日收蚁),中秋(8月底9月初收蚁),晚秋(9月22日左右收蚁),各类经济指标均优于饲养5期的养蚕布局,虽然年养蚕期数减少一次,但饲养张数增加3.5张/hm2,产茧量增加338.5kg/hm2,毛收入增加6157.5元/hm2,扣除在施肥上增加的900元/hm2投入,仍有利可图。这种经济化养蚕技术给蚕业经济发展带来了希望。
    综合上述分析,笔者认为不养夏蚕、早秋蚕,改养续春蚕,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养蚕技术措施。
                     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 桑园管理。由于二春蚕,桑树的生产能力查对要求提高,在多产出的同时,如果不增加桑园投入,势必造成树势早衷,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在夏伐推迟后,秋天树体贮藏养分的时间缩短,枝条有变细的倾向,如果循环反复下去,势必影响桑树的产量,对今后的养蚕不利,会影响农民的长远利益。因此在桑园管理是要求除了多施一次长叶肥外,在桑园灌溉、病虫防治措施上跟上去,这样才能获得连年高产、稳产。
    二、 共育室管理。由于一春蚕与二春蚕饲养相隔较近,对防治消毒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特别是共育室,在饲养过程中不管蚕室多么紧张,也要避免共育室饲养大蚕,为二春蚕的防病消毒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