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报告:2006年纺织服装贸易发展情况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7-04-25 09:45:00
在纺织服装协议退出历史舞台的第二年,世界纺织服装贸易结构调整依然在进行中。发达出口国家和东亚先进发展中经济体出口国家的市场份额正在减少。同时,中美洲地区的主要发展中出口国家、地中海地区的主要发展中出口国家的市场份额也在减少。
虽然2005年对中国出口实施了数量限制,但中国对所有主要进口市场依然扩大了份额。2006年,中国对加拿大、美国和欧盟这三个市场的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年增长幅度为15%。比2005年增幅41%猛降一半,但依然是所有供货国家增长幅度的大约两倍(不包括欧盟内部交易)。这些进口发展情况预示,美国和欧盟在2005年重新启用配额,对来自中国的纺织品进口起到限制作用。新的数量限制对中国纺织品和服装向全球出口的总体规模没有明显影响,2006年中国纺织品和服装对全球出口增长四分之一,高于2005年(21%)。
2006年,四个主要发达市场(包括日本)的纺织品和服装进口大约提高5.5%,至约3500亿美元。这一增长略高于上个年度,但美国进口增速减慢,不到4%。与总体进口温和增长相反,2006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成员内部纺织品和服装贸易下降,欧盟(25)成员国内部贸易没有增长。
美国从《中美洲自由贸易协定》(CAFTA)成员国和多米尼加共和国、南-撒哈拉非洲的进口分别减少7%和10%。美国进口减少幅度最大(-14%)的地区和国家是亚洲的较发达经济国家和地区(例如中国香港、中国台北和韩国)。来自这些出口国家的进口减少,但来自六个亚洲国家的进口以两位数字增长,填平了进口跌幅。来自中国的进口增长15%,占所有美国纺织品和服装进口的近30%,来自印尼、越南、孟加拉和柬埔寨的进口增长幅度超过来自中国的进口增幅。印度是美国的一个主要供货国家。2006年来自印度的进口增长12%,低于中国的进口增幅。
欧盟进口比例的重新洗牌与美国市场相似。一些主要传统供应国家(例如土耳其、罗马尼亚、摩洛哥、突尼斯)减少了市场份额,而亚洲的发展中国家提高了他们的市场份额。例如在美国市场,中国作为主要供应国家所发挥的作用继续扩大,但较小亚洲供货国家的进口增长幅度超过中国。
在发达市场中,日本的纺织品和服装进口更加集中在中国,原因是两国地理相邻,日本市场没有进口额度限制。2006年,在日本市场的纺织品和服装进口中,超过四分之三的产品来自中国。占服装进口的80%强。
2006年,加拿大在四个主要发达市场中的纺织品和服装进口增幅最大,接近9%。来自中国的进口增长大于20%。2006年出口国家之间出现的结构调整与美国市场上见到变化相同。
信息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虽然2005年对中国出口实施了数量限制,但中国对所有主要进口市场依然扩大了份额。2006年,中国对加拿大、美国和欧盟这三个市场的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年增长幅度为15%。比2005年增幅41%猛降一半,但依然是所有供货国家增长幅度的大约两倍(不包括欧盟内部交易)。这些进口发展情况预示,美国和欧盟在2005年重新启用配额,对来自中国的纺织品进口起到限制作用。新的数量限制对中国纺织品和服装向全球出口的总体规模没有明显影响,2006年中国纺织品和服装对全球出口增长四分之一,高于2005年(21%)。
2006年,四个主要发达市场(包括日本)的纺织品和服装进口大约提高5.5%,至约3500亿美元。这一增长略高于上个年度,但美国进口增速减慢,不到4%。与总体进口温和增长相反,2006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成员内部纺织品和服装贸易下降,欧盟(25)成员国内部贸易没有增长。
美国从《中美洲自由贸易协定》(CAFTA)成员国和多米尼加共和国、南-撒哈拉非洲的进口分别减少7%和10%。美国进口减少幅度最大(-14%)的地区和国家是亚洲的较发达经济国家和地区(例如中国香港、中国台北和韩国)。来自这些出口国家的进口减少,但来自六个亚洲国家的进口以两位数字增长,填平了进口跌幅。来自中国的进口增长15%,占所有美国纺织品和服装进口的近30%,来自印尼、越南、孟加拉和柬埔寨的进口增长幅度超过来自中国的进口增幅。印度是美国的一个主要供货国家。2006年来自印度的进口增长12%,低于中国的进口增幅。
欧盟进口比例的重新洗牌与美国市场相似。一些主要传统供应国家(例如土耳其、罗马尼亚、摩洛哥、突尼斯)减少了市场份额,而亚洲的发展中国家提高了他们的市场份额。例如在美国市场,中国作为主要供应国家所发挥的作用继续扩大,但较小亚洲供货国家的进口增长幅度超过中国。
在发达市场中,日本的纺织品和服装进口更加集中在中国,原因是两国地理相邻,日本市场没有进口额度限制。2006年,在日本市场的纺织品和服装进口中,超过四分之三的产品来自中国。占服装进口的80%强。
2006年,加拿大在四个主要发达市场中的纺织品和服装进口增幅最大,接近9%。来自中国的进口增长大于20%。2006年出口国家之间出现的结构调整与美国市场上见到变化相同。
信息来源:纺织服装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