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全球金融危机的中国机会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8-01-29 11:28:00

  在以石油为代表的能源价格飙升的背景下,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逐渐从美国蔓延,席卷全球。
  美国经济衰退已无悬念。而同上个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不同,此番金融风暴策源地是对全球经济起着决定性作用的美国,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将直接而全面。
  但笔者认为,首先对于全球经济形势不应过于悲观。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是由于市场繁荣引发的信贷增长所导致,本身是一次在新时代、由新技术引发的"创造性的破坏"。根据经济学家熊彼特的理论,这种破坏最终会不断地从内部革新经济结构,即不断破坏旧的结构,不断创造新的结构。回顾历史,这种"创造性的破坏"从最初的新技术释放完能量、新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衰退就不可避免。但新的一轮增长周期又将开始。
  而对于中国而言,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反而很有可能提供了一个契机。由于中国当前较为严格的资本管制,将使中国以相对较小的损失获得调整自身经济结构的动力,为进一步"和平崛起"创造有利条件。
  首先,它使中国政府更加认识到了债务危机对金融系统的冲击,从而采取措施控制风险。美国的次贷危机本质上是由于信贷条件过宽导致的信用危机、债务危机。日本当年的泡沫破裂后,最为拖累经济的也是不良债务。而根据曾经担任过国际清算银行总经理和欧洲货币研究所主席的Alexandre Lamfalussy的研究,东南亚、南美洲在泡沫破裂后发生金融危机最重要的症结就是大规模的短期外债积聚。而中国在当前国内资产升值推动下,个人贷款急剧上升。2007年全年新增贷款总量3.63万亿元,贷款增速仅高于既定目标1.1个百分点。但居民户新增贷款超万亿元,而这个数字在2005年、2006年分别为3323万亿元和6119万亿元。在当前房地产、股市泡沫初显的形势下,政府采取的货币紧缩政策,正是在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综合考虑下的未雨绸缪。
  其次,中国的外贸条件改变会缓解通货膨胀及人民币升值压力,同时将有利于政府调整政策,扩大内需。随着美国经济滑坡和这轮经济周期的结束,美国已高达9万亿美元的消费支出总额势必要收缩。而中美贸易额已经占到中国GDP的40%,中国的出口额也会相应受到影响。从微观上讲会给出口型企业带来相当大的负面影响。但从宏观上看,随着贸易顺差的下降,就会减少美元储备的继续高速增长,当前外贸顺差迅速增加导致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就能减少人民币的发行,从而有利于控制当前的通货膨胀势头。
  而且即使从微观层面上看,其影响也是深远并有积极意义的。外贸形势的改变,将促进政府通过政策调整,落实扩大内需的政策力度。面对外贸条件恶化的形势,一方面会促使许多企业由出口型向内需型转变,另一方面也给政府以更大的压力和动力,放宽民营企业的行业准入,推进打破行业垄断的步伐,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完善消费基础设施投资,健全和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总之,通过从出口导向向内外平衡过渡,有利于改善当前的经济结构,使中国经济更趋于内涵式增长。通过住房、医疗、养老、失业、教育等一系列改革,也可坚定国内居民的消费信心。
  在这场危机中,中国的机会固然重要,但政府的政策更为关键。而且许多具体环节很难把握,比如消费信贷就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增加了金融风险,另一方面又能刺激消费。我们也期待政府执政能力的提高,能够把握全球金融危机的中国机会,早日实现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信息来源: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