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当前我国主要面临四种贸易壁垒形式――当前贸易壁垒问题剖析(中)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4-10-22 08:01:00
加入WTO以后,我国可以说迈过了传统的关税贸易壁垒这道出口门槛,但国际上对我国采取的各种贸易救济措施和非关税贸易壁垒近两年日趋增多,并且还会在将来一段时间内长期存在。在第96届广交会期间,专家详细介绍了当前我国面临的四种主要贸易壁垒形式。
  --反倾销。目前我国是世界反倾销的“重灾区”,政府官员、专家和企业对此均深深表示担忧。商务部公平贸易局局长王受文介绍,目前世界上平均每7起反倾销案件中,就有1起针对我国产品。国内机电行业在广交会期间特别召开了机电产品反倾销研讨会,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刘美崑在会上预测,外国对华反倾销案件到2005年将出现一个新的高峰,理由如下: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对其他国家造成较大压力,目前全球经济增长缓慢,一些国家将本国失业和贸易逆差归罪于我们;我国产品普遍缺乏品牌与技术,主要靠薄利多销占领市场,同行的竞价压价,造成出口经营秩序混乱;目前国内一些企业具备了较强的竞争实力,引起了贸易竞争对手的恐慌;WTO允许贸易救济措施广泛使用,反倾销成为实施贸易保护的主要手段。
  --特保措施。据商务部统计,目前我国已被其他国家采取了11条特保措施。特保措施具有较大的危害性,王受文认为其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特保措施不同于一般保障措施,它只针对我国。也就是说,其他国家可以向我国采取特保措施,而我们却不能施加于别国。这充分地体现出特保措施的歧视性。二是与一般保障措施相比较,采取特保措施的门槛要低一些。三是一旦我国某一出口产品遭遇特保,可能会引起其他国家的连锁反应。王受文举例说,A国对我国采取了特保,B国就可以“中国对A国的产品无法出口,将会转向出口到B国”为借口,同样申请对我国采取特保。
  --反补贴。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曲如晓分析,反补贴将成为我国出口贸易的潜在威胁。按照世贸组织条款,凡进口产品存在补贴,并对已经建立的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者产生实质损害威胁,或者对建立国内产业造成实质阻碍,进口国可以对该产品进行调查,采取反补贴措施。但根据规定,只有承认我国市场经济地位,才能对我们进行反补贴调查。当前,包括美国、欧盟在内的许多国家,依旧将我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因此我国在2003以前没有遭受过国外反补贴调查。截至2004年9月,已有新西兰、泰国、马来西亚、南非等22个国家,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而加拿大一给予中国企业“市场经济导向企业的认定”,就先后对我国三种产品立案,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的合并调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地位被更多国家承认,反补贴这一壁垒也将随之而至。反补贴对我国出口产品的潜在威胁已经转变为现实危害。
  --技术性贸易壁垒。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取代反倾销,成为我国出口面临的第一大非关税壁垒。我国受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的年出口额已高达450亿-500亿美元。曲如晓教授认为,技术贸易壁垒之所以能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最大障碍,主要是由于我国贸易伙伴恰恰集中在美国、欧盟与日本则这三个技术贸易壁垒的发源地。再者,我国出口产品技术含量较低以及企业对国外的技术缺乏了解也是重要的原因。
  据专家和企业介绍,近年来技术贸易壁垒形式翻新、层出不穷。诸如知识产权调查、安全标准、环保标准以及社会责任认证都在其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