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新闻

电子商务褪尽铅华始见真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1-08-17 11:52:00
互联网泡沫破裂,业者开始冷静思考。被看做互联网核心的“电子商务”也跟着沉寂了许久。现在互联网业的萧条状况有所好转,业内分析人士已经看出一些新趋势———说是趋势,其实有些情况已经浮出水面:
首先,从宏观上来看,未来一段时间从事电子商务的公司可能会继续上演一系列的“并购戏”。
在这一系列“演出”中,既有从事不同业务的公司之间的异类结亲(比如:USA Networks有线电视公司上月宣布以15亿美元收购在线旅游服务提供商Expedia),也有从事相同业务的公司之间的同类联姻(比如:拥有人才资源网站Mon-ster.com的TMP World-wide公司6月底宣布以4.6亿美元收购第二大人才资源网站HotJobs公司)。
专门研究网络并购与倒闭的Webmerg-ers.com公司的统计数字显示,今年6月,买方共花费60亿美元购买了98家互联网公司;今年上半年,互联网业并购总金额达到290亿美元,被并购的网络公司达到726家。受股票价格下跌以及业务下滑的双重因素影响,许多网络公司市值缩水,网络企业并购交易市场已成为买方市场。这一情况在短期内不会改变。
其次,从微观上来看,一场“整风运动”即将在电子商务企业中展开。
过去的一段时间中,“精兵简政”无疑是电子商务公司的工作重点。冗员已裁得差不多了,业务分部也已精简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优化网站,真正为用户服务。
为表明决心,在线拍卖商eBay和在线机票销售商Priceline都已有所行动,这两家公司均对各自网站进行了重新设计———不光为追求美观的页面,更为了更完美地提供各项服务,使用户更方便地浏览网站。
起初,由于许多网络公司建站心切,设立的网站在交互性、功能性等方面存在不少欠缺,现在也该是时候回过头去审视一下自己:“我们的网站是否有不完善的地方?我们向消费者提供的服务是否有不尽如人意之处?”网络业的暴风雨已经让电子商务公司知道屋顶的哪些地方容易漏水。
可以说,电子商务公司已经慢慢回归基点,业者纷纷脱去华丽外衣,放下架子,时时刻刻考虑用户需要什么。消费者关系管理已成为不少电子商务公司工作的重中之重。
举例来说,一些电子商务公司已开始在介绍产品的页面或在购物车旁标注有关送货费用的信息(以前,消费者要在结束整个购物活动时才能看到这方面的信息)。这是很小的变化,但它是电子商务公司为消费者着想的体现———相信你也体验过在超市结账时发现钱不够时的尴尬,这些电子商务公司不希望消费者在自己的网站有这种体验,他们希望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就知道自己需要付多少送货费。
首先,从宏观上来看,未来一段时间从事电子商务的公司可能会继续上演一系列的“并购戏”。
在这一系列“演出”中,既有从事不同业务的公司之间的异类结亲(比如:USA Networks有线电视公司上月宣布以15亿美元收购在线旅游服务提供商Expedia),也有从事相同业务的公司之间的同类联姻(比如:拥有人才资源网站Mon-ster.com的TMP World-wide公司6月底宣布以4.6亿美元收购第二大人才资源网站HotJobs公司)。
专门研究网络并购与倒闭的Webmerg-ers.com公司的统计数字显示,今年6月,买方共花费60亿美元购买了98家互联网公司;今年上半年,互联网业并购总金额达到290亿美元,被并购的网络公司达到726家。受股票价格下跌以及业务下滑的双重因素影响,许多网络公司市值缩水,网络企业并购交易市场已成为买方市场。这一情况在短期内不会改变。
其次,从微观上来看,一场“整风运动”即将在电子商务企业中展开。
过去的一段时间中,“精兵简政”无疑是电子商务公司的工作重点。冗员已裁得差不多了,业务分部也已精简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优化网站,真正为用户服务。
为表明决心,在线拍卖商eBay和在线机票销售商Priceline都已有所行动,这两家公司均对各自网站进行了重新设计———不光为追求美观的页面,更为了更完美地提供各项服务,使用户更方便地浏览网站。
起初,由于许多网络公司建站心切,设立的网站在交互性、功能性等方面存在不少欠缺,现在也该是时候回过头去审视一下自己:“我们的网站是否有不完善的地方?我们向消费者提供的服务是否有不尽如人意之处?”网络业的暴风雨已经让电子商务公司知道屋顶的哪些地方容易漏水。
可以说,电子商务公司已经慢慢回归基点,业者纷纷脱去华丽外衣,放下架子,时时刻刻考虑用户需要什么。消费者关系管理已成为不少电子商务公司工作的重中之重。
举例来说,一些电子商务公司已开始在介绍产品的页面或在购物车旁标注有关送货费用的信息(以前,消费者要在结束整个购物活动时才能看到这方面的信息)。这是很小的变化,但它是电子商务公司为消费者着想的体现———相信你也体验过在超市结账时发现钱不够时的尴尬,这些电子商务公司不希望消费者在自己的网站有这种体验,他们希望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就知道自己需要付多少送货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