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从发展角度看中国经济转轨、入世和全球化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1-09-29 13:57:00
对于入世对中国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带来的挑战,作为一个发展经济学家,宽泛地看这个问题的核心关系到对中国近期、中期和长期的经济福利会产生何种影响,会出现失业吗?收入会降低吗?贫困和不平衡现象会增加吗?
  大规模经济转变
  中国正在经历大规模的转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从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向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基础的经济转变,从出生率高寿命短向出生率低寿命长转变,从几乎完全封闭的经济向开放得多的经济转变。
  每一种转变都会导致经济中大规模的资源转移。以劳动力的重新分配为例,90年代农业劳动力减少了近3000万,无论入世与否,这种趋势都会持续下去。这些转变会对储蓄、投资、新的办事方式、技术水平,以及由谁来分配资源和如何分配资源产生深远的影响。
  入世的算数
  在评价入世对中国的影响时保持一种均衡感至关重要。尽管入世具有可衡量的持久影响,但是入世对于资源转移的直接影响相对而言是比较小的。
  有两点可称之为入世的算数。第一,中国提出要改革其贸易、投资和生产体制。但是,从整个经济的意义上,投资和生产体制的改革远比贸易体制的改革重要得多。
  中国已经逐渐成为一个更为开放的经济体,在过去8年里平均关税税率从40%以上降低到不到18%,非关税壁垒影响到进口商品的33%,相当于约9%的关税等量水平,从事外贸的企业数目从不久前的10到16家国营外贸公司增加到20多万家,进口商品中约3/4的进口税率为零或接近零。因此,进一步开放贸易虽然重要,但应该基本上看成是对某个行业,如汽车,而不是对整个生产部门产生直接影响。
  第二,中国经济的推动力不是商品和劳务的对外贸易,而是巨大的国内市场。无论以人口还是以购买力衡量,中国现在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市场。算数的结果表明影响是小于1的。我认为许多观察家倾向于把有可能影响某些行业、产品或就业类别的情形用于对整个中国经济的推断。 
  不过,即使考虑到分析家最坏的预测,总的来说入世对于中国经济的就业和收入水平还是会产生积极的影响的。例如,研究表明在一个行业就业和收入的损失可以在其他行业得到更多的补偿。此外,对政府税收的总体影响可能是积极的,因此,可以通过有目标的社会保障计划来减轻入世对受损行业的某些人的负面影响。
  影响的时间方面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在许多情况下,企业和产业结构重组正在进行中,即使中国不入世也会继续进行下去。对于从事外贸的企业这是显而易见的,因为竞争压力会迫使他们采取有助于保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的技术、组织形式和商业惯例。那些只在国内市场经营的企业同样如此,一些行业国内市场的竞争已变得和国际市场同样激烈。 
  对农业和服务业有积极影响
  行业和服务业则不同。由于入世,这些行业使用的资源会发生显著变化,有些产品会萎缩,另一些产品则会扩张。预期对农业产生的部分不利影响(例如粮食生产),将会随着贸易自由化措施的逐步实施而缓解。但总的来说,主要收益将来自于中国经济将避免走上一条保护低效率农业的毁灭之路。极目世界,我们看到保护农业对国际和各国经济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甚至在一些高收入的经合组织国家都得不到支持。 
  对于服务业的影响总的来说可能是积极的。中国的服务业不发达,多数行业受到高度保护且效率低下。中国承诺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开放服务业准入,准入领域包括从商业流通到后勤服务到银行业。如果生产和收入领域发生入世后的革命,有可能发生在服务业。
  显然,从服务业是劳动力集约型并为制造业和农业提高效率和竞争力提供关键支持的角度来看,服务业的增长将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实质性的普遍影响。此外,不同于农业和制造业,服务业的增长将会对整个经济产生直接和积极的影响,尤其是为生产者提供的服务可能会成为今后几十年推动中国经济中生产力增长的关键因素。 
  资源控制和协调至关重要
  不能忽视影响中国经济在适应加速全球化时将经历的动态过程。作为一个发展经济学家,我先来谈控制和协调问题,为了有效地配置资源以从全球化中受益,同时抵御全球化的一些最不利影响的体制和政策环境问题。
  坐办公室的官员甚至官商都不是最好的变革催化剂。因此,目前采取的限制和重新构造国家干预市场的措施都只能改善经济绩效,加速资源流动以应对全球竞争压力。
  然而,中国至少还应该在其他两个方面采取审慎态度。首先,鉴于中国目前的就业形势,特殊利益集团要对入世后预期发生的种种变化采取守势很容易,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银行和网络行业等领域,这些领域深入到中国经济中消费、生产和贸易的几乎各个部门。衡量针对此类经济部门提出的各种保护措施对1于整个经济的成本是重要的。
  其次,资源利用的决策是在地方一级做出的,而且地方的决策更多的是响应地方政策而不是响应中央政府或其他中央机构的指示。在目前的形势下,确保地方的政策符合国家的重点是一种持续的挑战。在地方政策符合国家重点的情况下,确保地方有充足的资源来实现国家的目标又是一个挑战。地方保护主义可能采取各种形式,而不仅仅是操纵地方采购或贸易。
  地方保护主义最强有力的支持来自各地在机会和收入方面日益严重的不均衡现象,而其可能妨碍从全球化中受益。有些地区在入世后与其他地区相比可能处于更不利的地位。例如,随着中国开始根据其比较优势生产农产品(新闻,行情),那些有可能从利润低的小麦和玉米生产转向利润高的水果、牲畜和蔬菜生产的地区就能够从全球化中受益。对于制造业来说更是如此,那些不受缺少竞争力的国有企业拖累的地方也许就能够捷足先登,抓住全球化带来的机遇。
  多数分析家都提出需要认真关注入世对地区的影响,因为全球化程度的提高预期会对中国的低收入地区产生最不利的影响。这些地区分布在全国各地而不是仅仅在西部。中国需要对开发落后地区采取一种新的方式,在确定对加速全球化的对策时既考虑地理因素,也考虑自然、体制和人力资源因素,否则就会认为入世弊大于利,而实际情况恰恰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