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2月份丝绸工业产值增长但亏损企业亏损加剧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4-04-21 07:36:00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4年1-2月份丝绸主要产品产量丝完成11934吨,比去年同期增长4.59%,丝织品完成109143万米,比去年同期增长30.98%。全国丝绸工业总产值完成160.3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68%;产品销售收入完成147.2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58%;利润总额完成3.97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0.02%;企业户数为2241个,亏损企业数364个,亏损面为25.48%;亏损企业亏损总额为1.6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7.77%,其中缫丝加工企业亏损增长32.96%,丝印染精加工企业亏损增长117.77%,丝制品制造企业亏损增长37.97%,丝针织及编织品制造企业亏损增长244.21%。
以上情况表明,我国丝绸工业生产总体上保持了继续增长的态势,经济运行情况较为良好,但由于25.48%的亏损企业(应为持续亏损企业)亏损加剧,影响了全行业整体增长的水平。据丝绸行业专家分析预测,如果2004年丝绸出口能继续保持上年的增长态势,丝绸工业生产将会有较大的增长,经济效益也会进一步提高。
在春蚕生产即将开始之际,浙江省农业厅经济作物管理局于4月15日在杭州召开了全省蚕桑蚕种生产会议,来自全省蚕茧主产区的市、县蚕业生产管理部门的负责人、蚕种场场长以及蚕桑科研、教学单位的代表共7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总结交流了实施蚕桑西进与优化改造工程、建设经济合作组织、推进产业化发展等方面的经验,对16位获得2003年度“浙江省蚕种生产先进工作者”称号的同志进行了表彰。省农业厅经济作物管理局局长沈其林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
去年,浙江省制订了《浙江省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蚕茧被列为全省11种特色优势农产品之一。根据《浙江省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制订了《浙江省蚕桑西进发展规划》和《浙江省蚕桑优化改造规划》,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浙江省蚕桑生产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质量为重点,大力实施蚕桑“西进”和蚕桑优化改造工程,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茧丝绸行业健康稳定发展。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在 “西进” 和 优化改造工程实施县(市),新建土地平整、集中连片、旱涝保收、品种优良、稳产高产桑园各20万亩,其中规模小区面积占桑园总面积的50%以上;蚕茧质量全面提高,能缫制高品位丝的优质原料茧比例达到50%以上;亩桑产值达到2500元以上。通过两个《规划》的启动实施,目前,蚕桑西进已成为浙江省蚕桑生产的新亮点,在蚕桑新基地建设、规模化水平与蚕业产业化等方面有了新发展,取得了良好的开局和发展基础。嘉湖主蚕区通过优化改造,在提升产业层次,增强竞争力,实现蚕桑生产的新发展方面出现了可喜变化。去冬今春,实施优化改造的6个县(市、区)发展连片种植50亩以上的规模小区2万余亩,完成了年度规划任务。特别是湖州市通过实施 “东优西拓” 蚕桑发展战略和以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项目建设为抓手,抓点示范,项目带动,在推进蚕茧区域化进程,规模小区建设、维护蚕种生产经营秩序稳定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全市去冬今春共种桑28014亩,比上年增加5483亩,其中建规模小区104个,面积达9778亩,比上年增加52个,2724亩。全市所有的国有蚕种场已全部完成改制工作,初步建立了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的蚕种制造公司。
会议指出,必须正视浙江蚕业所面临的产业地位下降、生产基础不稳、蚕业科技滞后的严峻挑战,同时也要充分发挥浙江蚕桑的自身优势,振奋精神,树立信心。今年是全面实施两个《规划》的关键年,要切实完成发展任务,根据当前蚕桑生产面临的新形势,必须突出以下四个工作重心:一是正确定位,坚持打造优质茧基地的发展目标。要转变观念,树立市场化的蚕业理念,认真分析促进全省蚕桑生产稳定发展的优势,大力推进优质茧基地建设。二是落实两个规划,坚持两手抓的指导思想。要做到“西进”与“优化”并举,以“西进”增总量,以“优化”促发展。三是创新机制,坚持大力推进产业化建设的工作重点。通过机制创新,大力推进“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大户”“四位一体”的蚕业产业化经营高级组织形式,把多个市场主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对专业农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的培育,有效缓解蚕业面临的突出矛盾,实现蚕业增效、蚕农增收;通过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行蚕业标准化生产,构建蚕桑西进与优化改造的科技体系,使蚕桑的路子走的更宽。四是深化改革,坚持质量为先的蚕桑种业建设方向。通过扩大省级桑苗繁育示范基地,做大做强优质品牌,提高品牌桑苗覆盖率;按市场化的要求,进一步优化蚕种生产布局,加快蚕种场改革,继续完善蚕种质量监管机制,创造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稳步提高浙江省蚕种的市场竞争力。
会议强调,当前茧丝市场行情总体呈往上、趋稳方向发展,茧丝价格、出口形势明显好于去年同期,春茧价格有望比去年明显提高。因此,各地要立足当前,真抓实干,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一是切实抓好春蚕生产,发动蚕农养足养好,为今年的蚕桑蚕种生产开好局。二是严格执行蚕种管理办法,打击蚕种非法经营,维护蚕种产销秩序。三是加强项目管理,搞好省级蚕桑项目检查,促进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四是抓紧抓实蚕桑西进各项工作,全面完成西进工程的年度目标任务。
会议最后要求,在全省蚕桑生产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蚕业工作者一定要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切实改进工作方法,通过正确处理好工作中面临的蚕桑西进与优化改造、蚕种管理与市场化、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与产业化发展、项目管理与整体工作推进、蚕桑改进费的收取与保护农民利益等五大关系,求真务实,抓住机遇,大力推进优质茧生产基地建设,为再创浙江蚕业新优势作出贡献。
以上情况表明,我国丝绸工业生产总体上保持了继续增长的态势,经济运行情况较为良好,但由于25.48%的亏损企业(应为持续亏损企业)亏损加剧,影响了全行业整体增长的水平。据丝绸行业专家分析预测,如果2004年丝绸出口能继续保持上年的增长态势,丝绸工业生产将会有较大的增长,经济效益也会进一步提高。
在春蚕生产即将开始之际,浙江省农业厅经济作物管理局于4月15日在杭州召开了全省蚕桑蚕种生产会议,来自全省蚕茧主产区的市、县蚕业生产管理部门的负责人、蚕种场场长以及蚕桑科研、教学单位的代表共7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总结交流了实施蚕桑西进与优化改造工程、建设经济合作组织、推进产业化发展等方面的经验,对16位获得2003年度“浙江省蚕种生产先进工作者”称号的同志进行了表彰。省农业厅经济作物管理局局长沈其林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
去年,浙江省制订了《浙江省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蚕茧被列为全省11种特色优势农产品之一。根据《浙江省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制订了《浙江省蚕桑西进发展规划》和《浙江省蚕桑优化改造规划》,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浙江省蚕桑生产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质量为重点,大力实施蚕桑“西进”和蚕桑优化改造工程,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茧丝绸行业健康稳定发展。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在 “西进” 和 优化改造工程实施县(市),新建土地平整、集中连片、旱涝保收、品种优良、稳产高产桑园各20万亩,其中规模小区面积占桑园总面积的50%以上;蚕茧质量全面提高,能缫制高品位丝的优质原料茧比例达到50%以上;亩桑产值达到2500元以上。通过两个《规划》的启动实施,目前,蚕桑西进已成为浙江省蚕桑生产的新亮点,在蚕桑新基地建设、规模化水平与蚕业产业化等方面有了新发展,取得了良好的开局和发展基础。嘉湖主蚕区通过优化改造,在提升产业层次,增强竞争力,实现蚕桑生产的新发展方面出现了可喜变化。去冬今春,实施优化改造的6个县(市、区)发展连片种植50亩以上的规模小区2万余亩,完成了年度规划任务。特别是湖州市通过实施 “东优西拓” 蚕桑发展战略和以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项目建设为抓手,抓点示范,项目带动,在推进蚕茧区域化进程,规模小区建设、维护蚕种生产经营秩序稳定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全市去冬今春共种桑28014亩,比上年增加5483亩,其中建规模小区104个,面积达9778亩,比上年增加52个,2724亩。全市所有的国有蚕种场已全部完成改制工作,初步建立了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的蚕种制造公司。
会议指出,必须正视浙江蚕业所面临的产业地位下降、生产基础不稳、蚕业科技滞后的严峻挑战,同时也要充分发挥浙江蚕桑的自身优势,振奋精神,树立信心。今年是全面实施两个《规划》的关键年,要切实完成发展任务,根据当前蚕桑生产面临的新形势,必须突出以下四个工作重心:一是正确定位,坚持打造优质茧基地的发展目标。要转变观念,树立市场化的蚕业理念,认真分析促进全省蚕桑生产稳定发展的优势,大力推进优质茧基地建设。二是落实两个规划,坚持两手抓的指导思想。要做到“西进”与“优化”并举,以“西进”增总量,以“优化”促发展。三是创新机制,坚持大力推进产业化建设的工作重点。通过机制创新,大力推进“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大户”“四位一体”的蚕业产业化经营高级组织形式,把多个市场主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对专业农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的培育,有效缓解蚕业面临的突出矛盾,实现蚕业增效、蚕农增收;通过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行蚕业标准化生产,构建蚕桑西进与优化改造的科技体系,使蚕桑的路子走的更宽。四是深化改革,坚持质量为先的蚕桑种业建设方向。通过扩大省级桑苗繁育示范基地,做大做强优质品牌,提高品牌桑苗覆盖率;按市场化的要求,进一步优化蚕种生产布局,加快蚕种场改革,继续完善蚕种质量监管机制,创造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稳步提高浙江省蚕种的市场竞争力。
会议强调,当前茧丝市场行情总体呈往上、趋稳方向发展,茧丝价格、出口形势明显好于去年同期,春茧价格有望比去年明显提高。因此,各地要立足当前,真抓实干,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一是切实抓好春蚕生产,发动蚕农养足养好,为今年的蚕桑蚕种生产开好局。二是严格执行蚕种管理办法,打击蚕种非法经营,维护蚕种产销秩序。三是加强项目管理,搞好省级蚕桑项目检查,促进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四是抓紧抓实蚕桑西进各项工作,全面完成西进工程的年度目标任务。
会议最后要求,在全省蚕桑生产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蚕业工作者一定要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切实改进工作方法,通过正确处理好工作中面临的蚕桑西进与优化改造、蚕种管理与市场化、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与产业化发展、项目管理与整体工作推进、蚕桑改进费的收取与保护农民利益等五大关系,求真务实,抓住机遇,大力推进优质茧生产基地建设,为再创浙江蚕业新优势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