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1年春茧收烘工作总结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1-09-21 12:15:00
浙江省丝绸公司根据各市县快报统计,今年全省发放春蚕种104万张,收购鲜茧3.8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0.3万吨,增幅8.13%,平均收购价格919.4/50公斤,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投放茧款6.98亿元,同比增加3800万元。今年全省的春茧收烘工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 蚕桑生产形势较好。近几年来,各地坚持了“巩固提高、稳定发展”的蚕桑生产发展方针,高度重视桑园培育和养蚕的基础工作,桑园规模化和园田示范建设开始被重视,新技术、新产品得到推广和应用,适应于自动缫丝机及生产高品位丝的秋种春养面积扩大,蚕桑生产与工业生产之间的配合更为密切。例如,湖州市针对前些年蚕桑生产滑波状况,提出把土地流转结合起来,把农业结构调整与蚕桑生产发展结合起来进行了调整试点。海宁市对春蚕种进行了全部更换。同时,受去年蚕茧价格上扬的刺激,蚕农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全省春茧了种量有一定幅度的增长。加之今年适逢风调雨顺,气候宜蚕,桑叶丰产,春茧产量比去年同期增加10%左右,质量要好于前两年。
(二) 收购价格平稳统一。根据《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关于2001年春茧丝价格政策及加强收购管理的通知》(计价格[2001]360号)精神,省政府确定全省的春茧收购中准价每50公斤为760元,等级差价不变。全省各地较好地执行了省政府的蚕茧价格政策,省有关部门和各地政府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舆论途径广泛宣传今年的蚕茧价格和收购政策,各茧站明码标价,县(市)之间主动协调,统一收购价格标准,做到不抬级抬价和压级压价。
(三) 收烘单位组织周密,服务到位。由于今年天气晴热,上簇较快,蚕农投售集中,各级丝绸公司及收购部门精心组织,认真做好开站的各项准备工作,热情接待蚕农,在茧站悬挂旗幅、标语、准备毛巾、茶水,收烘高峰期间,则增设窗口,延长收购时间,开足炉社,务茧站还组织好资金,当场兑付现款,坚决不向农民打“白条”。
(四) 收购秩序较好。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能认真贯彻叶荣玉副省长在省茧丝绸经营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省丝绸公司认真做好蚕茧收烘许可证核发工作,并专门召开了收烘工作座谈会,统一思想认识。杭州、嘉兴、湖州、等主产区都在收购前召开了专题会议,强调了今年春茧收烘政策,坚持统一收烘经营体制。在收烘期间,国家丝办组织检查组赴浙检查指导,省派督查小组也分赴有关市、县巡查,湖州市、嘉兴市、及有关县(市)政府领导均亲临第一线检查蚕茧收烘工作。此外受市场行情低迷的影响,茧贩子抬价抢购活动减少,未发生大规模抢茧流茧现象。
(一) 蚕桑生产形势较好。近几年来,各地坚持了“巩固提高、稳定发展”的蚕桑生产发展方针,高度重视桑园培育和养蚕的基础工作,桑园规模化和园田示范建设开始被重视,新技术、新产品得到推广和应用,适应于自动缫丝机及生产高品位丝的秋种春养面积扩大,蚕桑生产与工业生产之间的配合更为密切。例如,湖州市针对前些年蚕桑生产滑波状况,提出把土地流转结合起来,把农业结构调整与蚕桑生产发展结合起来进行了调整试点。海宁市对春蚕种进行了全部更换。同时,受去年蚕茧价格上扬的刺激,蚕农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全省春茧了种量有一定幅度的增长。加之今年适逢风调雨顺,气候宜蚕,桑叶丰产,春茧产量比去年同期增加10%左右,质量要好于前两年。
(二) 收购价格平稳统一。根据《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关于2001年春茧丝价格政策及加强收购管理的通知》(计价格[2001]360号)精神,省政府确定全省的春茧收购中准价每50公斤为760元,等级差价不变。全省各地较好地执行了省政府的蚕茧价格政策,省有关部门和各地政府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舆论途径广泛宣传今年的蚕茧价格和收购政策,各茧站明码标价,县(市)之间主动协调,统一收购价格标准,做到不抬级抬价和压级压价。
(三) 收烘单位组织周密,服务到位。由于今年天气晴热,上簇较快,蚕农投售集中,各级丝绸公司及收购部门精心组织,认真做好开站的各项准备工作,热情接待蚕农,在茧站悬挂旗幅、标语、准备毛巾、茶水,收烘高峰期间,则增设窗口,延长收购时间,开足炉社,务茧站还组织好资金,当场兑付现款,坚决不向农民打“白条”。
(四) 收购秩序较好。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能认真贯彻叶荣玉副省长在省茧丝绸经营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省丝绸公司认真做好蚕茧收烘许可证核发工作,并专门召开了收烘工作座谈会,统一思想认识。杭州、嘉兴、湖州、等主产区都在收购前召开了专题会议,强调了今年春茧收烘政策,坚持统一收烘经营体制。在收烘期间,国家丝办组织检查组赴浙检查指导,省派督查小组也分赴有关市、县巡查,湖州市、嘉兴市、及有关县(市)政府领导均亲临第一线检查蚕茧收烘工作。此外受市场行情低迷的影响,茧贩子抬价抢购活动减少,未发生大规模抢茧流茧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