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年我国纺织品市场运行影响因素及预测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4-03-26 08:22:00
2003 年底以来,纺织品国内外市场形势发生较大变化,纺织原料和出口环境的变化成为影响 2004 年纺织品市场的主要因素。
1. 纺织原料价格的变化对市场的影响较大
去年 9 月份以来 , 国内市场棉花价格快迅上涨。进入 2004 年,国内棉价回落徘徊后, 2 月下旬又快速上涨至 17700 元 / 吨的高位,国内外棉花价格差距进一步拉大。国内棉价上涨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需求增长,资源供给相对不足,供需矛盾有所加剧。
造成我国纺棉需求过快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受市场需求拉动纺纱能力持续增长。近几年来,随着纺织压锭后国内外市场空间的扩大,棉纺业成为投资热点,生产能力进入新的增长期,预计到去年底全社会纺纱能力已超过 6500 万锭。但随着能力的增加,纺纱能力短期顶峰已经形成,万锭利润已开始出现下降趋势,利润的下降将使能力增长的动力减弱,持续几年的能力快速扩张的态势将得到遏制,对棉花需求持续增长的势头也将减弱,棉花价格的上涨,也将直接影响纺织能力的扩张。
棉花价格上涨,带动了化纤用量的增加,特别是随着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并高位运行,推动了化纤价格的上涨,目前涤纶短纤维价格比去年年初已上升 50% 以上。
纺织原料价格的上涨对今年纺织品市场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一方面,原料价格的上涨致使企业生产成本急剧上升,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占,效益将下降;另一方面,原料上涨将推动纺织产品价格的上升,衣着类商品消费价格指数将继续回升,一定程度上对农村衣着消费市场的增长不利,同时,国内棉价长时间高于国际市场,将削弱我国纺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预计 2004 年棉制品市场价格将上升 10% 左右,对棉制品出口增长的影响将达到 5% 左右。
2. 纺织品服装出口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进一步显现
纺织行业作为我国入世的受益产业,近两年出口迅猛增长, 2003 年的出口额比入世前的 2001 年增长 50% 以上,部分市场出口如对美国出口增幅更大,据美国海关统计, 2003 年 1-10 月,美国从中国进口纺织品服装金额增长 36.3% ,数量增长 72% ,分别高于同期美国全部纺织品进口增幅 25 和 61 个百分点,占美国纺织品市场的数量份额达到 19.1% ,由此引起了国际市场的高度关注和一些主要进口国的贸易磨擦,反倾销、设限等贸易措施迅速增加, 2003 年,印度、土耳其、秘鲁、南非等发展中国家先后对我进行反倾销和反倾销调查,自去年 12 月,秘鲁政府已开始对我 106 个税号的服装产品实施为期 200 天的临时保障措施 ,2003 年 11 月 18 日美国决定对来自中国的针织布、胸衣、袍服三类纺织品实施特殊保障措施,涉及金额约 4 亿美元,占我对美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 4% 左右 , 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环境进一步复杂。
(二) 2004 年纺织品市场运行预测
从国际市场看,世界经济的复苏将带动纺织品市场需求和贸易的稳步增长,为我国扩大出口提供了市场空间,但也将面临几方面的挑战,一是我国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纺织服装类产品退税下调 3-4 个百分点,将增加纺织产品的出口成本,部分微利产品将退出国际市场,对我出口增长态势产生不利影响;二是 2004 年是实施配额的最后一年,国际上对我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保护措施愈演愈烈,我国纺织品出口将遭遇更多的挑战;三是纺织原料及能源等价格的上涨,将影响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因此,今年纺织出口市场的形势将比较严峻,保持出口快速增长的压力很大。
从棉花供求状况看,去年棉价的上涨将刺激今年的棉花生产,产量将高于上年;进口配额的增长也使国际市场资源的补充作用增强,利用“两种资源”的条件进一步宽松;同时,国内市场的竞争的加剧、国际市场需求拉动的减弱以及化纤用量的增加,都将影响棉花的消费,特别是随着加工能力的继续扩张和棉价长时间高于国际市场,企业利润将减少,一些企业将陷入困境,部分生产能力会出现闲置,棉花需求持续增长的态势将得到遏制,预计今年棉花供应紧张的状况会出现一定缓解,棉价进一步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总体分析, 2004 年是我国入世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市场将进一步开放,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为纺织品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国内市场纺织品市场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纺织出口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长,但增幅将出现回落。鉴于目前棉价仍处于较高水平,预计 2004 年纺织品服装价格将小幅上扬,受出口受阻和订单下降的影响,部分产品必然转向内销,在纺织生产和在纺织生产和产能持续增长、而出口需求难以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国内市场将成承受更大的竞争压力,将延续供大于求的基本态势。要保持纺织品市场稳定增长,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1. 纺织原料价格的变化对市场的影响较大
去年 9 月份以来 , 国内市场棉花价格快迅上涨。进入 2004 年,国内棉价回落徘徊后, 2 月下旬又快速上涨至 17700 元 / 吨的高位,国内外棉花价格差距进一步拉大。国内棉价上涨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需求增长,资源供给相对不足,供需矛盾有所加剧。
造成我国纺棉需求过快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受市场需求拉动纺纱能力持续增长。近几年来,随着纺织压锭后国内外市场空间的扩大,棉纺业成为投资热点,生产能力进入新的增长期,预计到去年底全社会纺纱能力已超过 6500 万锭。但随着能力的增加,纺纱能力短期顶峰已经形成,万锭利润已开始出现下降趋势,利润的下降将使能力增长的动力减弱,持续几年的能力快速扩张的态势将得到遏制,对棉花需求持续增长的势头也将减弱,棉花价格的上涨,也将直接影响纺织能力的扩张。
棉花价格上涨,带动了化纤用量的增加,特别是随着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并高位运行,推动了化纤价格的上涨,目前涤纶短纤维价格比去年年初已上升 50% 以上。
纺织原料价格的上涨对今年纺织品市场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一方面,原料价格的上涨致使企业生产成本急剧上升,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占,效益将下降;另一方面,原料上涨将推动纺织产品价格的上升,衣着类商品消费价格指数将继续回升,一定程度上对农村衣着消费市场的增长不利,同时,国内棉价长时间高于国际市场,将削弱我国纺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预计 2004 年棉制品市场价格将上升 10% 左右,对棉制品出口增长的影响将达到 5% 左右。
2. 纺织品服装出口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进一步显现
纺织行业作为我国入世的受益产业,近两年出口迅猛增长, 2003 年的出口额比入世前的 2001 年增长 50% 以上,部分市场出口如对美国出口增幅更大,据美国海关统计, 2003 年 1-10 月,美国从中国进口纺织品服装金额增长 36.3% ,数量增长 72% ,分别高于同期美国全部纺织品进口增幅 25 和 61 个百分点,占美国纺织品市场的数量份额达到 19.1% ,由此引起了国际市场的高度关注和一些主要进口国的贸易磨擦,反倾销、设限等贸易措施迅速增加, 2003 年,印度、土耳其、秘鲁、南非等发展中国家先后对我进行反倾销和反倾销调查,自去年 12 月,秘鲁政府已开始对我 106 个税号的服装产品实施为期 200 天的临时保障措施 ,2003 年 11 月 18 日美国决定对来自中国的针织布、胸衣、袍服三类纺织品实施特殊保障措施,涉及金额约 4 亿美元,占我对美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 4% 左右 , 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环境进一步复杂。
(二) 2004 年纺织品市场运行预测
从国际市场看,世界经济的复苏将带动纺织品市场需求和贸易的稳步增长,为我国扩大出口提供了市场空间,但也将面临几方面的挑战,一是我国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纺织服装类产品退税下调 3-4 个百分点,将增加纺织产品的出口成本,部分微利产品将退出国际市场,对我出口增长态势产生不利影响;二是 2004 年是实施配额的最后一年,国际上对我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保护措施愈演愈烈,我国纺织品出口将遭遇更多的挑战;三是纺织原料及能源等价格的上涨,将影响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因此,今年纺织出口市场的形势将比较严峻,保持出口快速增长的压力很大。
从棉花供求状况看,去年棉价的上涨将刺激今年的棉花生产,产量将高于上年;进口配额的增长也使国际市场资源的补充作用增强,利用“两种资源”的条件进一步宽松;同时,国内市场的竞争的加剧、国际市场需求拉动的减弱以及化纤用量的增加,都将影响棉花的消费,特别是随着加工能力的继续扩张和棉价长时间高于国际市场,企业利润将减少,一些企业将陷入困境,部分生产能力会出现闲置,棉花需求持续增长的态势将得到遏制,预计今年棉花供应紧张的状况会出现一定缓解,棉价进一步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总体分析, 2004 年是我国入世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市场将进一步开放,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为纺织品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国内市场纺织品市场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纺织出口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长,但增幅将出现回落。鉴于目前棉价仍处于较高水平,预计 2004 年纺织品服装价格将小幅上扬,受出口受阻和订单下降的影响,部分产品必然转向内销,在纺织生产和在纺织生产和产能持续增长、而出口需求难以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国内市场将成承受更大的竞争压力,将延续供大于求的基本态势。要保持纺织品市场稳定增长,还有许多工作要做。