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给名牌服装带来什么?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1-08-01 11:57:00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发达国家的服装加工业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当时的中国服装业抓住了机遇,使我国服装加工能力迅速提高,直至1994年我国服装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
这期间,一些有远见的服装企业品牌意识开始觉醒,即而大力度实施从地方到全国的名牌战略,大江南北涌现出一批知名度较高的服装品牌,“罗蒙”西服便是其中之一。今天,以罗蒙为代表的从“加工”走向“创名牌”的服装企业正享受着品牌——这一无形资产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而中国入世后,这样的中国名牌服装企业将有怎样的前景呢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国,加上我国纺织品牌服装生产对国际市场的原料依存度较大,因此,不少人认为,加入WTO对中国名牌服装和整个纺织品服装出口都将大有裨益。但事实上,中国纺织服装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深层次矛盾,困难和挑战并未减轻,而是加剧、加深了。有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纺织服装业如果不能在“入世”这一严峻考验面前发愤图强以求脱胎换骨,就必然会被日益汹涌的经济全球化与投资、贸易自由化的滚滚浪潮席卷和吞噬掉。
中国的入世,从理论上讲,将依据WTO“纺织品与服装协议”中有关取消配额,削减关税最终实现世界纺织品服装贸易自由化的有关规定,扩大出口,通过中国名牌服装企业自己所拥有的比较优势在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往来中获取更大的比较利益。如近日在美国纽约贾维茨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第二届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览会上,“罗蒙”西装不仅成交额超过3000万美元,达成贸易意向约2.8亿元人民币,而且结识了ALF公司等一批潜在客户,对罗蒙西装品牌在中国入世后,更广泛地进入美国市场做了铺垫。当然,还可利用WTO特设的解决贸易争端的机构和程序,反对美国、欧盟对我国纺织品服装日益严重的岐视,维护我国出口企业的权益等问题。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边缘区国家的纺织服装业实质是中心区国家原材料、初级产品、廉价劳动力和销售市场的提供者,所以这些方面提高得越慢,竞争力也就越弱,“第一世界”从“第三世界”榨取的剩余价值和剩余利润也就越多。从更长远的观点看,这也将严重危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由此可见,WTO在实质上是从深层次引起了新一轮的中华民族与美利坚民族、日耳曼民族、日本大和民族以及其他“第三世界”民族在新世纪的大角逐、大较量、大竞争。这正是WTO所带来的危机和挑战。
另一方面,“入世”给中国更多的名牌服装企业创造了机遇,带来了四大有利因素:一、可以在WTO非岐视原则下,获得一个多边的、平等的、互惠的贸易环境。二、可以在国际经济新秩序中发挥我国服装生产建设性作用,并通过积极参与新一轮谈判,保护国家利益。三、可以促进改革开放,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四、可以利用WTO解决争端的机制,平等地解决和处理成员之间的贸易纠纷,而这些有利因素将极大方便“罗蒙”这样的品牌服装,更迅速地与国际接轨,进驻欧美市场。
加入WTO后,中国服装出口的市场环境将得到较大的改善,一方面可以按纺织品服装协定ATC获得“一体化比例”和“额外增长率”取得贸易自由化带来的利益。同时可以通过多边谈判及时获得一定的优惠待遇。并且,多年来受被动配额困扰而不能大幅度增加出口的中国服装产业将得到力量的释放,特别是除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对中国服装配额的取消,将给中国服装产业带来极大的利益。
同时,中国的“入世”,还有利于提高中国服装企业竞争能力。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外的一些品牌服装经销商及服装企业便会千方百计的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不同形式,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主打中国市场,由此引入的新设计、新工艺、新技术和现代化的科学管理、先进的市场营销等等,都将会提高我国服装行业的整体竞争力。而跨国公司进军中国市场,将会强化竞争机制,强烈刺激中国服装企业的竞争意识,迫使他们在新产品开发,品牌培育、科技投入,员工培训等等方面穷追不舍,同时面对国内外两个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结构,进而增强竞争力。其次,目前我国出口服装使用的面料中有60%需进口,入世后,服装面料辅料及设备的进口价格将会降低,中国服装生产的成本也会因此而下降。
尽管中国的入世给国内服装业能带来种种好处,但真正加入WTO后,也难免会有不利因素。比如,由于我国服装出口配额分配和管理长期掌握在政府职能部门手中,尚缺乏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有序的竞争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因此,很可能引发企业在服装出口方面更为激烈的无序竞争,最终导致进口国家或地区采取反顺销措施,阻碍我国服装出口。另外,行业内一批中小企业将被冲跨。因为,中低档服装加工在我国有一定优势,而国际服装市场在这一领域的竞争最为激烈,服装企业“散、小、弱”,并以加工型为主,大部分企业没有从事国际贸易的人才和经验,而且对“入世”后的形势估计备战不足,乐观有余。因此,服装行业将会有一大批竞争力小、难以适应国际化市场经济的企业被挤跨。
此外,环保问题将成为制约我国服装出口的障碍,环保一直是我国工业生产的薄弱环节,进入90年代后,发达国家相继立法,对进入本国、本地区市场的纺织品、服装实行环保认证及对有害物质含量设限。这一方面是国际服装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另一方面,是欧美出于竞争的需要,用产品的高技术含量作为屏障,用国际贸易非关税技术壁垒限制他国服装进口,因此环保问题将是我国服装出口新难题。
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短期内服装档次的提高,会使面料进口相应增长,我国出口服装中进口面料的比重很大,档次越高服装使用进口面料的比重越大,在一定时期内,国内纺织业难以适应高档服装产品出口的快速增长,将导致面料进口相应增加。
可以说,“入世”决定了中国纺织服装业21世纪的走向,在巨大压力和危机的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一个获得新生的大舞台,关键看我们怎样跳好自己的舞。
这期间,一些有远见的服装企业品牌意识开始觉醒,即而大力度实施从地方到全国的名牌战略,大江南北涌现出一批知名度较高的服装品牌,“罗蒙”西服便是其中之一。今天,以罗蒙为代表的从“加工”走向“创名牌”的服装企业正享受着品牌——这一无形资产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而中国入世后,这样的中国名牌服装企业将有怎样的前景呢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国,加上我国纺织品牌服装生产对国际市场的原料依存度较大,因此,不少人认为,加入WTO对中国名牌服装和整个纺织品服装出口都将大有裨益。但事实上,中国纺织服装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深层次矛盾,困难和挑战并未减轻,而是加剧、加深了。有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纺织服装业如果不能在“入世”这一严峻考验面前发愤图强以求脱胎换骨,就必然会被日益汹涌的经济全球化与投资、贸易自由化的滚滚浪潮席卷和吞噬掉。
中国的入世,从理论上讲,将依据WTO“纺织品与服装协议”中有关取消配额,削减关税最终实现世界纺织品服装贸易自由化的有关规定,扩大出口,通过中国名牌服装企业自己所拥有的比较优势在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往来中获取更大的比较利益。如近日在美国纽约贾维茨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第二届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览会上,“罗蒙”西装不仅成交额超过3000万美元,达成贸易意向约2.8亿元人民币,而且结识了ALF公司等一批潜在客户,对罗蒙西装品牌在中国入世后,更广泛地进入美国市场做了铺垫。当然,还可利用WTO特设的解决贸易争端的机构和程序,反对美国、欧盟对我国纺织品服装日益严重的岐视,维护我国出口企业的权益等问题。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边缘区国家的纺织服装业实质是中心区国家原材料、初级产品、廉价劳动力和销售市场的提供者,所以这些方面提高得越慢,竞争力也就越弱,“第一世界”从“第三世界”榨取的剩余价值和剩余利润也就越多。从更长远的观点看,这也将严重危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由此可见,WTO在实质上是从深层次引起了新一轮的中华民族与美利坚民族、日耳曼民族、日本大和民族以及其他“第三世界”民族在新世纪的大角逐、大较量、大竞争。这正是WTO所带来的危机和挑战。
另一方面,“入世”给中国更多的名牌服装企业创造了机遇,带来了四大有利因素:一、可以在WTO非岐视原则下,获得一个多边的、平等的、互惠的贸易环境。二、可以在国际经济新秩序中发挥我国服装生产建设性作用,并通过积极参与新一轮谈判,保护国家利益。三、可以促进改革开放,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四、可以利用WTO解决争端的机制,平等地解决和处理成员之间的贸易纠纷,而这些有利因素将极大方便“罗蒙”这样的品牌服装,更迅速地与国际接轨,进驻欧美市场。
加入WTO后,中国服装出口的市场环境将得到较大的改善,一方面可以按纺织品服装协定ATC获得“一体化比例”和“额外增长率”取得贸易自由化带来的利益。同时可以通过多边谈判及时获得一定的优惠待遇。并且,多年来受被动配额困扰而不能大幅度增加出口的中国服装产业将得到力量的释放,特别是除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对中国服装配额的取消,将给中国服装产业带来极大的利益。
同时,中国的“入世”,还有利于提高中国服装企业竞争能力。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外的一些品牌服装经销商及服装企业便会千方百计的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不同形式,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主打中国市场,由此引入的新设计、新工艺、新技术和现代化的科学管理、先进的市场营销等等,都将会提高我国服装行业的整体竞争力。而跨国公司进军中国市场,将会强化竞争机制,强烈刺激中国服装企业的竞争意识,迫使他们在新产品开发,品牌培育、科技投入,员工培训等等方面穷追不舍,同时面对国内外两个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结构,进而增强竞争力。其次,目前我国出口服装使用的面料中有60%需进口,入世后,服装面料辅料及设备的进口价格将会降低,中国服装生产的成本也会因此而下降。
尽管中国的入世给国内服装业能带来种种好处,但真正加入WTO后,也难免会有不利因素。比如,由于我国服装出口配额分配和管理长期掌握在政府职能部门手中,尚缺乏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有序的竞争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因此,很可能引发企业在服装出口方面更为激烈的无序竞争,最终导致进口国家或地区采取反顺销措施,阻碍我国服装出口。另外,行业内一批中小企业将被冲跨。因为,中低档服装加工在我国有一定优势,而国际服装市场在这一领域的竞争最为激烈,服装企业“散、小、弱”,并以加工型为主,大部分企业没有从事国际贸易的人才和经验,而且对“入世”后的形势估计备战不足,乐观有余。因此,服装行业将会有一大批竞争力小、难以适应国际化市场经济的企业被挤跨。
此外,环保问题将成为制约我国服装出口的障碍,环保一直是我国工业生产的薄弱环节,进入90年代后,发达国家相继立法,对进入本国、本地区市场的纺织品、服装实行环保认证及对有害物质含量设限。这一方面是国际服装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另一方面,是欧美出于竞争的需要,用产品的高技术含量作为屏障,用国际贸易非关税技术壁垒限制他国服装进口,因此环保问题将是我国服装出口新难题。
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短期内服装档次的提高,会使面料进口相应增长,我国出口服装中进口面料的比重很大,档次越高服装使用进口面料的比重越大,在一定时期内,国内纺织业难以适应高档服装产品出口的快速增长,将导致面料进口相应增加。
可以说,“入世”决定了中国纺织服装业21世纪的走向,在巨大压力和危机的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一个获得新生的大舞台,关键看我们怎样跳好自己的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