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对我国纺织业发展是一次巨大机遇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1-10-18 14:20:00
入世对我国纺织业发展是一次巨大机遇
--访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许坤元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纺织业是最被看好的产业之一。该行业究竟以何姿态参与国际竞争,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就此,记者采访了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许坤元。
记者:入世后纺织业是最大的受益者吗?
许坤元:加入WTO对我国纺织业来说,确实是一次巨大的机遇(为方便起见,我们把纺织品和服装的生产统称为纺织业)。我国的化纤、棉纱等纺织原料及服装等的产量已居世界第一,而且从纺织原料到面料到服装,已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在全球具有一定的优势。目前,我国已经是世界最大的纺织品和服装的生产大国、出口大国。尤其是近几年,通过不断地技术改造,我国的面料生产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资料显示,1995至2000年,我国服装出口从260亿美元增加到360亿美元,而同期面料的进口基本维持在65亿美元左右。加入WTO,对于我国纺织和服装业的好处是明显的:纺织品进出口配额取消、面料选购限制放宽以及关税降低,能够让中国企业和国外同行在一个比较公平的规则下竞争。
记者:许多企业家对入世都抱有十分乐观的态度,入世后我们的纺织业是否可以高枕无忧?
许坤元:中国加入WTO,机遇和挑战并存。对纺织业来说,同样如此。入世只是让中国通向世界的大门开得更大一些,原因可从两个方面来阐述:
第一、发达国家一般将纺织品作为敏感商品,虽然配额取消了,但它们往往通过设定相对高的关税或采取进口数量限制的办法,来保护其国内产业。此外,发达国家还常常采取其他一些市场方面的限制措施,来控制纺织品的进口,如反倾销。近年来发达国家在纺织品上提起的反倾销案件,几乎全是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在产品的普通标签和护理标签等方面提出限制措施,增加出口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困难,或在环保上提高要求等。
第二、从全球产业调整来看,近几年由于发达国家对纺织印染、后整理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加上劳动力成本的因素,纺织业正在从发达国家逐步向外转移,亚洲的印度、巴基斯坦、菲律宾等国,拉美的墨西哥以及东欧一些国家,最近几年纺织和服装业的迅速发展,已对我国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另外,从我国本身的产业水平来看,在许多方面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差距。以浙江为例,该省我国纺织和服装大省,2000年仅服装总产量就达12亿件,约占全国的1/6,内销350多亿元,出口创汇40多亿元。这里纺织企业的生产设备已与日本等先进国家不相上下,产品的品质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说明国内的工艺、技术还有待提高,影响了面料的档次。因此,入世后我国必须首先加大对工艺(尤其是印染和后整理工艺)的攻关,加快生产管理的信息化。其次,要增强上下游产品之间的衔接和协作,提高专业化合作程度。此外,人才,尤其是印染人才奇缺,应该加快引进和培养。
记者:面对全球化的竞争,我国纺织业应当作哪些准备,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许坤元:针对入世界后的新形势,纺织业界应当注意学习、领会和掌握WTO规则,高度重视国际纺织品竞争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的贸易限制措施,及早制定相应的对策,要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及时把握国际面料的流行趋势,加快高档面料的研制开发。我国目前不仅是纺织品和服装的出口大国,同时也是进口大国,国内生产的高档服装所需面料主要依赖进口。参与国际竞争,人才是关键,要大力引进、培养掌握国际贸易规则的人才。现在国际上“绿色纺织品”观念日益强化,国内也已开始进行“绿色环保”认证,今后没有“绿色通行证”的纺织品,是无法进入国际市场的。
--访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许坤元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纺织业是最被看好的产业之一。该行业究竟以何姿态参与国际竞争,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就此,记者采访了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许坤元。
记者:入世后纺织业是最大的受益者吗?
许坤元:加入WTO对我国纺织业来说,确实是一次巨大的机遇(为方便起见,我们把纺织品和服装的生产统称为纺织业)。我国的化纤、棉纱等纺织原料及服装等的产量已居世界第一,而且从纺织原料到面料到服装,已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在全球具有一定的优势。目前,我国已经是世界最大的纺织品和服装的生产大国、出口大国。尤其是近几年,通过不断地技术改造,我国的面料生产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资料显示,1995至2000年,我国服装出口从260亿美元增加到360亿美元,而同期面料的进口基本维持在65亿美元左右。加入WTO,对于我国纺织和服装业的好处是明显的:纺织品进出口配额取消、面料选购限制放宽以及关税降低,能够让中国企业和国外同行在一个比较公平的规则下竞争。
记者:许多企业家对入世都抱有十分乐观的态度,入世后我们的纺织业是否可以高枕无忧?
许坤元:中国加入WTO,机遇和挑战并存。对纺织业来说,同样如此。入世只是让中国通向世界的大门开得更大一些,原因可从两个方面来阐述:
第一、发达国家一般将纺织品作为敏感商品,虽然配额取消了,但它们往往通过设定相对高的关税或采取进口数量限制的办法,来保护其国内产业。此外,发达国家还常常采取其他一些市场方面的限制措施,来控制纺织品的进口,如反倾销。近年来发达国家在纺织品上提起的反倾销案件,几乎全是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在产品的普通标签和护理标签等方面提出限制措施,增加出口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困难,或在环保上提高要求等。
第二、从全球产业调整来看,近几年由于发达国家对纺织印染、后整理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加上劳动力成本的因素,纺织业正在从发达国家逐步向外转移,亚洲的印度、巴基斯坦、菲律宾等国,拉美的墨西哥以及东欧一些国家,最近几年纺织和服装业的迅速发展,已对我国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另外,从我国本身的产业水平来看,在许多方面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差距。以浙江为例,该省我国纺织和服装大省,2000年仅服装总产量就达12亿件,约占全国的1/6,内销350多亿元,出口创汇40多亿元。这里纺织企业的生产设备已与日本等先进国家不相上下,产品的品质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说明国内的工艺、技术还有待提高,影响了面料的档次。因此,入世后我国必须首先加大对工艺(尤其是印染和后整理工艺)的攻关,加快生产管理的信息化。其次,要增强上下游产品之间的衔接和协作,提高专业化合作程度。此外,人才,尤其是印染人才奇缺,应该加快引进和培养。
记者:面对全球化的竞争,我国纺织业应当作哪些准备,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许坤元:针对入世界后的新形势,纺织业界应当注意学习、领会和掌握WTO规则,高度重视国际纺织品竞争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的贸易限制措施,及早制定相应的对策,要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及时把握国际面料的流行趋势,加快高档面料的研制开发。我国目前不仅是纺织品和服装的出口大国,同时也是进口大国,国内生产的高档服装所需面料主要依赖进口。参与国际竞争,人才是关键,要大力引进、培养掌握国际贸易规则的人才。现在国际上“绿色纺织品”观念日益强化,国内也已开始进行“绿色环保”认证,今后没有“绿色通行证”的纺织品,是无法进入国际市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