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配额取消后纺织业前景并不乐观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4-10-12 08:03:00
近一个时期以来,资本市场内外弥漫着所谓纺织板块利好,即对“2005年起纺织品出口配额将被取消”这一市场空间扩大的乐观预期。实际上,即使不考虑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的关联性及对后者的代表性因素,人们的预期仍似乎过于乐观。而对于理性投资者来说,客观、确切地认识“配额取消”的实质以及由此生成的现实市场空间,澄清其对行业经济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
  “除配”初期现实市场约200亿美元
  全球现存的纺织成衣配额制进口国只有欧盟、美国、加拿大和土耳其。据2002年度WTO数据,四家的当年纺织品成衣进口总额为2260亿美元,其中的土耳其进口额仅35亿美元左右,规模较小,加拿大也不过是土耳其的2倍左右,因此考查配额的市场演变主要看欧美。
  对于尚待最后解除配额制的126种一体化类别产品,欧盟和美国2003年分别进口了800亿美元和500亿美元,其中都以棉纺织的初加工品、最终制成品为主。因此总共1300亿美元的理论空间,若去除诸如此类的“刚性保护”成分(合计约600亿美元),则得出剩余的期望空间约为700亿美元。因些,证券市场应该关注的是这700亿美元的“蛋糕”会如何划分,中国纺织行业能取得多少。
  纺织行业在明后年因“除配”而获得的现实市场大致为200亿美元左右,且200亿以下的可能性更大,然而这不过是2003年出口额的四分之一。
  新贸易保护主义大行其道
  无疑,“配额取消”意味着对外贸易的数量限制被解除。但切记:配额制的产生与取消事件本身是一个多方博弈的结果,在这前后,有关的进口国都会想方设法采取新的(限制)手段,以便在这个一体化进程中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平稳过渡,也就是说,目前尚受配额限制的1300余亿美元市场,绝不会在顷刻间完全变成原主要受限国的囊中之物。
  为迎接“零配额”(实为“后配额”)的新时代到来,欧盟和美国已经开始加速实施反倾销、反补贴、“特别保护”等措施,以求保护本国产业。当初中国入世协定书中的有关保留条款,可能首当其冲为欧美所充分运用。继去年11月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三种产品设限后,最近美众议院又出台一项针对中国特保政策修改的立法提议,旨在更自由地实施“特保”。
  自从世界贸易的关税障碍弱化以后,我国纺织业的比较优势就不断显现出来,市场份额持续上升(如图6),这也令进口国更多选择了种种非关税手段设障,贸易环境也因此变得复杂化和不确定。除反倾销、技术壁垒和环保壁垒之外,欧美又开始推广“社会责任标准SA8000”认证等等,这些障碍都将对我们构成更深的影响。此外,欧盟也计划取消中国的贸易最惠国待遇。近来还注意到:针对中国货币(汇率)、出口退税政策的指责和动议明显增多,这随时都可能引发更加激烈的反倾销、反补贴行动。
  此外,来自其他竞争对手的干扰,同样可以使配额制的废除打上折扣。今年3月,美国和土耳其的有关行业协会发起《伊斯坦布尔声明》,该声明要求世贸组织(WTO)讨论将纺织品配额延长至2007年年底。WTO虽最初明确表态反对配额延长的提议,但不久前又转而决定在10月1日的正式会议上讨论审议,似有向提议者妥协的倾向。看来,既然需要博弈,就不大会出现一方压倒另一方的“单赢”局面,而是各方的“多赢”。
  比较优势的支撑趋于弱化
  纺织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首先是劳动力成本,我国纺织业多年来之所以能在国际市场取得成功,主要得益于劳动力的低成本。但是,与新兴的竞争对手相比,目前我国的这一优势正在消失甚至已处于劣势。一旦首要的比较优势弱化,则意味着在扩大市场份额的进程中可能落后于对手,而不是蚕食对手的份额。正因如此,这些对手才极力主张WTO如期“除配”,等待着真正大显身手。
  配额制解除后,小批量、多品种、快交货的需求相应增大,而那些位于欧盟和美国周边区域的出口国更适应起快速反应要求,运输成本也更有优势,相比之下,我国的纺织业并不占优。倒是完善的供应链和产业集群布局,可以保证产品供应的数量规模和花色品种以及稳定的质量,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平衡了行业的比较弱势。
  低效扩张制约投资收益
  考查过去六、七年来我国纺织工业的经济效益指标可以发现: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和销售利润率长期滞后于全国工业的总体水平,而且近年来,其水平上的落差在不断拉大。
  追根溯源,行业的粗放型扩张恐怕是首要罪魁。长期以来,强劲的投资扩张未能使盈利能力和生产率得到有效提升。纺织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FAI)自2000年起就持续快速增长,到2003年已达598.62亿元,相当于当年行业资产总额的5.91%;而在2000年以前的一段时期,行业的FAI数额和增幅都处于较低水平。看来,投资的爆发性增长与同期对加入WTO及配额取消后的乐观预期不无关系。对外出口占我国纺织服装业生产总量的一半以上,它是拉动行业经济增长的首要动力,但事实上,出口对行业经济效益的贡献却与之极不相称。服装出口的平均单价多年来一直是下降的,仅仅2003年才因原料成本的推动而略有反弹。出口不赚钱的根本原因就是供大于求,大家同在一个较低的层次上竞争,而实际需求的增长远远未能跟上。配额的取消,尽管在短期内能使需求放大约25%,但行业产能连续四年的高速扩张,其幅度要大于此。后配额时代,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业界的利润空间会进一步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