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我国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压力和政策选择分析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6-05-10 09:44:00

  从第99届广交会的成交情况看,尽管今年我国外贸出口预计仍将保持较大规模、较快速度增长,但来自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各类贸易摩擦、原材料涨价等方面的压力,已使传统“以量取胜”、以低价格占领市场的模式受到严峻挑战,来自市场的力量将迫使出口企业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出口商品的档次和质量。
  
  ---低价竞销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在本届广交会上,人民币升值对企业外贸增长构成的压力表现得最为集中和突出。大连同盛公司总经理张淑华说,尽管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每次升幅都不大,但累加起来已相当可观,一些小企业已经挺不住了。

  对于粮油食品、陶瓷、玩具、工艺品这些长期依靠“拼价格”占领市场的出口产品,人民币升值与企业的利润密切相关,而企业提高价格的努力却收效甚微。以陶瓷行业为例,为了消减原料涨价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今年初各大陶瓷企业曾协商共同将出口价格上涨20%左右。但在这届广交会上,只有少数有品牌、产品新颖的企业价格能够上涨5-10%。广东潮流集团副总经理陈阳认为,对于大多数利润水平低,仅够维持基本运转的企业来说,今、明两年是企业的生死难关,很多企业可能迈不过这个坎儿。

  尽管近年来外贸主管部门、一些行业商会在扼制低价竞销上做了很大努力,但整体来看低价竞销的趋势并未被遏制住。广东省外经贸厅和广州海关联合进行的实证分析显示,所筛选的111种“量增价跌”商品出口总值为332.6亿美元,占同期广东省出口商品总值的23.2%,这些商品的出口价格连续3年下跌,而出口数量、参与出口的企业却逐年呈增长态势。由于在国际分工中获利较低,企业为了维持生存往往以牺牲劳动力工资、福利和环境资源为代价。产品的价格优势部分来自于对劳工利益的侵蚀。以珠三角地区的纺织业为例,许多企业在工人保险和福利上的投入目前只占企业成本的1-2%。随着我国提高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以及国际市场的压力,低价竞销的外贸生存模式已经走到尽头。

  ---传统外贸增长方式引发国际贸易摩擦

  近期发生的贸易摩擦案件直指大宗的、以廉价取胜的出口产品,如去年欧美对纺织品相继采取特别保障措施,今年欧盟对中国皮鞋征收临时性反倾销税。由于欧美对我国的纺织品设限,我国重新对纺织品出口实行主动配额管理。为了让配额更大限度地产生利润,提高附加值及产品单价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正在进行的欧盟对我国皮鞋进行的反倾销案,业内认为最终也将选择采取数量限制+最低限价的方式,这将迫使企业改变传统的外贸增长方式,以提高产品质量获得更高利润。

  与此同时,一些技术性的贸易壁垒也直接指向我国出口产品在环保、安全等方面的缺陷,迫使企业提高产品技术水平,如欧盟即将实施的《废弃电子电气设备指令》(WEEE)和《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ROHS),大大提高了机电电子产品有害物质含量的标准,我国大多数机电企业难以达到,而寻找替代品则需大大提高企业成本。据预测,这两项指令将涉及我国300亿美元出口。

  日本的《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将于5月29日实施,该制度直接冲击我国粮谷类、豆类、蔬菜类和畜禽及水产品等向日本的出口,影响6200多家企业,近1/3的农产品出口。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杨胜军说,日本的新制度涉及800多种农产品,汇集了加拿大、欧盟、美国等多个国家对农产品的检验标准,要求相当苛刻。 

  在广交会上,一些农产品出口企业表示,日本“肯定列表”比今年1月实施的《欧盟食品及饲料安全管理法规》门槛更高,检测的项目增长,时间延长,不但增加成本,还严重影响农产品出口速度。

  欧盟、日本等相继对农产品进口调高技术标准,要求我国农产品必须建立从“农田到餐桌”的概念,从源头上减少使用农药,在加工生产、运输等环节层层严格把关,才能在国际市场上顺利过关。

  ---技术、品牌、营销渠道处处受制于人

  缺乏技术、品牌和自主的营销渠道是当前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制约因素。以DVD为例,广东是DVD生产大省,但每台DVD的出口价仅为39美元,还要向外国公司平均支付19.7美元专利使用费,而且占成本70%的机芯、解码器等关键器件还要依靠进口。缺乏原创技术支撑,使我国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价值链上占据的仅仅是低技术的、劳动力密集型的加工组装环节,在出口商品结构上表现为普通加工产品总量过剩,而高附加值的、体现竞争力的研发设计和技术装备却不能满足要求。

  缺乏知名品牌和自主营销渠道也导致我国对外贸易的比较效益不高。目前,我国已成为耐克、阿迪达斯、芭比等诸多世界名牌的制造基地,然而加工贸易的出口方式,却使企业无法掌握品牌和营销渠道。缺乏品牌使许多产品超过90%的利润被外国人拿走。如广东是全球最大的玩具生产基地,在南海生产的世界著名品牌芭比娃娃,在美国市场零售价是9.9美元,我国企业得到的加工费仅为0.35美元,而品牌所有者却获得近8美元。

  在广交会上,能以自主品牌出口,在定价上拥有“话语权”的企业并不多。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会长曹新宇说,我国大部分企业出口是贴牌加工,生产方式处于加工、装配这一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环节,自主出口品牌薄弱。以服装为例,广东服装出口额排在全国第一,但在国际上的知名品牌却数不出几个来,在“2005至2006年度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名单中,广东仅有两个服装品牌上榜,而浙江宁波一个市就有8个品牌上榜。

  ---加快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战略和政策选择

  专家指出,我国在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战略选择上,应明确是否坚持和实施对外贸易适度超前增长的战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长期面临资源、就业、市场三大制约条件,对外贸易适度超前增长仍是我国在相当一个历史时期内的坚持方向。然而,这并非意味着要单纯依靠低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产品的数量型扩张,而是在保证外贸总量适度增长的前提下,不断提升和调整进出口结构,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我国出口产品新的国际竞争力。

  一般来说,控制总量通常是调整结构的有效手段,对于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来说,控制总量应当是控制能耗多、污染大的资源性产品和部分高成本工业制成品出口,而对于那些效益好、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应继续予以大力鼓励和支持。即在控制总量的同时,有保有压。

  在今后若干年内我国都具有继续保持对外贸易适度超前增长的条件:一是投资带动贸易增长效益会越来越明显,我国吸引外资的总量不断增加,将使出口发展的动力绵延不绝;二是“内需不足”将继续对企业扩大出口产生强大挤压效应;三是贸易经营主体多元化,尤其是大批民营企业从事外贸出口,将使对外贸易不断获得新的活力。

  实现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实质上就是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迈进的过程,改变我国目前在国际分工价值链中的低端地位,使我国在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化条件下获取尽可能多的利益,抓住世界产业结构调整转移的机遇,将自身的比较优势与国际产业转移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专家认为,在加快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政策措施方面,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尽快取消不少地方仍在继续沿用的出口指令性计划指标。从中央政府层面看,指令性出口计划指标早已成为历史,但各级地方政府或出于本身经济增长目标考虑,或从本地就业压力考虑,仍在不同程度上沿用指令性出口计划体系,在客观上为外贸出口的数量型扩张提供了基础,取消出口指令性指标已是当务之急。

  第二,及时有效抓住跨国公司服务外包所提供的新的发展机遇,提升我国出口产品的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扶持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产品的出口。一般情况下服务业外包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比制造业高,尤其是通过吸收外包服务业,对建立自主营销渠道和网络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为此,政府应在营造有利于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体系环境方面多做文章。如在税收方面予以适当优惠,在信贷方面予以适度倾斜等。

  第三,进一步完善加工贸易政策,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在这方面,首先应支持和鼓励加工贸易在国内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这需要进一步加快加工贸易管理方式创新,以保证加工贸易产业链的延伸顺利实现。其次应把提高吸收外资质量和水平与加工贸易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吸收高技术含量的产业或项目促进加工贸易不断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