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我国纺织企业用工紧缺的原因及其对策分析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7-07-24 08:59:00
近年来,纺织行业用工不足愈演愈烈,不仅东部沿海地区严重,而且中西部地区也出现用工紧张现象,严重地制约企业的效益与行业的发展。

  一、纺企业用工紧缺的原因

  (一)外因

  1、传统观念束缚。“万官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封建观念在老百姓中根深蒂固。家长都希望孩子上大学,歧视进纺织厂做挡车工。不仅家长希望,而且社会舆论也这样。“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观念并不能得到社会的认同。在这种陈旧的观念支配下,近年来,青年进纺织厂做工逐年减少。长久下去,很快出现纺织青工断层。

  2、三产快速兴起。近几年,三产蓬勃发展,为解决各地富余劳动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受三产技术要求低、劳动强度小、大多数不上夜班等优点,吸引了大批纺织企业年轻员工,使本来纺织企业劳动力逐步锐减的恶劣形势雪上加霜。

  3、产能增加太快。各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使纺企增长较快,工业园区、工业开发区内的纺企像雨后春笋一样发展迅速,国内产能超过9000万锭,各纺企间抢挡车工、争保全工形成热潮。

  (二)内因

  1、薪酬普遍不高。由于传统观念原因,老板始终认为纺织业劳动力资源丰富,盲目追求利润最大化,想方设法提高利润率,无形中降低了职工的劳动报酬。即使现在有些老板已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也采取了一些缓解措施,但观念的束缚已难改变老板的工作思路。始终一味地把追求利润作为首要任务,导致职工增资幅度不大。

  2、企业成本较高。由于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产品销售价格不能同步增长,严重的加大纺企的负担,企业的费用支出明显加大,困难增多。

  3、劳动强度较大。大多数纺企由于劳动密集型较多,受企业效益的原因,企业的技术进步较慢,技改不力,职工的劳动强度比其他行业大得多。

  4、环境保障不力。许多纺企存在:员工施展才华的环境不佳、生产生活的状况不佳、关心职工不到位,甚至有许多小企业对职工的养老、生育、工伤等保险费用交纳不及时、不到位,也有企业多年未缴。没有好的用人机制,使得干好干坏一个样成为普遍,不能使一些出类拔萃的人才脱颖而出。很多企业不能做到: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尽最大化的改善职工环境,关心职工的疾苦,使职工感受到家的温馨。

  5、文化诱惑不强。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凝聚力。许多优秀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它们成为求职者趋之若即的品牌文化。纺织行业普遍企业没有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大部分的企业文化与领导人的思想有关,随领导人的变化而变化,并没有像海尔、万科等知名企业那样富有感召力、凝聚力。

  二、纺企用工紧缺的对策

  (一)政府与社会要做到

  1、要在全社会,特别是教育战线与家庭必须破除只有上大学、上名牌大学,才是小孩成才的唯一出路的旧观念。对小孩的成才要因人而宜,普通的挡车工、保全工只要在本职岗位上干出成绩,也一样成才。

  2、大力宣传邓建军等纺织行业岗位成才的典型事迹。要在全社会造浓尊重劳动、尊重技术人才的良好氛围。

  3、政府都要对纺企职工劳动报酬的发放,各类保险费用的交纳等事关职工切身利益的事情进行必要的调控。依靠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维护保障企业与职工的利益。政府要指导、监控企业间的用工竞争,要使他们的竞争变得有序、合理。

  (二)纺企自己要做到

  1、保证发放合理劳动报酬。一是了解同行企业的工资报酬。根据同行的工资水平,尽最大限度的发放职工的工资。二是对管理骨干与优秀的岗位员工发放符合其技术、业务价值的劳动报酬。三是制定科学的考核、奖惩制度,收入分配做到:待遇看岗位、收入看贡献、标准看效益。

  2、设法降低企业成本支出。企业必须建设成为节约型企业,尽一切力量将各种增本减利的费用降下来。(1)要加大技术力度,降低职工的劳动强度,让职工工作舒畅愉快,提高工作效率。(2)强化管理,厉行节约,从节电、节水、节能、节原料等基础性工作做起,减少各种费用开支。

  3、提供员工发展进步平台。(1)建立科学合理的用工机制,激励员工岗位建功、岗位奉献、岗位成才。(2)量才使用,尽可能的发挥员工的工作特长。打破依文凭、学历、资力、关系等传统用人观念,建立切合企业实际的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人事制度。(3)给员工深造、培训的机会。运用产、学、研多种培训手段,提高员工整体素质与技能。(4)突出人性化管理。按照规定缴纳好员工的养老、生育、工伤、失业保险。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员工缴纳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福利。在员工的住宿、子女入学等问题上,给予倾斜与关照。在员工家庭遇到一些困难时,为其排忧解难。甚至让员工拥有一定的股份,便于员工更好的参与企业管理。

  4、创建新型独特企业文化。企业领导人要带领员工,学习先进企业文化经验,结合自己实际,日积月累地进行提炼,并以渗透、贯穿、宣扬等形式,营造独特积极向上的企业自己的文化。

  5、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破除思想政治工作无用论,加大思想政治工作力度。由于企业用工管理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与各级管理干部,及时善于发现问题,及时掌握员工思想走向,坚持积极引导,语言疏导的方针,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用自己的言行与合理的政策、科学的方式,及时解决化解各类思想问题隐患,营造稳定和谐健康向上的环境。(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江苏淮棉有限公司 陈伯新)

信息来源:中国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