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茧丝绸现代物流大有可为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2-03-18 16:39:00
现代物流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物流业的整合。对于现代物流的明确含义,目前国内外学者都尚有不同的看法。由于过去包括茧丝绸行业的各类企业都自理物流,以传统的方式单向运送流动,重复往来,耗时费资,效率和效益都十分低下。所以,发展现代物流旨在缩短货物运输距离,减少货物的无效流动,降低运输成本,从而提高货物流动的效率和经济效益。为此,一方面要寻找货物集散的“漏斗”流动路线,缩短货物流动的路线,实现有效、高效的流动,同时也要减少货物的流动次数。因此,现代物流一是要建立高效的交易体系;二是要有公正的第三方仓库体系,并和信息流、资金流(即电子商务)的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在加快发展茧丝绸的现代物流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创办于1992年的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是全国性的茧丝绸专业交易市场,由国家经贸部和纺织工业部批准、中国丝绸进出口总公司、中国丝绸工业总公司以及江苏、浙江、四川省丝绸进出口公司和嘉兴市丝绸总公司共同出资,座落于中国茧丝绸最主要的集散地──浙江省嘉兴市,不仅资源丰富、产业发达,其中仅嘉兴市的蚕茧产量就占全国总产量的10%强,而且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货物运输路线呈“漏斗”状。
1999年国务院茧丝绸协调小组从国家丝绸风险发展基金中拨款,在市场实施“金蚕”工程,以市场交易和优化服务为基础,建成并开通了茧丝绸专业网站—金蚕网(www.esilk.net)。金蚕网通过浙江省公众多媒体通信网及中国国际互联网和市场茧丝绸内部信息网,不仅随时发布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的交易即时行情和丝绸企业的供求信息,而且以现代通讯技术设施和强大数据处理中心的支撑实现了市场与客户全面互动的实时信息交流,以及企业及其它用户的信息交流和异地同步交易,实现网上交易、电子结算,开拓了现代电子商务的全新领域。从而也为发展茧丝绸的现代物流奠定了可靠的基础。目前,市场已有会员单位110多家,驻场单位超过300家。全国17个省市的3000多家丝绸生产经营骨干企业注册入网,参与网上交易,电子商务日益红火。2001年市场交易总量达到170亿元,比2000年增长112.5%,其中网上交易超过150多亿元,同比增加150%。通过嘉兴市各商业银行的资金流量达44 多亿元,从而也为发展茧丝绸的现代物流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市场在嘉兴、桐乡、海宁、海盐、德清、湖州以及盛泽等设立第三方仓储体系,为浙江和苏南等地的上千家丝绸企业服务。嘉兴市多家商业银行与市场合作在这些仓库开展“茧、丝、绸”质押贷款业务,简化贷款手续,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同时,大大拓展了资金流的渠道,仅2001年一年,市场就有百余家场内会员和驻场单位利用产品质押融资累计约3亿元。合理的仓储体系使市场的传统货运开始走向现代物流,也使企业的运输费用大大降低。许多企业在它的方圆10公里范围内就有市场的注册仓库,借助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和网上交易、网上结算,在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网上成交的干茧、生丝等货物都能迅速、合理地投递到最近的仓库或就近运送到生产经营企业,快捷经济高效。2001年,市场干茧的物流总量达到2.5万吨,生丝的物流总量超过5000吨,约占全国茧丝绸交易总量的25%,与传统的物流相比,经济效益明显。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发展茧丝绸现代物流大有可为。
茧丝绸的现代物流虽然已在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初见成效,但毕竟刚刚起步,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加快发展。加快发展茧丝绸的现代物流,既要进一步完善包括信息交流平台、网上交易平台、结算中心等电子商务体系以及“茧丝银行”的资金流体系,也要扩大网络覆盖面, 逐步地向苏北、山东、四川、陕西等丝绸重点产区幅射,有效地整合仓储和企业,真正形成覆盖全国的物流网络体系。这既需要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不断更新观念,积极努力开拓,更需要政府及有关部门放宽政策以及方方面面的支持与扶持,从而切实推动茧丝绸现代物流的发展,为中国茧丝绸行业的现代化和更迅猛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在加快发展茧丝绸的现代物流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创办于1992年的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是全国性的茧丝绸专业交易市场,由国家经贸部和纺织工业部批准、中国丝绸进出口总公司、中国丝绸工业总公司以及江苏、浙江、四川省丝绸进出口公司和嘉兴市丝绸总公司共同出资,座落于中国茧丝绸最主要的集散地──浙江省嘉兴市,不仅资源丰富、产业发达,其中仅嘉兴市的蚕茧产量就占全国总产量的10%强,而且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货物运输路线呈“漏斗”状。
1999年国务院茧丝绸协调小组从国家丝绸风险发展基金中拨款,在市场实施“金蚕”工程,以市场交易和优化服务为基础,建成并开通了茧丝绸专业网站—金蚕网(www.esilk.net)。金蚕网通过浙江省公众多媒体通信网及中国国际互联网和市场茧丝绸内部信息网,不仅随时发布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的交易即时行情和丝绸企业的供求信息,而且以现代通讯技术设施和强大数据处理中心的支撑实现了市场与客户全面互动的实时信息交流,以及企业及其它用户的信息交流和异地同步交易,实现网上交易、电子结算,开拓了现代电子商务的全新领域。从而也为发展茧丝绸的现代物流奠定了可靠的基础。目前,市场已有会员单位110多家,驻场单位超过300家。全国17个省市的3000多家丝绸生产经营骨干企业注册入网,参与网上交易,电子商务日益红火。2001年市场交易总量达到170亿元,比2000年增长112.5%,其中网上交易超过150多亿元,同比增加150%。通过嘉兴市各商业银行的资金流量达44 多亿元,从而也为发展茧丝绸的现代物流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市场在嘉兴、桐乡、海宁、海盐、德清、湖州以及盛泽等设立第三方仓储体系,为浙江和苏南等地的上千家丝绸企业服务。嘉兴市多家商业银行与市场合作在这些仓库开展“茧、丝、绸”质押贷款业务,简化贷款手续,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同时,大大拓展了资金流的渠道,仅2001年一年,市场就有百余家场内会员和驻场单位利用产品质押融资累计约3亿元。合理的仓储体系使市场的传统货运开始走向现代物流,也使企业的运输费用大大降低。许多企业在它的方圆10公里范围内就有市场的注册仓库,借助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和网上交易、网上结算,在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网上成交的干茧、生丝等货物都能迅速、合理地投递到最近的仓库或就近运送到生产经营企业,快捷经济高效。2001年,市场干茧的物流总量达到2.5万吨,生丝的物流总量超过5000吨,约占全国茧丝绸交易总量的25%,与传统的物流相比,经济效益明显。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发展茧丝绸现代物流大有可为。
茧丝绸的现代物流虽然已在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初见成效,但毕竟刚刚起步,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加快发展。加快发展茧丝绸的现代物流,既要进一步完善包括信息交流平台、网上交易平台、结算中心等电子商务体系以及“茧丝银行”的资金流体系,也要扩大网络覆盖面, 逐步地向苏北、山东、四川、陕西等丝绸重点产区幅射,有效地整合仓储和企业,真正形成覆盖全国的物流网络体系。这既需要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不断更新观念,积极努力开拓,更需要政府及有关部门放宽政策以及方方面面的支持与扶持,从而切实推动茧丝绸现代物流的发展,为中国茧丝绸行业的现代化和更迅猛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