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价格晴雨表跌宕起伏牵人心 理性看待物价上涨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7-11-16 09:36:00
国际市场油价高涨、粮食减产,国内部分生产资料和消费品价格上升,猪肉、食用油和柴油、液化气等价格持续上扬。2007年价格"晴雨表"的跌宕起伏,从未像今天这样牵动百姓神经,考验政府调控能力。
  
  人们关心的是,这一轮涨价,是结构性上涨还是全面通货膨胀的前兆?如何理性看待当前物价上涨形势?
  
  结构性上涨
  
  事实上,从2003年以来,我国连续4年物价保持基本稳定。CPI较快上涨始于去年四季度,今年以来逐月加快。特别是3月份以来,CPI涨幅连续八个月超过3%的警戒线,同比上涨4.4%。价格总水平大幅度上涨,已成为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中一个突出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三次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分别发生在1980年,1988年和1994年。对于这一轮的物价上涨,业内普遍认为与以往不同,主要是短期食品价格上升所带动的结构性上涨,不会引发全面通货膨胀。
  
  有关主管部门指出,分析今年以来的价格运行,呈现"两涨一稳"的结构性特点:
  
  一是食品类价格大幅上涨。前三季度,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0.6%。10月份,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7.6%。这是推动CPI上涨的首要原因。
  
  二是居住类价格持续上涨。这是影响CPI上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前三季度,居住类价格上涨4.1%。10月份,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4.8%。
  
  三是工业消费品价格总体平稳。前三季度,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交通和通信类、衣着类价格分别下降1.1%、0.7%和0.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烟酒及用品类、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分别上涨2%、1.7%和1.8%。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学家祝宝良表示,CPI的上涨仍然是结构性上涨,食品类价格上涨快,但价格上涨并未传导到其他商品,物价没有出现全面上涨。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指出,在CPI的8大类商品中,最近几个月一直是5类上涨,3类下降,市场没有出现供应紧张的状况。通货膨胀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物价全面上涨,从核心CPI(剔除食品能源消费价格)这个角度来分析,目前不是全面通胀,市民不必恐慌。
  国内外多种因素助推
  权威人士指出,国内消费品供应总的是能够满足的,但存在结构性问题。工业品价格基本保持稳定,突出的是食品价格上涨。推动物价上涨有国内外多种因素:
  --全球粮食减产和石油价格飙升,直接导致了农产品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去年全球谷物产量19.85亿吨,减产3300万吨。随着石油价格的持续上涨,一些国家利用玉米加工燃料乙醇增加。供求关系的变化,使今年以来国际市场粮价大幅上涨,从而影响国内市场价格。
  --成本增加推动了物价上涨。近5年来尿素、柴油、农膜价格分别上涨26.6%、64.4%和60%,粮食生产成本每亩上升23.9%,种植业和养殖业比较效益下降。
  --生猪供求失衡亦加剧价格波动。受去年猪价过低和疫病的双重打击,生猪出栏大幅度下降,猪肉供应偏紧。目前,猪肉价格虽然涨幅较大,但比1997年只上涨了30%左右。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司长曹长庆表示,我国主要农产品价格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达到峰值后一直在较低水平运行。总体上看,这一轮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属恢复性上涨。但也必须注意到,这次涨价中也有一些非理性因素。
  如个别行业协会和企业的不正当价格行为加剧了食品价格的上涨,转嫁成本增支压力;少数企业和经营者串通涨价、合谋涨价;有的企业趁机哄抬价格,这些行为都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对价格上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千方百计稳定市场
  "这些天物价有所上涨。我知道,价格哪怕只上涨1块钱,对老百姓的生活都有影响。我们有办法保障供给,采取多方面措施稳定物价。"
  "你们的生活好了,我们才安心,才算把工作做好了。"温家宝总理12日慰问北京生活困难群众时的诚恳话语,让人们从内心中感动着--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解决群众的困难是政府的责任。
  根据有关权威部门的预测,今年最后两个月,物价上涨的趋势有可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全年涨幅会保持在4.5%左右,不会出现由于总需求严重超过总供给而引起全面持续的价格上涨。但业界普遍认为,由于通货膨胀因素的存在,中国已经进入价格上升阶段。
  国务院14日专门研究部署稳定市场供应和保障困难群众生活工作,强调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把人民群众生活摆在第一位,采取切实措施,保证重要消费品的生产、供应和市场稳定。
  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国家提高成品油价格后,合理疏导受影响行业成本增支,加大监管力度,组织好生产供应,保持市场物价的基本稳定。
  为缓解物价持续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生活的压力,中国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正积极采取措施扶持生猪、油料生产和奶业发展,确保市场供给;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行为,引导居民消费;落实学校食堂以及公共交通等公益性行业补贴政策,提高低收入人群社会保障标准,保证市场基本平稳,确保让人民生活得更踏实。(陈芳 周英峰 郭奔胜)
 
信息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