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出口贸易突显人民币汇改效应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6-07-21 10:35:00
2005年7月21日,央行宣布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当日19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作为次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外汇指定银行之间交易的中间价,人民币一次性升值约2%。中国的汇改之路从此踏上了征程。
汇改初期,纺织服装业一直是专家学者们认为将受到最严重不利影响的行业。由于很多纺织企业在国内采购原材料,加工成产品后出口,人民币一旦升值,这些企业的出口价格将相应抬高,势必会影响到出口量,导致利润率下降。
而根据中国海关统计的最新数据,2006年1至5月,全国纺织品服装进出口565.6亿美元,增长21.9%,其中出口496亿美元,增长24.4%;进口69.6亿美元,增长6.5%。实现顺差426.3亿美元,增长27.9%。
不仅如此,2006年5月份全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还创造了单月出口额新高:111.7亿美元,比4月份又增加0.3亿美元。同比增长29.8%。
此外,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在日前发布的《2005/2006中国纺织品工业发展报告》中指出,2005年规模以上服装企业利润总额增幅高达33.09%,是“十五”期间增长最快的一年。
这份“中国纺织白皮书”指出,一些绩优企业或企业集团凭借市场、资源、品牌和技术优势,规模不断扩大,成为行业的排头兵,国际化步伐加快。纺织企业整体竞争能力进一步提升,纺织出口产品附加值提高,在国际中高档服装市场已经占有一席之地;国内市场一批服装强势品牌崛起;纺织产业布局调整,服装出口生产集中度提升。
长期而言,人民币汇率调整,将促使出口企业改变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面对以上这些数据以及专业分析,我们有理由相信,短短一年间,汇改效应已显。
信息来源: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