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中国服装企业集体思变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7-03-26 10:34:00
随着中国世界加工厂地位的确立,一批批中国服装品牌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并取得不俗业绩。与此同时,企业发展也走到了一个临界点,旧的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遭遇瓶颈,产业发展面临升级与转型。面对奥运会将在北京举办,中国经济正在腾飞的新机遇,中国企业如何肩负起时代使命?未来五年,中国服装企业是致力于将自已打造成全球的活跃角色,还是踏踏实实走好自已的路,探索适合自已的经营模式?是每一位中国服装企业家正在思考的问题。
感触着产业发展的脉搏,由中国服装协会主办的2007中国服装论坛3月20-21日在京举行,论坛请来了涉及宏观经济、市场营销、经营管理、时尚趋势等各领域11位专家学者、中国著名服装企业家以及意大利5大国际纺织服装领域顶级品牌的领袖,试图通过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经验和专业眼光,分析探讨中国服装产业在转型时期将面临的巨大变迁与挑战。并从对历史的总结和对未来的分析中把不同角度的经验之谈“嫁接”给中国服装品牌。以期开阔中国企业家的视野、感触新观念、激荡新思维,帮助中国服装企业探索适合自已的发展之路。许多服装企业甚至专程从外地赶来聆听论坛。可见,通过不断学习、接触新观点、新理念、开拓视野,寻找新的发展之路,在服装企业那里是由内而外的,是企业家们的共同心声。现将本次论坛专家的主要观点简述如下,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一些启迪:
中国经济存在结构性失衡
宏观经济将对企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因此,企业应通过观察经济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来制定相应战略,同时应主动调整政策以归辟汇率、货币、财政政策的不利影响。著名经济学家张曙光教授对今年的经济增长表示乐观,同时,两税合一的政策将为企业带来利好。但他也不无忧虑的表示,中国经济目前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失衡,虽然内外贸易高顺差、高增长,但这种高增长是依靠资源配置的严重扭曲和资源的过度消耗来实现的。中国企业只有通过自主创新,包括技术、工艺、思想、理念、管理等的创新才可能创造世界知名品牌,这是市场和竞争选择的结果,不是由政府规定出来的。企业是创立品牌还是做贴牌加工应根据自已需要来选择。
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教授从企业利润与社会责任的角度进行了阐释。他认为经济的持续增长带来了能源、环境、收入差距、社会不稳定以及国际环境等诸多问题,人们开始对市场经济丧失信心,社会责任也面临困境。利润作为一个有效的调节机制将引导资源进行有效配置,推动技术进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利润又具有反社会责任的特性,因此政府应尽量从制度上改进企业追求利润与承担社会责任的矛盾,而企业在赢利的同时也应承担社会责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出一个富强与和谐的社会。
做大做小应自主选择
被誉为中国式管理大师、华人三大管理学家之一的曾仕强先生凭借对中西方企业与文化的广泛涉猎,为中国服装企业提出忠告和并予以勉励。他认为是中国服装企业应合理定位,规模要合理,做大做小应尊重自已的选择,避免过度生产与过度消费对环境造成的沉重负担。21世纪,中国文化将成为主流,中国企业应认真走好自已的路,有一天让中国企业与文化也去影响西方世界。
企业家视野决定经营成败
北京正略钧策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民先生认为,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服装企业原来一招鲜吃遍天的现象将不再。品牌创新是企业生命力的关键,其中模式创新是龙头,管理创新是龙身、技术创新是龙尾。如果只是设计创新,企业很难保持长久领先,而包含制造、流通和设计等在内的模式创新才是关键。而企业家的视野才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它决定了企业的经营理念、机制、战略,决定了人才、管理、设计…最终决定业绩,企业通常所遇到的销售瓶颈、人才瓶颈、管理瓶颈归根究底是企业家视野和理念的问题。
中国服装品牌要表达中国人的喜怒哀乐
Interbrand中国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陈富国先生对中国服装企业和文化的真知灼见得到了许多与会服装企业家的认同。他认为服装作为人类表达自我,传递社会信息的工具,与消费者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国外品牌在内涵定义方面非常精准,这种定义仿佛就是在塑造一个真实有性格有气质的人,而与这种品牌气质相近的消费者就成为品牌追随者。就此而言,大部分中国服装企业做得太泛,涉及面太宽,无法与中国消费者进行深入交流,品牌做得不够有深度,而想要成为优秀的服装品牌,企业就必须非常聚焦。中国服装企业似乎已意识到这一点,但还没有真正下决心一定要在品牌中把想要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来,在品牌的表达层面与稳定掌控上也没有下足功夫。在这一层面,创新当然很重要,但更多的应是一种一丝不苟的精神。
此外,中国服装企业已经意识到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品牌灵魂,这是正确的。但同时要考虑到如何将品牌与中国消费者的喜怒哀乐相对接,表达他们的情感与自我,引发消费者共鸣,这对中国服装品牌来说也非常重要。我们期待着中国服装企业的品牌主导者能够发现和创造更加与今天中国人生活密切相关的品牌元素,推动中国的服装文化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不断进步!
意大利品牌成功三要素
意大利服装品牌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主要在于设计师的创新能力、服装企业的灵活性和高品质面料三者有机结合再加上好的管理。安博思欧洲咨询联盟时尚行业资深管理顾问玛丽娜(Marina Mira)女士在介绍意大利企业的成功经验时谈到,意大利时尚产业从最初只专注于质量不重视销售,到以市场为核心,消费者成为企业最关注的要素,注重创新能力的提高,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历程。而现在中国企业正试图用几十年的时间来完成意大利用上百年时间完成的发展。许多新技术和新观念迅速传入中国,中国服装企业急速发展。要想创造有影响力的国际品牌,中国企业今后应更注重市场细分与产品定位,塑造品牌以及新的生活方式。
中国品牌如何走向世界
安博思资深战略顾问博吾乐(Paolo Borzatta)博士对未来中国服装企业的发展十分看好。他的精彩演讲博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他认为未来中国服装品牌可能从两方面走向国际:一个是享誉世界的独立设计师品牌,但企业规模有限;一个是拥有大量产品线的规模在500亿人民币、有60%收入来自海外的品牌集团。要想成为国际化品牌应具有与众不同的特征,但又不能过于标新立意,超出公众认可的范围。同时,品牌要不断调整去迎合全球消费者情感需求,能够和不同文化消费者沟通并取得好感。中国企业要塑造国际品牌,就要在保留中国核心价值的同时稀释中国特色,使产品更为全球化。中国品牌在走向世界前,必须先立足于本国市场,并获得稳定市场份额,积攒足够资本,同时企业内部组织可以在国内市场运作中得到检验。要集中精力于一个品牌并把它做强。在品牌形象方面要严格控制,集中指导。企业领导者要有执行这一战略的强烈愿望,有全球视野,能够不带任何偏见地理解和接受全球不同人群的共性和差异。他对中国企业的建议是:忘了生产数量,去追求卓越;集中精力单品牌高投资、而非多品牌高投资;要对知识和理念进行大量投资。只有这样,有一天中国服装企业才能真正走向国际市场。
听了专家们的精彩论道,与会中国著名服装企业的老总们都表示受益非浅,并阐述了对于品牌和企业发展的思考。福建七匹狼公司总裁周少雄表示,今后企业要多练内功,把原来没有解决的问题解决好,不能再象以前一样基本的问题都没解决好就想一蹴而蹴。北京爱慕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荣明也认为原来企业发展急了些,今后要沉一沉,在企业文化上多下功夫,要在企业里营造一个鼓励创新的氛围,使员工充分发挥才华与潜能,同时仍要有中国品牌成长还要经历大磨难的心理准备。大连思凡公司总经理周严认为品牌长足发展的三大基石是个人的精神气质与境界、民族文化的积淀、时代特征,就是用全新的方式、全新的体验来解释这个新时代。郑州领袖公司总经理陈勇斌不无激动地说,中国品牌的模式创新不仅是要学习西方先进模式,而更应通过学习与研究,最终探索出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中国模式。北京大华天坛公司董事长何永洙表示中国服装企业只有深入研究和吃透中国文化,才能最终创造出有别于外国的独具中国魅力的中国品牌来。
从企业家们的表白中,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中国服装企业与决策者们正不断成熟起来。他们有决心、有热忱让中国服装品牌有朝一日以独特的风采屹立于国际品牌之林,彰显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精神内蕴。为此,她们需要的是更多的思考、奋斗和脚踏实地的准备。让我们期待着中国服装企业早日创造出具有中国内核、富于时代气息和美感的国际品牌来!
信息来源:中国纺织网
感触着产业发展的脉搏,由中国服装协会主办的2007中国服装论坛3月20-21日在京举行,论坛请来了涉及宏观经济、市场营销、经营管理、时尚趋势等各领域11位专家学者、中国著名服装企业家以及意大利5大国际纺织服装领域顶级品牌的领袖,试图通过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经验和专业眼光,分析探讨中国服装产业在转型时期将面临的巨大变迁与挑战。并从对历史的总结和对未来的分析中把不同角度的经验之谈“嫁接”给中国服装品牌。以期开阔中国企业家的视野、感触新观念、激荡新思维,帮助中国服装企业探索适合自已的发展之路。许多服装企业甚至专程从外地赶来聆听论坛。可见,通过不断学习、接触新观点、新理念、开拓视野,寻找新的发展之路,在服装企业那里是由内而外的,是企业家们的共同心声。现将本次论坛专家的主要观点简述如下,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一些启迪:
中国经济存在结构性失衡
宏观经济将对企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因此,企业应通过观察经济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来制定相应战略,同时应主动调整政策以归辟汇率、货币、财政政策的不利影响。著名经济学家张曙光教授对今年的经济增长表示乐观,同时,两税合一的政策将为企业带来利好。但他也不无忧虑的表示,中国经济目前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失衡,虽然内外贸易高顺差、高增长,但这种高增长是依靠资源配置的严重扭曲和资源的过度消耗来实现的。中国企业只有通过自主创新,包括技术、工艺、思想、理念、管理等的创新才可能创造世界知名品牌,这是市场和竞争选择的结果,不是由政府规定出来的。企业是创立品牌还是做贴牌加工应根据自已需要来选择。
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教授从企业利润与社会责任的角度进行了阐释。他认为经济的持续增长带来了能源、环境、收入差距、社会不稳定以及国际环境等诸多问题,人们开始对市场经济丧失信心,社会责任也面临困境。利润作为一个有效的调节机制将引导资源进行有效配置,推动技术进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利润又具有反社会责任的特性,因此政府应尽量从制度上改进企业追求利润与承担社会责任的矛盾,而企业在赢利的同时也应承担社会责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出一个富强与和谐的社会。
做大做小应自主选择
被誉为中国式管理大师、华人三大管理学家之一的曾仕强先生凭借对中西方企业与文化的广泛涉猎,为中国服装企业提出忠告和并予以勉励。他认为是中国服装企业应合理定位,规模要合理,做大做小应尊重自已的选择,避免过度生产与过度消费对环境造成的沉重负担。21世纪,中国文化将成为主流,中国企业应认真走好自已的路,有一天让中国企业与文化也去影响西方世界。
企业家视野决定经营成败
北京正略钧策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民先生认为,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服装企业原来一招鲜吃遍天的现象将不再。品牌创新是企业生命力的关键,其中模式创新是龙头,管理创新是龙身、技术创新是龙尾。如果只是设计创新,企业很难保持长久领先,而包含制造、流通和设计等在内的模式创新才是关键。而企业家的视野才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它决定了企业的经营理念、机制、战略,决定了人才、管理、设计…最终决定业绩,企业通常所遇到的销售瓶颈、人才瓶颈、管理瓶颈归根究底是企业家视野和理念的问题。
中国服装品牌要表达中国人的喜怒哀乐
Interbrand中国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陈富国先生对中国服装企业和文化的真知灼见得到了许多与会服装企业家的认同。他认为服装作为人类表达自我,传递社会信息的工具,与消费者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国外品牌在内涵定义方面非常精准,这种定义仿佛就是在塑造一个真实有性格有气质的人,而与这种品牌气质相近的消费者就成为品牌追随者。就此而言,大部分中国服装企业做得太泛,涉及面太宽,无法与中国消费者进行深入交流,品牌做得不够有深度,而想要成为优秀的服装品牌,企业就必须非常聚焦。中国服装企业似乎已意识到这一点,但还没有真正下决心一定要在品牌中把想要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来,在品牌的表达层面与稳定掌控上也没有下足功夫。在这一层面,创新当然很重要,但更多的应是一种一丝不苟的精神。
此外,中国服装企业已经意识到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品牌灵魂,这是正确的。但同时要考虑到如何将品牌与中国消费者的喜怒哀乐相对接,表达他们的情感与自我,引发消费者共鸣,这对中国服装品牌来说也非常重要。我们期待着中国服装企业的品牌主导者能够发现和创造更加与今天中国人生活密切相关的品牌元素,推动中国的服装文化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不断进步!
意大利品牌成功三要素
意大利服装品牌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主要在于设计师的创新能力、服装企业的灵活性和高品质面料三者有机结合再加上好的管理。安博思欧洲咨询联盟时尚行业资深管理顾问玛丽娜(Marina Mira)女士在介绍意大利企业的成功经验时谈到,意大利时尚产业从最初只专注于质量不重视销售,到以市场为核心,消费者成为企业最关注的要素,注重创新能力的提高,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历程。而现在中国企业正试图用几十年的时间来完成意大利用上百年时间完成的发展。许多新技术和新观念迅速传入中国,中国服装企业急速发展。要想创造有影响力的国际品牌,中国企业今后应更注重市场细分与产品定位,塑造品牌以及新的生活方式。
中国品牌如何走向世界
安博思资深战略顾问博吾乐(Paolo Borzatta)博士对未来中国服装企业的发展十分看好。他的精彩演讲博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他认为未来中国服装品牌可能从两方面走向国际:一个是享誉世界的独立设计师品牌,但企业规模有限;一个是拥有大量产品线的规模在500亿人民币、有60%收入来自海外的品牌集团。要想成为国际化品牌应具有与众不同的特征,但又不能过于标新立意,超出公众认可的范围。同时,品牌要不断调整去迎合全球消费者情感需求,能够和不同文化消费者沟通并取得好感。中国企业要塑造国际品牌,就要在保留中国核心价值的同时稀释中国特色,使产品更为全球化。中国品牌在走向世界前,必须先立足于本国市场,并获得稳定市场份额,积攒足够资本,同时企业内部组织可以在国内市场运作中得到检验。要集中精力于一个品牌并把它做强。在品牌形象方面要严格控制,集中指导。企业领导者要有执行这一战略的强烈愿望,有全球视野,能够不带任何偏见地理解和接受全球不同人群的共性和差异。他对中国企业的建议是:忘了生产数量,去追求卓越;集中精力单品牌高投资、而非多品牌高投资;要对知识和理念进行大量投资。只有这样,有一天中国服装企业才能真正走向国际市场。
听了专家们的精彩论道,与会中国著名服装企业的老总们都表示受益非浅,并阐述了对于品牌和企业发展的思考。福建七匹狼公司总裁周少雄表示,今后企业要多练内功,把原来没有解决的问题解决好,不能再象以前一样基本的问题都没解决好就想一蹴而蹴。北京爱慕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荣明也认为原来企业发展急了些,今后要沉一沉,在企业文化上多下功夫,要在企业里营造一个鼓励创新的氛围,使员工充分发挥才华与潜能,同时仍要有中国品牌成长还要经历大磨难的心理准备。大连思凡公司总经理周严认为品牌长足发展的三大基石是个人的精神气质与境界、民族文化的积淀、时代特征,就是用全新的方式、全新的体验来解释这个新时代。郑州领袖公司总经理陈勇斌不无激动地说,中国品牌的模式创新不仅是要学习西方先进模式,而更应通过学习与研究,最终探索出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中国模式。北京大华天坛公司董事长何永洙表示中国服装企业只有深入研究和吃透中国文化,才能最终创造出有别于外国的独具中国魅力的中国品牌来。
从企业家们的表白中,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中国服装企业与决策者们正不断成熟起来。他们有决心、有热忱让中国服装品牌有朝一日以独特的风采屹立于国际品牌之林,彰显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精神内蕴。为此,她们需要的是更多的思考、奋斗和脚踏实地的准备。让我们期待着中国服装企业早日创造出具有中国内核、富于时代气息和美感的国际品牌来!
信息来源:中国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