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浙江丝绸行业存在三方面问题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3-11-10 08:27:00
从全国茧丝绸工作座谈会上获悉,浙江省丝绸行业近年来获得了较快发展,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较,仍存在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一是蚕桑资源优势正逐步弱化。浙江是蚕桑生产主产区,又是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可耕地的数量少,近几年地区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以后,蚕桑在农业比较效益上的优势越来越弱化,近3年蚕桑产值在农业(种植业)产值的比重从2000年的6.04%,下降到2002年3.46%。该省蚕桑业的地位已发生变化,蚕茧的竞争力已明显减弱。在其他省区蚕茧生产迅猛发展和全国蚕茧市场流通一体化的情况下,浙江省因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高的原因,蚕茧的市场竞争能力缺乏的问题日益显现。迫使蚕桑产业不得不向有更高资源产出价值的地
区转移。浙江省蚕桑业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逐渐萎缩势在必然。
  二是生产加工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较大差距。印染后整理是制约丝绸业发展的最大瓶颈。目前,丝绸印染后整理水平不仅远远落后于意大利等先进国家,甚至还低于韩国,这是制约丝绸最终产品附加值提高及实现的关键一环。以领带为例,嵊州每年生产领带2.8亿条,出口1.5亿条,占全世界领带销售量的30%左右,平均每条售价20多元人民币,而国外同类产品一般为20多美元,价格相差近十倍,与更为高档的意大利名牌领带相比,价格差距就更大了。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印染后整理不过关,色泽、手感体现不了高档次、高品位。
  三是产品附加值不够高。主要是产品设计上文化、艺术的含量不足,缺乏国际品牌产品。浙江省丝绸产品在国际上叫得响的品牌几乎没有。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产业定位制约了品牌建设。长期以来,我国主要向国外提供生丝之类的上中游产品,终端产品的出口又多以来样加工为主,很少用自己的品牌。资金实力不足是另一个主要原因。创品牌是一长期的过程,没有相当的资金实力根本无法实现,而浙江省内真正具备这种实力的茧丝绸企业并不多。认识水平也有差距,许多业内人士感到花大本钱到国际上搞时装表演、流行趋势发布这类活动并不能立竿见影地赚取利润,因此,满足于来样加工之类的业务,赚一点虽然微薄但较稳定的加工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