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我国纺织业:重组是重点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1-08-04 14:58:00
    一、原料流通体制改革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
  多年来纺织产品已完全市场化,但纺织原料却没有完全走向市场,使纺织企业不能灵活利用国际市场资源,降低了国际竞争力。如国家对棉花购销实行垄断经营,使国内价格经常背离国际价格。今年以来国内棉价一直高于国际棉价的20%以上,棉纺企业用国内高价棉生产无法参与国际竞争,使我国由棉纱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毛纺行业所需羊毛的75%需要进口,由于国家采取进口许可证等措施,使进口羊毛在数量、品种、质量方面很难满足毛纺企业的需求。
  针对这些情况,规划中明确提出:棉花流通领域要建立规范化的市场,推进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棉花价格、标准、销售形式与国际接轨,赋予大中型企业、出口骨干企业棉花进口经营权。其实棉价本身的高与低并不重要,关键是要与国际棉价接轨,这样企业就能够平等参与国际竞争。棉纺类上市公司中华茂股份、常山股份、第一纺织等属于大型出口骨干企业,必将获得棉花进口经营权,这些企业以及鲁泰A/B、维科精华等深加工企业都将从“棉价接轨”中受益。此外,加入WTO后,进口羊毛关税的降低及许可证的取消已是大势所趋,上市公司中江苏阳光、凯诺科技、三毛派神、南山实业等一批毛精纺企业将从中受益。
    二、国有经济的退出有利于资产重组
  纺织工业属于竞争性行业,近几年国有经济在纺织行业中的比重不断降低。按产值计算,目前国有企业仅占全行业的30%。但规划中依然把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作为重点,因此可以认为纺织板块仍是国有股减持的重点。除发行新股减持10%外,国有股协议转让将成为国有经济从纺织行业退出的重要形式。多年来纺织板块是重组的“多发地带”,一批企业通过重组获得了“凤凰涅(般木)”式的新生。从发展趋势看,今后外资和民间资本将成为国有资产的主要“买家”。与过去“买壳”不同的是,外资购买的对象往往是业绩较好、市场占有率较高的知名企业,其目的无非是迅速占领中国市场。
    三、支持优势企业意味着“强者恒强”
  为应对加入WTO后带来的挑战,规划中特别强调要支持优势企业的发展,纺织板块中的优势企业主要指业绩优良、主业突出、市场占有率高的公司。如申达股份、华联控股、龙头股份、鲁泰A/B、敦煌集团、浙江富润、益鑫泰、华源发展、茉织华、雅戈尔、杉杉股份、华茂股份、凯诺科技、江苏阳光、三毛派神、丝绸股份、鄂尔多斯等。这些公司是行业的佼佼者,近两年已受惠于国家的政策倾斜,入世将为其提供更大的市场空间,加之国家在“十五”期间的政策支持,他们将获得快速发展。
    四、产业用纺织品将成为新的增长点
  纺织品按最终用途划分为衣着用、装饰用和产业用三大类。目前我国三大类的比重为67%:20%:13%,而发达国家三大类比重则各占1/3。产业用纺织品因科技含量较高,与一国的工业发展水平相联系。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农业、水利、交通和建筑等行业对产业用纺织品的需求将与日俱增,规划中预测:“十五”期间,产业用、装饰用纤维消费潜力很大,将出现市场扩张的发展趋势。在发展目标中提出:衣着用、装饰用和产业用纺织品的比重,由2000年的67%、20%、13%调整到2005年的64%、21%、15%。上市公司中申达股份的主营业务涉及产业用纺织品,包括汽车地毯和土工布,发展前景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