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杨东辉:创造家居文化,启动家纺消费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1-11-05 13:55:00
    日前到浙江世贸布艺城参加其开业典礼,与中国家纺协会理事长杨东辉(以下简称“杨”)巧遇,谈起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怎样创造中国的家纺文化,让家用纺织品的流行时尚走进千家万户,杨理事长感慨万千,于是有了下面这篇对话。
    记:杨会长,我最近在广东、浙江采访了一些家纺企业,感觉家纺行业的发展正方兴未艾。但就整体水平来看,好像处在80年代中、末期服装工业的发展阶段,不知您是否认同这个评价?当然,这不是指总量,而是指这个行业的总体技术装备、企业管理水平、企业家整体素质、消费者对这个行业知名品牌的认知度、家居文化的普及等等。
    杨:我基本上同意你的判断。无论是服装工业的发展,还是家纺行业的发展,都是和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相吻合的。80年代,中国解决的主要是温饱问题,那时人们注重服装;现在,中国的大多数家庭正处于从温饱型向舒适型的过渡时期,人们又开始注重家庭的装饰,正是这样一个外部环境带来了家纺行业的大发展。但是,正如同你所说的,家纺行业的总体水平和服装工业相比,还有一段距离。服装工业已经有了一批家喻户晓的品牌、大牌,而家纺行业还没有这样一批在消费者中有影响的品牌;就企业家队伍而言,由于很多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企业领导者普遍还缺乏市场经济的锤炼。特别是家居文化的普及,与服饰文化的普及相比也相差一个发展阶段。
   记:近年来,服饰类刊物非常多,几乎所有媒体都涉足了服装服饰文化的传播。从消费者这一层面上看,一般都懂得什么场合、什么时候穿什么衣服,以及怎样适合自己的职业、身材、年龄,怎样穿出个性和品位等。但是,在家用纺织品的选择、更新以及追求品位、时尚方面,大多数消费者还没有像选择服装那么重视。而且,家居文化的普及还远远没达到服饰文化的普及水平。
    杨:对家居文化宣传太少是目前需要引起业内和媒体共同关注的问题。首先要让广大消费者了解正确的家用纺织品的消费知识。比如,不能用湿毛巾,因为湿毛巾容易繁殖细菌,毛巾最多使用两个月就要换新的;由于床上用品直接接触皮肤,应该一周换洗一次等等。总之,要启动消费,必须先引导消费,消费是生产的起点,而不是终点。
    记:的确,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引导的问题。服装服饰的消费,家庭装修热、旅游热的兴起,一方面是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确实和行业的大力宣传、媒体的推波助澜有关。从这个角度来讲,家纺行业本身要做些什么工作呢?
    杨:首先,要创造中国的家纺文化。中国古话说“文如其人”,现在,还要加上“衣如其人”、“家如其人”。家庭是放松自我、还原真我的温馨港湾,一定要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客厅、卧室、书房、卫生间都有不同的文化概念。为了普及家用纺织品的消费知识,家纺协会搞了一个家用纺织品消费知识大赛,我们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出题目,力争达到普及消费知识、为行业创造市场的目的。
    另外,我们提出了软装饰和硬装饰的概念,以引导消费者改变目前重装修、轻装饰的倾向。比如,这几年窗户更新换代很快,从白松、铁、铝合金到塑钢,直至榉木。我们不可能一年换一次窗户,但是完全可以通过软装饰的不断变化,如更新窗帘来不断改变、美化生活环境,而不是一味在硬装饰上投资。
    在毛巾消费上,国外每人每年达一公斤以上,而我国人均还不到200克;日本女士一年消费手帕一打以上,而中国人一年用不了一块,大家都在用纸巾,这些都需要引导。
    记:我觉得还要大力宣传家用纺织品的流行时尚,要让广大消费者明白,软装饰也是时尚,家用纺织品也讲究流行,窗帘、床上用品要讲究整体配套,春夏秋冬要有变化,更新的速度快一些。如果这些消费观念深入人心,仅毛巾消费一项,就是很可观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家纺行业要大力宣传家居文化。
    杨:今年,我们成立了室内装饰研究会,从2000年起,我们每年都要进行家用纺织品面料流行趋势发布。为了宣传室内的软装饰文化,我们提出了整体消费概念,引导消费者从毛巾、床上用品到窗帘配套消费。另外,我们还和国外的寝装协会进行接触、交流。我们还成立了家纺设计师协会,目的是培养一支有创新意识的队伍。
   除了宣传家居文化,创造中国的家纺文化之外,还要给广大消费者不断提供好的产品,推陈出新,提高质量,让消费者产生购买欲。因此,我们每年都确定一个发展重点,今年是毛巾。中国的毛巾和国外的差距很大,国外的好毛巾都用长绒棉生产,面巾、浴巾、脚巾、睡衣都是系列化的。国外毛巾都有标示,如果是彩色的,上面会标明第一水会有浮色;如果某一部位有绣花,上面会标明不要用绣花部分,以免刺激皮肤。而中国毛巾行业的很多企业设备、工艺落后,用的棉花、染化料都不行,今年在毛巾行业的技改方面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工作,相信过一段时间,大家会从市场上看到这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