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中国经济高增长将持续5到10年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5-03-22 08:10:00
“目前,市场推动发展的力量明显增强,企业自主增长的机制开始形成。……今年1到2月,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市场流通也很活跃,对外贸易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稳步增长,全国房地产市场总体增长。”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20日在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时,这样为当前的中国经济形势定性。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今年我国1至2月工业增加值累计比去年同期高0.3个百分点,达到16.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剔除掉价格因素,实际上涨到了11.7%,比去年同期高了2.6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1.7%,其中出口36.6%,比去年同期增速快7.9个百分点。
中国当前面临的经济形势到底如何?中国经济高增长还能持续多久?在本次论坛上,各界专家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经济态势开局不错
“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在今年的头两个月继续保持了2004年以来平稳较快增长的趋势,开局不错。”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综合司司长郑京平说。他认为,从供给的角度来看,工业增加值的增速比去年同期只是略微加快;从需求的角度来看,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有了大幅度回落,去年同期增长53%,现在回落到2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实际增长幅度也达到了11%点多,进出口是110亿美元,所以需求还是可以比较旺的。”
郑京平重点解释了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突然大幅度上涨。他认为1月份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1.9%,2月份一下跳到3.9%,尽管跳动非常大,但并不能说明通货膨胀已经显现。“2004年的春节是在1月25日左右,2005年的春节是在2月9日。这个时候2月份显示出来的数据和1月份显示出来的数据都是不可比的,所以我们要看的时候要把1、2月份的数据累计起来看。”
但即使是看1至2月份的累积数据,2.9%的上涨幅度也比去年同期高了0.3个百分点。对此,郑京平表示,1至2月份CPI上涨中,翘尾因素所占的份额比较大,占1.4个百分点,而新增因素只占1.5个百分点。
对郑京平的观点,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却持有异议,认为今年中国经济的反弹压力非常大。
哈继铭也重点谈了他对物价的看法。他承认今年1至2月份CPI同比增长2.9%,的确有翘尾因素的干扰,但剔除掉这个因素看累计增长,也达到了2.4%。“这是近5年来累计增长最大的,还没有包括所谓价格管制、反馈等等其他因素。”究其原因,他认为既有工资上涨的压力,也有前期包括电价、水价,甚至工业门票等行政上限制转嫁的价格现在不断开始上涨的原因。此外,人民币随美元而贬值造成的对通货膨胀的压力也在不断地显现。“就这些方面来看,今年通货膨胀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更何况由于中国有很大一部分消费活动不是以投资活动体现的,CPI还难以完全反映真实的通货膨胀情况。比如一些关键产品的价格存在管制,油电煤运的矛盾也无法反映到CPI里面,农村的贫困更是使得农村对教育和医疗的需求不能在CPI指数里面反映出来。
高增长还会保持5到10年
“从长期看,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8%到9%的高速增长,至少在今后5至10年都应该是这样的。”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综合司司长郑京平在会上表明了自己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看法。
郑京平分析认为,中国高增长的支撑因素有三个:一是高投资,即高储蓄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大量流入。他介绍说,中国有将近44%的高储蓄,而同期在国际上,美国的储蓄率只有18%,欧盟主要国家也只在20%左右。同时,中国的发展前景、市场以及投资环境在国际市场被看好,外商直接投资大量流入,也支撑了中国经济高增长;二是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和科学技术的应用,释放了大量的生产力,并且在这方面的潜力空间还相当巨大;三是社会的稳定。
郑京平同时指出,随着中国人口日益老龄化,高储蓄率时代可能会在15年到20年后结束,一些问题也会显现出来,比如投资回报率低等。但是,中国政府已经注意到了这些问题,而且也已经看到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并且正在采取措施向着正确的轨道上迈进。因此,有理由相信,中国经济可以保持持续较快的发展。
最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完成了对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的最新分析预测。课题组分三种情景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前景进行了预测,按照基准情景,“十一五”期间经济将持续保持快速增长,年均经济增长速度将保持在8%左右,按照不变价格(2000年价格)计算,“十一五”期末,GDP总量按美元计算将达到23000亿美元左右,人均GDP将达到1700美元左右;2010至2020年经济增长速度会有所放慢,年均经济增长速度将保持7%左右,到2020年,GDP总量将达到47000亿美元左右,人均GDP将达到3200美元左右。
推动“十一五”期间以及2010至2020年经济快速增长的最主要的动力将仍然是快速的资本形成,其贡献率分别达到了63%(协调发展情景)、66.7%(基准情景)和71.7%(风险情景)。同时,由于城市化、人力资本投资、经济体制改革以及技术创新所带来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越来越大,到2015至2020年间,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比“十五”期间提高10到15个百分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是实现未来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