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举行新闻发布会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7-03-12 14:50:00
2007年3月9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06~2007年中国纺织行业经济运行形势,介绍2007年春季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主办的第四届全球纺织经济论坛、行业系列大展、中国国际时装周等活动的最新情况。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新闻发言人孙淮滨,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市场部主任徐迎新,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外事办主任袁红萍,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杨健出席了新闻发布会。
孙淮滨首先介绍了2006年中国纺织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并对2007年形势做了分析。他说,2006年纺织全行业围绕“十一五”发展纲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不断加大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保持行业经济运行健康稳定较快发展态势,实现了“十一五”良好开局。
纺织行业运行良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行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明显成效。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6年全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纱、布、服装、化纤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9.9%、14.8%、11.9%和12.9%,而销售产值、销售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1.6%和21.3%;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从业人数增长4.0%,固定资产净值增长12.5%,而利润总额增长了28.0%,劳动生产率提高17.5%。
二是出口整体保持较好较快增长,拉动了相关产品进口。按海关统计,2006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达1470.9亿美元(含94章),同比增长25.1%。出口结构呈现新的变化:一般贸易出口增长为29.3%,比重达72%,出口平均单价提高10.14%;对欧美原设限地区出口增长19.9%,增幅同比回落40个百分点,对原非设限地区出口同比增长27.7%,增幅上升约20个百分点。2006年纺织行业进口棉花、化纤单体、纺机、染化料共计317.5亿美元。
三是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呈现向中西部产业转移的趋势。在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下,2006年纺织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1%,比上年回落约8个百分点,但向中西部产业转移性投资仍在提速,中部和西部全年投资增速分别高出全行业19.8%和14.0%。
然而,2006年纺织行业运行中存在着棉花流通体制加大企业原料成本、人民币持续升值给企业造成出口和盈利压力、贸易摩擦导致出口环境仍然比较严峻等制约性因素,并将继续影响2007年行业经济运行。
展望2007,在世界经济和中国国民经济良好发展影响下,预计纺织行业经济仍将保持健康稳定较快发展,产值和出口将达到20%左右的增长,纱、布、服装、化纤等大类产品产量增长10%以上,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将超过1000亿元。全行业将继续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十一五”发展纲要,进一步做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自主创新,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开拓两个市场,应对贸易摩擦,扩大国际合作,进一步实现纺织行业经济又好又快增长。
徐迎新介绍了2007年3月份举办的第十五届中国服装服饰博览会、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春夏)博览会和第四届中国国际纺织纱线展览会的情况。
第十五届中国服装服饰博览会
由中国服装协会、中国国际贸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共同主办的第15届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CHIC2007)将于2007年3月18-20日(男装•休闲装•服饰品)、3月24-26日(女装•童装•服饰品)分两期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本届展会两期展出面积为12万平方米,细分专业展区十八个,共吸引了来自美国、意大利、法国、西班牙、德国、比利时、加拿大、土耳其、日本、韩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孟加拉、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中国澳门以及中国大陆等十七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个品牌参展,CHIC2007继续保持着亚洲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服装专业展会的荣誉。
CHIC的魅力不仅来自于每一方展区,更传韵在它一整套活动中。“2005-2006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将解读品牌战略,“07/08秋冬中国服装流行趋势”将引导中国服装本土品牌生产及服装消费走向;“2007中国服装经销商零售商会议年会”零距离瞄准市场,为服装经销商零售商打造交流平台提供全方面服务;“鹏润•2007中国服装论坛”传播服装行业思想创新之声,以“未来五年,中国服装品牌赢在哪里”为主题,从专家学者的眼光分析探讨中国服装在转型时代所面临的巨大变迁与挑战。“亚洲服装产业联盟”亦将国际交流掮为己任。CHIC,已将一个博览会变为了一场服装界的盛典。
2007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春夏)博览会
2007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春夏)博览会(intertextile北京面料展)将于3月22日-24日在北京展览馆和中国国际贸易中心隆重开展,该展会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主办,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和法兰克福展览(香港)有限公司联合承办。
为了满足更多企业的参展需求,本届展会将首次在北京展览馆和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两馆同期举办,展出面积达39,000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30%,展品涵盖棉、麻、丝、毛、化纤、功能面料、针织、绣花蕾丝、辅料、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媒体等。将汇聚来自意大利、德国、奥地利、葡萄牙、韩国、日本、法国、美国、瑞士、巴基斯坦、泰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891家展商,比去年同期增长近30%,其中海外展商241家,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巴基斯坦、泰国、中国台湾均以展团形式参展,国内麻纺协会、浙江萧山、盛泽等地也将再次组团携带特色产品在展会一展丰姿。
为充分保证权威展会对时尚潮流的引导,为更多的企业提供生产、采购和设计参考,组委会在展出面积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再次扩大流行趋势发布区域,着重突出色彩展示,分别在北京展览馆四个展厅设立流行趋势发布区域。同时在展会现场继续设立法律咨询办公室,邀请北京市有关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全面参与展览会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并邀请业内专家,组织13场主题鲜明的论坛活动,内容包括纺织服装面料流行趋势研究及预测、最新国际纺织服装市场变化趋势、国际经贸活动中的争议解决、纺织新产品推介及新技术交流等多个方面。
第四届中国国际纺织纱线展览会
第四届中国国际纺织纱线展览会将于2007年3月22日至24日在北京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举办。该展会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主办,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法兰克福展览(香港)有限公司、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中国麻纺行业协会、中国纺织信息中心联合承办。
作为北方地区最大的纺织纱线、纤维类盛会,本届展览会在纺织行业良好发展态势的带动下,共吸引了9个国家和地区的115家纱线、纤维类参展商参加,展出面积3000平方米。
为方便观众参观,组委会在展会期间将安排免费班车往返于北京展览馆和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两馆之间,为展商和观众创造尽可能舒适、便捷的参观条件。
袁红萍对“第四届全球纺织经济论坛”的最新进展情况做了说明。她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定于3月23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办第四届《全球纺织经济论坛》,本次论坛的主题为“科学技术•品牌与国际合作”。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从2004年3月举办首届全球纺织经济论坛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三届。今年举办论坛确定的这一主题,初衷是基于当代新兴科学技术和经济全球化进程极大地提高了生活资料产业的创造力,与此同时促进了人们生存质量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纤维产业即面临全球供过于求的尖锐挑战,又面临人们对物质和文化新型消费需求带来的发展机遇。这使科学技术和品牌愈发成为当代纤维产业竞争的焦点,同时愈发成为扩展国际间专业分工、构筑跨国产业链、价值链的核心纽带。不言而喻,面对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需要在各国行业间和企业间加强沟通理解,化解矛盾与摩擦,寻求优势互补,推动双边、多边合作共赢的新秩序。
本次论坛的主题已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响应,现在演讲嘉宾已基本确定。我国领导人、部委负责人将作重要演讲。各国纺织服装行业组织的专职领导,世界著名设计大师,国际名牌开创者、所有者,国际品牌经营企业家,技术密集和产业链集成型跨国公司,科学与人文史学家,设计与文化创意艺术家,时尚传媒评论家等也将发表精彩的演讲。
相信本次论坛将会对世界纤维产业新时期的健康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特别是对中国纺织服装业扩大国际合作,转变增长方式,建设科技与品牌创新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以及具有高度社会责任的现代纺织工业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最后,杨健就中国国际时装周的情况做了介绍。他说,中国国际时装周将于2007年3月17日至25日在北京举行2007/2008秋冬系列发布活动。
本届时装周的主场地设在北京饭店和D.PARK时尚会所(北京设计师广场),届时将举办“汉帛奖”第15届中国国际青年时装设计师作品大赛、“浩沙杯”第4届中国泳装设计大赛、“柒牌中华立领杯”时尚中华创新设计邀请赛等三项专业赛事评选活动,以及“利郎”、“吉米”、“红杉树”、“卡宾”、“爱登堡”、“波司登”、“圣达威”、“超越”、崔福浩(韩国)、“毛戈平”、“真维斯”、“孙秀琴”、“梅蒂”、Elegant.Prosper、S.S、“梦舒雅”、MICHELE MIGLIONICO(意大利)、IRENE VEN RYB(法国)、“米欧”等国内外20多个时装、成衣和彩妆品牌的专场发布会,北京服装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也将分别举办2007届毕业生优秀作品展示;时装周期间,还将举办10余场中外媒体招待会以及“HI-TEC”品牌之路服饰论坛。3月25日晚,本届时装周将在隆重的“U-TOWN风尚——中国国际时装周十周年公众评选星光夜”活动中落下帷幕。
信息来源:全球纺织网
孙淮滨首先介绍了2006年中国纺织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并对2007年形势做了分析。他说,2006年纺织全行业围绕“十一五”发展纲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不断加大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保持行业经济运行健康稳定较快发展态势,实现了“十一五”良好开局。
纺织行业运行良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行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明显成效。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6年全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纱、布、服装、化纤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9.9%、14.8%、11.9%和12.9%,而销售产值、销售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1.6%和21.3%;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从业人数增长4.0%,固定资产净值增长12.5%,而利润总额增长了28.0%,劳动生产率提高17.5%。
二是出口整体保持较好较快增长,拉动了相关产品进口。按海关统计,2006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达1470.9亿美元(含94章),同比增长25.1%。出口结构呈现新的变化:一般贸易出口增长为29.3%,比重达72%,出口平均单价提高10.14%;对欧美原设限地区出口增长19.9%,增幅同比回落40个百分点,对原非设限地区出口同比增长27.7%,增幅上升约20个百分点。2006年纺织行业进口棉花、化纤单体、纺机、染化料共计317.5亿美元。
三是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呈现向中西部产业转移的趋势。在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下,2006年纺织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1%,比上年回落约8个百分点,但向中西部产业转移性投资仍在提速,中部和西部全年投资增速分别高出全行业19.8%和14.0%。
然而,2006年纺织行业运行中存在着棉花流通体制加大企业原料成本、人民币持续升值给企业造成出口和盈利压力、贸易摩擦导致出口环境仍然比较严峻等制约性因素,并将继续影响2007年行业经济运行。
展望2007,在世界经济和中国国民经济良好发展影响下,预计纺织行业经济仍将保持健康稳定较快发展,产值和出口将达到20%左右的增长,纱、布、服装、化纤等大类产品产量增长10%以上,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将超过1000亿元。全行业将继续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十一五”发展纲要,进一步做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自主创新,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开拓两个市场,应对贸易摩擦,扩大国际合作,进一步实现纺织行业经济又好又快增长。
徐迎新介绍了2007年3月份举办的第十五届中国服装服饰博览会、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春夏)博览会和第四届中国国际纺织纱线展览会的情况。
第十五届中国服装服饰博览会
由中国服装协会、中国国际贸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共同主办的第15届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CHIC2007)将于2007年3月18-20日(男装•休闲装•服饰品)、3月24-26日(女装•童装•服饰品)分两期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本届展会两期展出面积为12万平方米,细分专业展区十八个,共吸引了来自美国、意大利、法国、西班牙、德国、比利时、加拿大、土耳其、日本、韩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孟加拉、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中国澳门以及中国大陆等十七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个品牌参展,CHIC2007继续保持着亚洲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服装专业展会的荣誉。
CHIC的魅力不仅来自于每一方展区,更传韵在它一整套活动中。“2005-2006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将解读品牌战略,“07/08秋冬中国服装流行趋势”将引导中国服装本土品牌生产及服装消费走向;“2007中国服装经销商零售商会议年会”零距离瞄准市场,为服装经销商零售商打造交流平台提供全方面服务;“鹏润•2007中国服装论坛”传播服装行业思想创新之声,以“未来五年,中国服装品牌赢在哪里”为主题,从专家学者的眼光分析探讨中国服装在转型时代所面临的巨大变迁与挑战。“亚洲服装产业联盟”亦将国际交流掮为己任。CHIC,已将一个博览会变为了一场服装界的盛典。
2007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春夏)博览会
2007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春夏)博览会(intertextile北京面料展)将于3月22日-24日在北京展览馆和中国国际贸易中心隆重开展,该展会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主办,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和法兰克福展览(香港)有限公司联合承办。
为了满足更多企业的参展需求,本届展会将首次在北京展览馆和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两馆同期举办,展出面积达39,000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30%,展品涵盖棉、麻、丝、毛、化纤、功能面料、针织、绣花蕾丝、辅料、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媒体等。将汇聚来自意大利、德国、奥地利、葡萄牙、韩国、日本、法国、美国、瑞士、巴基斯坦、泰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891家展商,比去年同期增长近30%,其中海外展商241家,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巴基斯坦、泰国、中国台湾均以展团形式参展,国内麻纺协会、浙江萧山、盛泽等地也将再次组团携带特色产品在展会一展丰姿。
为充分保证权威展会对时尚潮流的引导,为更多的企业提供生产、采购和设计参考,组委会在展出面积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再次扩大流行趋势发布区域,着重突出色彩展示,分别在北京展览馆四个展厅设立流行趋势发布区域。同时在展会现场继续设立法律咨询办公室,邀请北京市有关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全面参与展览会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并邀请业内专家,组织13场主题鲜明的论坛活动,内容包括纺织服装面料流行趋势研究及预测、最新国际纺织服装市场变化趋势、国际经贸活动中的争议解决、纺织新产品推介及新技术交流等多个方面。
第四届中国国际纺织纱线展览会
第四届中国国际纺织纱线展览会将于2007年3月22日至24日在北京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举办。该展会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主办,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法兰克福展览(香港)有限公司、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中国麻纺行业协会、中国纺织信息中心联合承办。
作为北方地区最大的纺织纱线、纤维类盛会,本届展览会在纺织行业良好发展态势的带动下,共吸引了9个国家和地区的115家纱线、纤维类参展商参加,展出面积3000平方米。
为方便观众参观,组委会在展会期间将安排免费班车往返于北京展览馆和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两馆之间,为展商和观众创造尽可能舒适、便捷的参观条件。
袁红萍对“第四届全球纺织经济论坛”的最新进展情况做了说明。她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定于3月23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办第四届《全球纺织经济论坛》,本次论坛的主题为“科学技术•品牌与国际合作”。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从2004年3月举办首届全球纺织经济论坛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三届。今年举办论坛确定的这一主题,初衷是基于当代新兴科学技术和经济全球化进程极大地提高了生活资料产业的创造力,与此同时促进了人们生存质量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纤维产业即面临全球供过于求的尖锐挑战,又面临人们对物质和文化新型消费需求带来的发展机遇。这使科学技术和品牌愈发成为当代纤维产业竞争的焦点,同时愈发成为扩展国际间专业分工、构筑跨国产业链、价值链的核心纽带。不言而喻,面对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需要在各国行业间和企业间加强沟通理解,化解矛盾与摩擦,寻求优势互补,推动双边、多边合作共赢的新秩序。
本次论坛的主题已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响应,现在演讲嘉宾已基本确定。我国领导人、部委负责人将作重要演讲。各国纺织服装行业组织的专职领导,世界著名设计大师,国际名牌开创者、所有者,国际品牌经营企业家,技术密集和产业链集成型跨国公司,科学与人文史学家,设计与文化创意艺术家,时尚传媒评论家等也将发表精彩的演讲。
相信本次论坛将会对世界纤维产业新时期的健康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特别是对中国纺织服装业扩大国际合作,转变增长方式,建设科技与品牌创新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以及具有高度社会责任的现代纺织工业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最后,杨健就中国国际时装周的情况做了介绍。他说,中国国际时装周将于2007年3月17日至25日在北京举行2007/2008秋冬系列发布活动。
本届时装周的主场地设在北京饭店和D.PARK时尚会所(北京设计师广场),届时将举办“汉帛奖”第15届中国国际青年时装设计师作品大赛、“浩沙杯”第4届中国泳装设计大赛、“柒牌中华立领杯”时尚中华创新设计邀请赛等三项专业赛事评选活动,以及“利郎”、“吉米”、“红杉树”、“卡宾”、“爱登堡”、“波司登”、“圣达威”、“超越”、崔福浩(韩国)、“毛戈平”、“真维斯”、“孙秀琴”、“梅蒂”、Elegant.Prosper、S.S、“梦舒雅”、MICHELE MIGLIONICO(意大利)、IRENE VEN RYB(法国)、“米欧”等国内外20多个时装、成衣和彩妆品牌的专场发布会,北京服装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也将分别举办2007届毕业生优秀作品展示;时装周期间,还将举办10余场中外媒体招待会以及“HI-TEC”品牌之路服饰论坛。3月25日晚,本届时装周将在隆重的“U-TOWN风尚——中国国际时装周十周年公众评选星光夜”活动中落下帷幕。
信息来源:全球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