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准备接受“萧条”的经济环境吧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1-09-26 12:53:00
    这句话我早在今年春节的时候就和朋友们说了,当时主要是在谈我国股市的走势,但是股市的走势是国家经济状况的一面镜子,并且有一定的提前量。所以说,股市爆跌之后一定紧跟的是经济发展的萧条。 
   当时朋友们还有些争议,有的说我言重了,有的说没准真是如此。我国股市的走势还真的让我“瞎猫碰到死耗子”给说准了,至今已经跌了400多点。听了我的意见的朋友在5月底之前都平了仓,现在悠哉优哉地坐山观虎斗,当时半信半疑的朋友被套了不少,目前我正在帮大家抢反弹,这些天挺累的也就没写创业谈之类的帖子。 
    现在美国受到了沉重袭击,无论是属恐怖行动或战争的行为,总之美国的经济受到了沉重的打击,美国这一声大咳嗽几乎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患了感冒。看来美国的经济已经步入萧条已成定数。 
    我们的很多人都提出了一个共同的问题,中国是否能够在这场即将到来的全球经济萧条中独善其身?其实答案是肯定的:非也! 
    其实美国也不是在最近受到打击后经济才开始步入萧条,在一年前美国的经济已经开始走入慢车道,而中国的经济也已经在此之前就受到了越来越严重的影响,我国的出口总额美国就占几乎三分之一,能不受影响吗?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影响更大。网友“明镜止水”先生前天首先提出了这个问题,这是外贸加工业所碰到的敏感问题。 
   虽然我对当前的国家形势抱乐观的态度,但那是宏观的看法,具体到个人或企业的生存则另当别论,定单缩水,燃眉之急,还是要我们自己去解决。 
    这就提出了一个当务之急的问题:面对全世界即将发生的新的一轮经济危机,我们如何面对和接受? 
    在此试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1. 收缩投资规模,把钱装在自己的兜里最塌实。 
    我国现在的经济环境已经不是93年的情况,那个时候由于投资过热,通货膨胀,政府采取了紧缩银根的政策,强迫经济“软”着陆,压缩了大量的投资项目,5年后“软”着陆成功,但是经济一屁股“坐”在了跑道上,再也不愿意起飞。 
    而现在是投资不足,从三年前至今政府都在鼓励投资,以启动经济的发展,由于政府的投资才保持了我国几年来以7%以上的速度增长,为此国家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我看有“硬”起飞的成分在内。当然政府是不得不“起飞”,否则一连串的社会问题必将突显。 
    但就在这个“硬”起飞带动民间投资刚刚有点温度的时候,美国的经济开始垮了,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来说,这应该是不幸的。 
    在这种矛盾重重之中,我们不能期盼美国和世界的经济在短时间内会有大的变化,我预计美国经济在小布什执政的后三年里不会有大出息了。上一季度和本季度,美国经济分别出现0.7%和0.5%的萎缩。而传统上,连续两个月的萎缩就意味着经济的萧条。预期美国第三季度将出现零增长,并在第四季度陷入衰退。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我们这些小投资人,我看是缩小投资规模为好,把钱能装进自己的口袋里最塌实。就如我至今仍然在提醒股市上的朋友一样,马上把手里的股票变现,等待下一次真正反弹的机会,这个机会起码在半年内不会有,最早也要到明年5月份,这是最善良的预测。 
    2. 调整经营思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 
    对于目前已经在我们手中的经营项目,我看完全有必要重新调整经营思路,比如东南沿海的来料加工业,原本吃的都是海外市场,现在海外市场已经注定要衰退,不压缩也是不可能的,这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打不赢就走是硬道理。 
   走到哪里去?我看只有国内市场一条路,而且谁早走谁就能“活”,晚走的就麻烦了。如何走?各村有各村的高招了。 
    这里要说一点的是,在经济萧条的时候尽量不要走高档产品的路子,最宜高唱下里巴人的主旋律。一般来说,在投资者都要捂紧钱袋的时候,老百姓的钱袋已经所剩无几了。 
    这里的关键就是如何走?和走到哪里去? 
    3. 坚决跟着国家走。 
    除了根据市场的需求确定走到哪里去之外,我看比较可靠的思路是坚决跟着国家走。
   在华商大会上,朱总理宣布要大力实施经济结构调整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显著提高我国经济的创新力、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使中国经济以更大的规模和更高的水平持续向前发展。按朱总理的表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可以概括为"五化",即:继续推进工业化、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现代农业产业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稳妥推进城镇化。 
    愚见,跟着这几个战略走,跟着这个“五化”走不会有大的偏差。当然这“五化”的范围极大,只要跟上一化就有钱赚。如何能够跟得上,就看每个投资者的内功了。比如说“农业产业化”,有人把牛养得比宠物还精,一斤牛肉卖到60元钱还买不到,所以养牛也有高科技。我也非常看好“推进城镇化”,只供水一项就可以成就多大的产业呢?有个朋友目前正在投入中小城市的自来水项目,我非常看好这个思路。 
     4. 能活着就是胜利。 
    这里谈的不是人的生命活着,而是谈一个企业的生存。 
    在经济萧条的环境下,一个企业首先要考虑的最好不是大发展的前景,首先要考虑生存的问题。想生存就要适应环境,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无论是对动物、对人类、还是对人类操办的企业。 
     一个企业如何适应萧条的经济环境?就要抓住萧条二字的深刻含义:萧条=没钱! 
    目前全世界股市已经缩水了1万亿美圆,还要缩水多少目前尚无定论,美国的企业已经在大量裁员,日本丰田汽车北美生产线也已经停产…当然就是钱少了,全世界的钱都少了,中国也不会例外。 
    所以,如何做好没“钱”的生意?就是企业生存的前提。凡能发现这个诀窍的企业,当然一定能够活下来并且会很健康。 
    5. 最后一线希望。 
    我看最后的一线希望是:世界上别人都萧条了,只有我们发展。 
    由于美国的投资环境已经非常恶劣,所以世界上的投资资金转到中国来,听说有8000亿美金之多。 
    我看这是一种希望,可行性多大还在两可之间。因为这8000亿美金在全世界资本缩水之后还能剩多少也不一定。另外这8000亿的资本如果都投入中国是否我们能够容纳?一年以6%的收益计就是480亿美金,这么大的利润空间我们是否存在? 
    且当作一个美好的愿望吧! 
    予则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