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四川纺织工业重新面临严峻形势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1-08-10 11:22:00
今年上半年,四川省纺织工业国有企业净亏损3671万元,继1999年实现扭亏、2000年实现上亿元盈利之后,四川纺织行业重新面临严竣形势。业内人士人认为,市场价格下跌,产销率下降是造成亏损的主要原因。
从四川省纺织行业办公室获悉,上半年,四川纺织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0年价)26亿元,同比增长0.92%;出口产值4.28亿元,同比下降13.4%;化纤产量4.19万吨,同比增长0.86%;纱产量7.36万吨,同比增长2.99%;布产量2.94亿米,同比增长3.73%;全行业产销率91.57%,同比下降5.04%。
上半年,四川纺织行业国有企业销售收入17.29亿元,同比下降8.33%;国企亏损额8310万元,同比增加228.59%;亏损面达到57.14%,同比上升20个百分点;国企产成品资金占用5.37亿元,同比上升32.49%。
上半年四川省纺织行业经济运行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工业生产保持小幅增长,但增势趋缓。第二季度工业总产值和产量的增长比一季度明显减慢。在主要产品中,纱、布、化纤的增幅都没有超过4%。
二、产品销售持续疲软,价格继续下跌,产销率下降。全球经济减速等原因造成国内纺织产品出口下降,在产量仍保持一定增幅的情况下,国内纺织品市场日趋严峻。四川省纺织企业也随之出现销售减缓,价格下跌,产销率下降的局面。上半年四川省纺织企业产销率为91.57%,同比下降5.04个百分点。该省重点纺织企业产销率超过100%的只有宜宾丝丽雅集团公司、四川聚酯股份公司和绵阳银峰棉纺厂。
三、产成品资金占用大幅上升,流动资金日趋紧张。上半年重点国有及国有控股纺织企业产成品资金占用53703万元,同比上升32.49%;资金占用上升,产品销售困难,加剧了该省纺织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的矛盾。
四、企业亏损额及亏损面加大,行业经济效益下滑。四川省纺织国有企业上半年亏损企业亏损额8310万元,同比增加228.59%,亏损面为57.14%。该省只有绵阳市的利润总额同比增加,其他地区的利润总额都在下降。省内纺织行业盈利大户宜宾丝丽雅集团公司利润同比减少1488万元,自贡聚酯股份公司由盈利变为亏损,今年上半年就亏损2351万元,而去年同期他们还盈利1556万元。
四川省纺织行业办公室负责人认为,纺织行业经济效益下滑,主要原因有四方面:首先全球经济减速使纺织品国际市场的需求减少,产品出口相应减少。同时,国际原料价格低于国内,特别是东南亚国家纺织业快速发展,使我国纺织产品竞争力下降。其次是国内纺织品相对供大于求。全国上半年出口增幅下降,加之国内纺织品生产仍保持一定增幅,使国内纺织品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相对供过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三是受棉花价格与国际不接轨的因素制约。一方面,今年国际棉价受需求不足的影响,价格下跌幅度较大;另一方面,国内棉价一直居高不下,由此严重影响了纺织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也加剧了内销市场的压力。四是国际棉价的下降带动纺织品价格下跌,导致了国内市场纱布价格的下跌,同时一些企业为了减少库存,加快资金周转,只得降价销售,从而导致纺织企业效益下滑。
针对现在的局面,四川纺织行业办公室提出,今年下半年四川纺织行业的工作重点是企业扭亏,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在体制、机制上力求创新。
当前纺织行业面临的形势是,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已成定局,“一放、二分、三加强”的目的,就是打破棉花垄断经营,使国内棉花价格与国际市场棉价逐步接轨,因此棉花价格还会进一步下跌,纺织产品价格也随之下跌。此外,中国入世后,纺织品市场竞争必将更加激烈。四川省纺织行业基础较为薄弱,结构也不合理。在这种形势下,短时间内大规模改造技术设备是不现实的,因此只有立足于现有设备,切实加强管理,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此外,还要发挥科技人员作用,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科技含量。
从四川省纺织行业办公室获悉,上半年,四川纺织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0年价)26亿元,同比增长0.92%;出口产值4.28亿元,同比下降13.4%;化纤产量4.19万吨,同比增长0.86%;纱产量7.36万吨,同比增长2.99%;布产量2.94亿米,同比增长3.73%;全行业产销率91.57%,同比下降5.04%。
上半年,四川纺织行业国有企业销售收入17.29亿元,同比下降8.33%;国企亏损额8310万元,同比增加228.59%;亏损面达到57.14%,同比上升20个百分点;国企产成品资金占用5.37亿元,同比上升32.49%。
上半年四川省纺织行业经济运行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工业生产保持小幅增长,但增势趋缓。第二季度工业总产值和产量的增长比一季度明显减慢。在主要产品中,纱、布、化纤的增幅都没有超过4%。
二、产品销售持续疲软,价格继续下跌,产销率下降。全球经济减速等原因造成国内纺织产品出口下降,在产量仍保持一定增幅的情况下,国内纺织品市场日趋严峻。四川省纺织企业也随之出现销售减缓,价格下跌,产销率下降的局面。上半年四川省纺织企业产销率为91.57%,同比下降5.04个百分点。该省重点纺织企业产销率超过100%的只有宜宾丝丽雅集团公司、四川聚酯股份公司和绵阳银峰棉纺厂。
三、产成品资金占用大幅上升,流动资金日趋紧张。上半年重点国有及国有控股纺织企业产成品资金占用53703万元,同比上升32.49%;资金占用上升,产品销售困难,加剧了该省纺织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的矛盾。
四、企业亏损额及亏损面加大,行业经济效益下滑。四川省纺织国有企业上半年亏损企业亏损额8310万元,同比增加228.59%,亏损面为57.14%。该省只有绵阳市的利润总额同比增加,其他地区的利润总额都在下降。省内纺织行业盈利大户宜宾丝丽雅集团公司利润同比减少1488万元,自贡聚酯股份公司由盈利变为亏损,今年上半年就亏损2351万元,而去年同期他们还盈利1556万元。
四川省纺织行业办公室负责人认为,纺织行业经济效益下滑,主要原因有四方面:首先全球经济减速使纺织品国际市场的需求减少,产品出口相应减少。同时,国际原料价格低于国内,特别是东南亚国家纺织业快速发展,使我国纺织产品竞争力下降。其次是国内纺织品相对供大于求。全国上半年出口增幅下降,加之国内纺织品生产仍保持一定增幅,使国内纺织品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相对供过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三是受棉花价格与国际不接轨的因素制约。一方面,今年国际棉价受需求不足的影响,价格下跌幅度较大;另一方面,国内棉价一直居高不下,由此严重影响了纺织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也加剧了内销市场的压力。四是国际棉价的下降带动纺织品价格下跌,导致了国内市场纱布价格的下跌,同时一些企业为了减少库存,加快资金周转,只得降价销售,从而导致纺织企业效益下滑。
针对现在的局面,四川纺织行业办公室提出,今年下半年四川纺织行业的工作重点是企业扭亏,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在体制、机制上力求创新。
当前纺织行业面临的形势是,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已成定局,“一放、二分、三加强”的目的,就是打破棉花垄断经营,使国内棉花价格与国际市场棉价逐步接轨,因此棉花价格还会进一步下跌,纺织产品价格也随之下跌。此外,中国入世后,纺织品市场竞争必将更加激烈。四川省纺织行业基础较为薄弱,结构也不合理。在这种形势下,短时间内大规模改造技术设备是不现实的,因此只有立足于现有设备,切实加强管理,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此外,还要发挥科技人员作用,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科技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