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南充春茧收购情况的调查报告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5-10-26 09:27:00
春茧收购的基本情况
1、发种减少收量增加。今年春季全市共发蚕种11.17万张,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发7031张,下降5.98%。全市收购春茧270.98万公斤,比去年同期增收14.98万公斤,增长5.85%。其中,收茧量增加的县有嘉陵、顺庆,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45.6%和20%;收茧量下降的县有蓬安、南部、阆中,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16.67%、12.8%和10.12%;其余各县基本与去年持平。春季全市烘干茧1072吨,其中于正茧991.8吨。
2、收购均价提高蚕农增收。今年春季全市正茧收购均价14.86元/公斤,单价比去年同期增加1.22元/公斤,按收茧量计算,蚕农茧款收入396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收680万元。
3、茧源分布北重南轻。近十年来,我市南部片区受多种因素影响,蚕茧产量下滑严重,出现了茧源分布失衡的状况,目前我市的蚕茧产量主要集中在北部县(市、区)。今春阆中、南部、西充、嘉陵四县(市、区)收购蚕茧189.26万公斤,占全市产量的70%。
4、收购秩序基本良好。从总体来看,收购主体相对单一的县(市、区)收购秩序相对较好,如南部、营山、阆中、西充、蓬安等,但仍有少数游散茧贩子参与收购;收购主体较多的县(区)市场秩序较差,尤其是以仪陇、嘉陵为代表,几乎每个茧站都是一个独立的收购主体,各站之问相互哄抢茧源,抬级抬价,扰乱了局部的市场收购秩序和价格政策。
5、收购资金足额兑现。各收茧单位通过多种渠道积极筹措资金,确保了收购茧款及时足额兑现,没有出现打“白条”现象,蚕农普遍感到满意。
收购经营模式多元化
蚕茧流通体制改革以来,我市蚕茧收购经营体制出现了重大变化,目前我市各县(市、区)蚕茧收购体制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l)贸工农一体化模式。南部县绿神丝绸有限是四川省丝绸公司建在南部的蚕茧生产及生丝加工出口基地,该公司集南部县桑、蚕、种、茧、丝于一体,从根本上解决了产业链之间的分割状态,最大限度地整合了该县的茧丝资源,对产业发展极为有利,是蚕茧流通体制改革的理想模式。
(2)“企业+基地+农户”模式。营山南陵丝绸厂、西充天薪茧丝绸公司、高坪嘉陵丝厂均系该模式,这些以丝绸加工为主的企业通过购买本县(区)部分茧站后,重视对蚕桑基地的培育和发展,采取“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的方式,得到了相对稳定的原料供应,实现了企业与蚕农“双赢”,促进了产业的发展。
(3)企业直接参与收购模式。以仪陇承德丝厂为代表,企业为自身生产需要,在获得蚕茧收购资格证的情况下直接参与蚕茧收购。这种模式的弊端是企业没有蚕桑基地,也没有对蚕桑生产进行投入,收茧成本低,对自身有利,但在目前情况下对蚕桑生产的发展不利,对周边区域正常收购秩序造成一定冲击。
(4)蚕茧公司统一收购模式。间中市继续保持由蚕茧公司统一收购经营。这种经营模式虽有收购主体单一的优点,但近年来蚕茧公司面临人员多、包袱重、收茧成本高等诸多困难,同时受市场行情左右大,抗风险能力弱,对蚕桑生产反哺有限。目前阆中市政府正在酝酿公司改制,具体方案尚待出台。
(5)租赁收购模式。蓬安县赛克斯纺织公司今春起整体租赁蓬安县蚕业局27个茧站,租期五年(另外10个乡办茧站分别为10个独立的收购主体),这在短时间内解决了企业部分原料来源。
(6)个体收购模式。仪陇县原蚕茧公司所属35个茧站分别出售给33个私人经营。嘉陵区蚕茧公司因债务沉重,公司至今无法进行改制,从去年起收购工作已转移由下属各分站自由组合经营,形成多个分散收购主体。收购主体过多是造成蚕茧收购秩序混乱的根本原因,这也是今后在深化和完善蚕茧流通体制改革中,应规避的模式。
政策建议
南充春茧收购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蚕茧流通体制改革不尽人意。2、蚕茧产量、质量持续严重下滑。3、部分县(区)执行政策不到位,市场监管不力。为此,我们建议:
(1)完善体制改革,培育“龙头”企业
蚕茧流通体制改革直接关系到蚕桑生产和整个行业的发展,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各县(市、区)蚕茧流通体制改革,从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角度思考,坚持目标明确,规范运作,扎实推进,努力完善。在深化和完善蚕茧流通体制改革过程中要统筹考虑发展主体和收购主体的关系,努力整合双重职能于一体,让宝贵的茧丝资源真正集聚到想发展和有条件发展蚕桑事业的主体上来。要大力推广南部绿神公司走“公司+茧站+基地”的经营模式,鼓励、支持本市丝绸企业和外地企业集团在我市建立蚕茧生产基地,鼓励企业通过对蚕桑生产环节的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和定向收购,建立起以利益为纽带的经济共同体和“茧价保底”的风险防范机制,实现企业与蚕业的共同发展。
(2)整合收购主体,稳定蚕茧市场
从有利于整合资源、培育发展主体以及规范市场收购秩序的角度出发,各县(市、区)应只保留l—2个蚕茧收购主体,对已化整为零出现多个收购主体的县(区),要支持鼓励龙头企业进行收购和兼并,或以股份制形式进行联合,形成相对稳定单一的收购主体和收购主渠道,发挥收购主渠道调控市场的能力;稳定蚕茧收购市场。
(3)严格市场准入,强化市场整治
建立良好的蚕茧市场收购秩序,是保护蚕茧质量、维护投资者和企业利益的基础,要以明年对蚕茧收购资格证换证年审为契机,对全市各收茧单位进行全面清理整顿,对长期扰乱市场秩序,不符合资格证管理条例的收茧单位,要坚决取缔收购资格许可证,工商部门不得发给营业执照。各级政府要加强对相关部门在执行蚕茧收购政策的督查力度,坚持“守土有责”,层层落实责任,强化市场监管。对蚕茧收购期间出现的监管不力的现象要及时通报批评,确保蚕茧收购市场规范有序,促进行业协调、健康、稳定发展。
信息来源; 四川省商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