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丝绸商品出口情况与发展趋势分析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8-04-25 16:10:00
打造“中国绸都” 扩大丝绸出口
◇ 南充市商务局副局长 李伟
一、去年以来南充市丝绸商品出口情况
(一)直接出口高速增长,占出口总额比重增加。南充市2007年有丝绸商品出口企业26家,其中直接出口企业15家,全年完成出口总额8176万美元,同比增长24%,其中直接出口2495万美元,同比增长44%,占出口总额的30.5%。今年一季度出口总额2121万美元,同比增长26%,其中直接出口714万美元,同比增长83%,占出口总额的34%。
(二)重点企业出口稳步增长。2007年依格尔出口370万美元,同比增长50.4%,长叶纺织出口739万美元,同比增长43.2%,六合集团出口257万美元,同比增长199%,新立新(阆中)出口243万美元,同比增长30%,顺成丝绸出口267万美元,同比增长102%。今年一季度,依格尔、长叶和顺成出口增长都在1倍以上。
(三)对欧洲市场的出口比重增大。丝绸商品直接出口到39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到印度、巴基斯坦和欧洲市场。2007年对印度直接出口567万美元,同比增长191%,对巴基斯坦出口254万美元,同比增长94%,对欧洲出口896万美元,同比增长42%。对亚洲和欧洲两个主要市场的出口比例分别占到了51%和36%。今年一季度,对亚洲出口152万美元,同比减少19%,对欧洲出口461万美元,同比增长284%,对这两个主要市场的出口分别占21.3%和64.5%。由上可看出目前对欧洲市场的出口比重明显提高。
(四)主要出口品种单一。南充市丝绸出口商品主要包括丝类、绸类、丝绸制成品(含真丝服装)三类23个品种。据海关数据显示,2007年桑蚕丝(生丝)出口376万美元,占丝类出口的91%;含丝超过85%的桑蚕丝机织物出口1173万美元,占绸类出口的78%;银河丝制地毯出口265万美元,占丝绸制品出口的46%。
(五)生丝出口波动较大。2007年生丝出口平均价格每吨2.35万美元,比2006年价格水平下降23%,而出口量达到160吨,是2006年出口量的7.6倍,呈现价跌量增的特点。而今年一季度生丝直接出口41.1万美元,同比减少48%,出口平均价格每吨2.18万美元,比去年同期价格水平下降14%,出现价跌量减的不利局面。
2007年绸出口1503万美元,同比增长65%,丝绸制品出口577万美元,同比减少9%。今年一季度绸出口502万美元,同比增长168%,丝绸制品出口171万美元,同比增长54%。
二、出口趋势分析
(一)有利因素。一是国家茧丝办副主任王北鹰分析,世界经济目前虽然遭遇美国次贷危机和油价上涨等影响,但仍能维持一定的增速,并预测2008年我国茧丝绸行业将基本保持平稳状态,真丝商品外销市场和内销市场逐步好转,预计增长10%左右;二是近年来南充市丝绸商品外销基本保持稳定增长,国际市场对丝绸商品的需求变化趋势总体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是一致的。欧美、日本继续保持着稳定的消费量,今年一季度海关统计数据显示,欧洲已经成为南充市丝绸商品出口的最大市场,表明南充市丝绸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产品逐步打入高端市场;三是出口生丝质量提高。据南充出入境检验检验局对2007年度出口丝类商品质量的统计数据显示,南充市生丝等级达到3A72,比2006年提高0.37级,正品率为99.86%,比2006年提高0.25%。六合集团制丝公司5A级高品位生丝出现21批,京华丝绸公司缫出了2批6A级高品位生丝,全年平均品位提高0.50级,佳合丝绸公司生丝质量平均品位达到了4A06;四是2007年年底中欧纺织品贸易协议及今年年底中美纺织品贸易协议到期,出口数量限制的取消对南充市丝绸或丝类的混纺织物出口将产生促进作用;五是行业自身经过多年的发展,具备完整的产业链,应对市场风险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断增强,为行业保持稳健出口发展步伐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二)不利因素。一是南充市丝绸商品出口的比较优势在于劳动力成本较低,而这种优势在减弱。据越南、柬埔寨、孟加拉和印尼等国家的官方统计,其国内纺织业劳动力成本分别为每小时0.29美元、0.36美元,0.22美元和0.36美元,而南充市的劳动力平均成本几乎是上述国家的1倍以上;二是人民币升值因素。自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已经超过了18%,目前1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已“破7”,人民币持续加快升值增加了南充市出口商品的成本;三是受丝纺服装出口退税政策调控效应。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从2006年9月开始下调2个百分点,目前只有11%,服装出口退税率从2007年7月开始下调2个百分点,目前也只有11%,以2007年数据计算,南充市丝纺服装企业出口利润减少100多万元,尽管退税减少未对南充市去年的丝纺服装出口产生抑制作用,但长期的累计效应不可忽视;四是受传统出口国家经济不景气影响,生丝出口波动较大。今年一季度南充市对亚洲市场出口同比减少、份额缩小,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周边国家国内通货膨胀导致经济不景气有关,而周边国家市场是南充市生丝出口的主要市场。以对印度出口为例,一季度对印度出口只有55万美元,同比减少18%;五是南充市的丝绸出口商品附加值较低,技术含量不高,与一些丝绸行业新兴国家的商品同质化情况严重,加剧了国际市场的竞争,在扩大对外出口方面,未走出量增价跌的困局。以绸出口为例,一季度绸出口量达到231万米,是去年同期出口量的3.3倍,出口平均价格每米2.17美元,比去年同期价格水平下降20%。
综上所述并结合当前出口形势,预计2008年全年南充市丝绸商品出口总量仍将保持增长趋势。绸和丝绸制品出口增多,生丝出口会受到一定影响;对欧美等高端市场的出口会进一步增长。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认真按照市委四届四次全会,全市蚕桑“百万工程”项目推进工作会和省、市商务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对丝绸商品出口企业的指导。一是抓重点企业出口,扶持和培育有出口潜力的企业;二是促使间接出口向直接出口转化,帮助企业转变观念,克服畏难情绪,强化出口孵化机制,引导企业积极开展直接出口业务。
(二)加强政策扶持。一是对南充市丝绸出口企业境外参展、赴国外贸易洽谈、企业商标境外注册认证、建设网站等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西促资金及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的支持。二是在南充市申报立项争取到了嘉陵纺织工业园为全省出口基地项目的基础上,依托“东桑西移”工程实施,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势,逐步打造省级丝绸商品出口基地,扩大出口规模。三是建议市财政设立丝绸商品出口专项资金,在出口创汇奖励资金安排上向丝绸商品出口企业倾斜。
(三)加快蚕茧原料基地建设,为丝绸出口提供优质原料。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实施“东桑西移”工程,认真贯彻全市蚕桑“百万工程”项目推进工作会议精神,提高蚕茧质量,理顺蚕茧收购秩序,培育龙头企业,创新发展机制,夯实产业基础。
(四)加强品牌研发和产品营销网络建设。组织企业积极参加“中国国际丝绸博览会”、“中国丝绸节”、“中国丝绸交易会”和“广交会”等展会,抓住奥运机遇,开展以“绿色奥运”为主题的丝绸品牌宣传和产品展销活动,宣传“南充丝绸”整体品牌。支持企业利用国外零售网络走出去,推动丝绸企业实现品牌产品海外自主营销。同时,加快建设西部茧丝绸交易市场,充分展示南充丝绸文化和“中国绸都”形象。
(五)加强与各有关部门的协调力度。丝绸商品出口工作不单是商务部门的事情,广义上说牵涉到工、农、商、贸等相关部门,需要大家加强沟通联系,尤其是加强工贸、关贸、税贸、检贸、银贸等方面的合作,进一步优化服务,提高办事效率。
(六)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南充市已经成立了南充市茧丝绸商会和南充市进出口商会,应充分利用商会掌握的大量信息资源,为企业及时提供国际市场动态,增强企业适应国际市场变化的能力。同时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贸易摩擦增多,更应强化行业协会在应对国外市场反倾销中的作用,保护南充市企业合法利益。
信息来源:四川省商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