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2007年纺织品服装出口形势分析及预测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7-01-25 09:40:00

  2007年纺织出口形势大概如何?纺织行业的从业人士尤其是做贸易的人士更为关注。经历了近两年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大起大落,大悲大喜,2007年更让人期待。先来看近两年的出口情况,选取近两年是因为这是纺织品服装配额取消后的两年,所谓“后配额时代”。
  
  所谓后配额时代,就是从2005年开始,没有纺织品服装出口的配额限制,这区别于2004年以前的配额时代。由于2005年前三个月的出口猛增,部分产品巨高的同比增幅超过了欧美国家的想像,加上要缓解国内的政治压力,2005年下半年,欧盟和美国分别对我国重新设限,共有31个类别被重新加以数量限制。2006年上半年中国纺织行业对美国出口82.3亿美元,下降0.6%;对欧盟出口95亿美元,同比增长10.3%,增幅下降了46.2%。我国纺织品服装对美国出口增幅回落了70%,设限的21类产品出口下降了31.71%;对欧盟出口增幅回落45%,设限的10类产品出口下降了29.69%。下半年情况稍好,与配额重新收回,加快流通有关。而2006年全年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总额达1439.92亿美元,与上年同比增长22.51%,占全国外贸出口总值的14.86%,其中,纺织品出口金额488亿美元,同比增长18.70%;服装出口金额951.92亿美元,同比增长28.90%。
  
  为什么上半年和下半年的反差如此之大?究其原因,上半年由于配额价格炒得过高,不少企业因承受不起配额成本而放弃欧美市场,商务部为了加快配额流通,回收了部分配额并降低了使用费,下半年后市场上的配额价格开始下跌,配额市场的成交量随之上升,再加上不少企业先分到只是象征性价格的协议配额,从而不断增加欧美定单,导致出口情况明显好转。
  
  那么到了2007年,出口情况又有那些变化,从中国第一纺织网获悉:2007年分配和和招标的体制决定了2007年的配额大部份掌握在有业绩的企业手里,第一次分配和招标的量是2007年总量的50%,理论上现在市场上可以流通的量是全年总量的一半,但实际市场上可流通的量却很小。因为大部份企业是自用为主,配额调剂较少;而以前是近20%左右的量掌握在配额中介手里,配额中介手中的配额数量可流通性比较强。现在临近春节,出货比较频繁,势必推高配额的行情走势。分析2007年纺织品服装的出口主要看以下几方面:
  
  一、配额成本决定订单价格
  
  2007年是欧盟对中国纺织品设限的最后一年,欧盟是否将延长到2008年或采取其他手段尚难判断,但不排除欧盟会使用反倾销措施,这对企业伤杀力甚至超过设限,企业对此必须留意。2006年31类受欧美设限纺织品的配额全部采取70%用于业绩分配、30%用于公开招标的方式。2006年配额价格基本是一路走低,与企业抵制炒高配额行情和商务部加快使用配额有关。2007年则采取全新模式,31类中有18类100%按业绩分配,免费供企业使用,其他比较热门的13类100%参与协议招标。
  
  2007年度输欧美纺织品第一次协议招标工作刚刚结束,首次协议招标量为明年全年协议招标总量的一半。来自纺织商会招标办公室的消息显示,共有3650家企业参与投标,占已成功办理投标条件企业家数的89.8%,占具有投标资格企业家数的76.4%。不少纺企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协议招标价格普遍低于市场价,甚至低于OPA(外地加工措施)价,预期明年上半年将有大量OPA订单回流内地。另据本网记者19日从有关方面获悉,2007年第二次配额分配申请应该在春节前后进行。
  
  二、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竞争优势下滑
  
  由于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纺织行业用工一度出现危机,中国纺织行业赖以生存的成本优势岌岌可危。越南已经成为纺织品出口增长幅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据Liz Claiborne代表介绍,越南已经成为该公司继中国之后的第二大纺织品服装供应国,而该公司在两年前与越南还没有任何订单。值得注意的是,与越南签的订单并不是从其他国家转过去的,而是由于价格原因从中国转移过去的。
  
  三、人民币升值降低纺织品价格优势
  
  2005年7月21日,央行宣布,从当天起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同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换8.11元人民币,升值约2%。从那天起,人民币就开始了它的升值之路。在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波动比较温和,幅度也比较小。随着汇改的日益推进,波幅逐渐增大。期间,人民币并非一路上升,也曾多次反弹,有时幅度还较大,但总体来看仍然是波浪式的升值态势。从最初的8.2765到2007年1月19日的7.7758元,历时近18个月,人民币累计升值6%。而一直以来,我国的纺织品就是靠价格优势来跑量,薄利多销,产品附加值低,如果价格优势不再明显,出口订单将向周边国家分流。
  
  四、纺织品服装行业出口退税下调效应将在今年显现
  
  出口退税下调2%,将直接影响到出口企业微薄的利润率。据中国第一纺织网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1-11月,我国纺织全行业产品销售收入为21689.14亿元,产品销售成本为19395.18亿元,产品销售税金和附加为83.60亿元,由此可计算出毛利(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税金和附加)为2210.36亿元,毛利率(毛利/销售收入)为10.19%;由于利润总额为767.63亿元,可算出利润率(利润总额/销售收入,即所得税之前的利润率,也称税前利润率)为3.53%,纺织行业本就是微利行业,出口退税下调将进一步挤压微薄的利润空间。
  
  2006年下调纺织品而不下调服装,还是充分考虑到了企业的承受适应能力,并给了企业一段调整时间,之前传言的服装出口退税率下调2%,之所以没有成为现实,是因为相对于纺织品而言,它的产品附加值更高一些。但是如果服装行业产业结构调整收效不明显的话,估计也会列入下调范围,预计下调2%-3%。同样,纺织品也将面临出口退税率继续下调的可能。 2007年纺织品继续下调的可能性不大,去年下调的效果需要在今年显现,同时也给企业一定调整时间。倒是服装部分品种有可能下调。2007年并不排除会继续降低出口退税的可能,特别是可能扩大到服装行业,这对服装的产业升级和品牌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07年纺织行业将会面临种种利空因素,虽然在惯性的驱使下,我国纺织品服装还是会有一定的同比增长,相比去年22%的增幅,今年考虑到最关键的出口退税2%和人民币升值5%,估计增幅在10-15%,全年出口总值在1580-1650亿美元。但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问题,即使到了2008年,还会有各种贸易壁垒和技术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加以限制,我国纺企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果还是没有太多的危机意识,停留在观望、跟风的阶段,少部分纺企的短期利益最终会影响行业的整体利益,行业最终也被这些企业做垮。纺织行业要想获得持续发展,做大做强,必须扎扎实实的做好产业升级,拉开结构层次,2007年纺企将出现明显的两级分化,部分不思进取的企业将被淘汰。

信息来源:第一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